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創業之機(三)(1 / 2)

任振飛坐在那,眉頭緊皺低著頭思考著。

“唉,冒險砍頭的事都讓自己給擔了,可是該怎麼讓臨清的經濟發展呢?真是讓人頭痛。”

馮書記看著任振飛犯愁,倒樂了:“你小子給自己賺錢主義挺多,幫我想點事就難成這樣?不想說拉到。”

“就是,小飛,馮書記問你話你快說,讓馮書記等著多不禮貌”四叔聽馮書記的口氣不大對趕忙勸任振飛怕若到他。而大爺卻坐在那裏樂嗬嗬的不說話。

“誰不想幫了?我這也在想著那。要是簡單,您這個書記不早辦好了,還用我?來這欺負我這個小孩。”這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想收回來不可能了。

馮書記看著這個大孩子犯怵也有點不忍心,自己怎麼就會這麼信服他呢?自己這個書記也當了多年了,自己從心裏想讓臨清人過上好日子,可是太難了。大概是當初聽這孩子口若懸河的說承包責任製,致富這些東西頭頭是道,自然而然的就認為他有辦法吧。

看著馮書記那充滿期待的目光,任振飛心裏連連叫苦:“我就是穿越回來的也沒辦法讓中國一下子從計劃經濟轉變到市場經濟啊,現在敢起來幹個體的太少了,總不能拽著別人硬讓人家幹個體吧?指望民營經濟沒門。再說現在環境還不成熟,不能太冒險了。”

“城市要發展,最主要的就是發展工業。你看咱這裏工業企業兩個手的手指頭就能數情出了,還得發展。可是咱們這本身就窮,市裏也沒錢搞項目,省裏的項目又到不了咱這,你說怎麼辦呢?”馮書記對這個問題想的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倒也清楚根源在哪。

“馮大爺,你得放開點思路啊,沒新建項目咱就在已有項目上下功夫。市裏沒資金,咱們就想辦法湊。大的搞不成咱就搞小的嘛。”

“怎麼說?”

“現在農村裏能搞承包責任製,工廠裏就不能了嗎?”什麼事情都不能讓一個人想啊,得讓他們也得動動腦子。

“你是說在工廠裏也實行承包?怎麼個承包法?”馮書記一頭霧水。

“首先,要打破大鍋飯!”任振飛手臂一揮,大有天下我有的氣勢。

“要在企業建立多勞多得的計件工資製!”

“這個不新鮮啊,以前就有”四叔忍不住插話。

“那隻是基礎,我接下來講重點。重點是建立領導幹部責任製,企業製定的計劃,產量,如果完成不了或質量不過關,廠長要負主要責任。企業任用幹部要優先提拔技術型的人才,加大企業的自主權,給有能力的人一個發揮的舞台。這樣才能讓企業在生產上發揮最大的主動性,創造最大的價值。”其實國營企業能有一個好的領導,好的製度在改革初期還是很行的,但國營企業的劣勢也在於太依賴於一個人的優秀了,由於政企不分,企業並沒有完善的激勵和監督機製,如果有一個不稱職的廠長或書記在位,他幹得再不好也不會有人去管,再好的企業也會被搞得垮掉。所以說任振飛的建議也許在一定時期內會取得效果,但是到九十年代以後任振飛記得大部分國企都會處於虧損的狀態,這是由於製度所定的,不會因人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