第二章英雄駕舟海天來,落難平陽被犬欺(1 / 3)

這幾天都會一直上傳重新改寫後的章節。請大家諒解!!

———————————————

廣東梅州。

鄉試揭榜後的一個夜晚。

小竹園酒館,跑堂的夥計老早就趴在桌子上見周公去了,酒館的老板也是一邊打著嗬欠一邊無聊地扒拉著櫃台上的算盤,神情無奈地看著角落裏那兩個正談的眉飛色舞,口沫橫飛的書生。整個酒館裏,除了他們兩個的說話聲就是老板撥弄算盤發出來的“嗒嗒”聲。小竹園酒館的附近有個張貼皇榜的地方,每年的鄉試過後,酒館都會有一批落榜的書生在這裏哀歎時運不濟,說著明年繼續努力的廢話。對此,酒館老板已經是見怪不怪了。但今天,這兩個家夥說的廢話也似乎太多了。掌燈前他們就來了,到現在似乎還沒有離開的意思。然而最讓老板煩心的是,這兩個家夥在這裏坐了這麼長的時間,卻隻要了兩壺廉價酒和一碟油炸花生米。本來老板今天因為來了幾個貴客,生意額比平時多了一倍,心情好得不得了。但此時看來,酒館老板的好心情正慢慢地失去。但酒館老板不敢有絲毫的不快。因為那兩個書生,其中有一個是這裏的大戶人家的公子。

這大戶人家姓羅,坐在這裏喝酒的是羅家的四公子,名文武,但附近的人以他是羅家四公子所以都稱他為羅四。這羅四自幼聰穎好學,滿腹經綸,卻因為對當時清廷的*深惡痛絕,所以發誓絕不涉足科場以博取功名。因為他曾親眼目睹清廷以*的名義屠殺漢人,氣憤填膺,自此鄙視功名。

三十有四了,也不成家,整天就混跡於酒館書林,出沒於道場武館。友人問起原因,他便說到:“在這黑暗的時代,即使中得一名秀才舉人,究有何用?想那韃虜淫威,以*加害我漢族才俊。吾不願為之幫凶亦!”如此大逆不道的說話,自然嚇壞了身邊不少的人,久而久之,願意跟他來往的人便少了。羅四也不介意,朋友對他來說,有三五個知心的足亦。而今晚跟他坐一起喝酒的正是他其中的一名知己——張萬山。

張萬山的家境並沒有羅四那麼殷實,幾畝薄田,豐年的時候,還可以勉強維持,碰到年份不好,也是難堪的緊。所以,雖然張萬山跟羅四有相同的想法,但逼於家境也唯有來應試了。隻是時運不濟,每次開榜都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被主考官刷下來,這次也一樣!羅四原想拉他去其他地方風花雪月一番,以解他心中煩惱。但張萬山堅持這次要自己出錢,所以隻好來到這小酒館喝廉價酒,吃花生米了。羅四這人也隨和,無論在哪裏吃,吃什麼都無所謂,關鍵是在一起的人要知心。

羅四舉起酒杯,對張萬山說到:“萬山兄弟,這段時間我著意留心了一些海外的各種訊息,我看,南洋那邊還不錯,適合我們發展。出海的路子我也打聽好了,就不知道兄弟你是怎樣想的了?”

“四哥,你我交往這麼久了。我這個人怎樣想怎樣做事,難道你還不清楚?要不是想讓家人好過點,我早就不去考這撈麼子的功名了。”張萬山端起杯子,一飲而盡,由於喝得太急,再加上心情極度鬱悶,竟被嗆著了,不斷地咳嗽起來。

羅四連忙伸手過去不斷地拍著他的背,笑著說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起心誌,勞其筋骨。萬山兄弟,你將來必定是個大幅大貴之人,以後發達了,可不要忘記我了啊。”

張萬山哭笑不得,坐直了身子說到:“少在這裏賣嘴乖,說說你那個南洋是怎麼回事?”

羅四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嗓子,正色地向張萬山介紹起他打聽到的那邊的情況。張萬山邊聽邊點頭,時不時插上一兩句。兩人在這邊談得興高采烈,櫃台那邊的酒館老板可是在心裏麵把他們的祖宗十八代都給問候幾遍了。

羅四對張萬山說到:“大丈夫當懷雲遊之壯誌,那婆羅洲地雖屬蠻夷之域,卻仍居南海之中,自應接受我中華文明的教化。何況兄台在國內不得誌,就當遠行海外,尋一幹淨富庶之地,揚威異域,為我漢族男兒吐氣,怎能整日處於韃虜淫威之下,供人魚肉!”

“我們去南洋吧!”羅四最後對張萬山說到:“好過你在這裏整天為功名利祿奔波繁忙,到頭來卻依然是兩手空空!”

南洋有金山!傳說那裏從一隻鞋子磕出來的土沫,都能淘洗出半兩金子來。大約每年的二、三月份都會有大批的粵東移民隨著南航的三板船到達婆羅洲的西海岸,而在六、七月份就會有數百致富者帶著錢袋回中國。羅四和張萬山就是在這股掏金熱潮衝擊下,從粵東山區的梅州地區來到了遙遠的婆羅洲莽原。同時,羅四和張萬山作為孔聖人的門徒,認為婆羅洲仍在南海之中,所以應當接受中華文明的教化。兩人雖然是為了淘金而來,卻也帶了一種傳教士般要傳播中華文明的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