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 / 3)

“強者為盜懦者做賊,明搶暗偷。盜不易捕賊好抓,就像豺狼在村中老鼠在牆上一樣。這些小賊是壞蛋,理應嚴懲,等聽到他們的慘呼我心又不忍。他們因饑寒而偷竊,打死也沒用。再說竊鉤者誅竊國者王侯,天下盜賊是不可能抓盡的。”(《鞠賊》)

“清晨起來洗漱已罷,書童來催促閱讀官方文件。文件每天有多少?堆在桌上二尺厚。刊章周圍框著花邊,緊急遞送的公文上插著羽毛。年月日上加了封條,字句缺少流暢通順。讀來兩眼模糊,紅筆懶得批畫。算事嗎?箅丁嗎?甲乙丙丁為官令嗎?各種要決斷的事務亂如麻。要在公文開頭堆上幾句謙卑虛話,得到上司的一句誇獎。下文要用駢體,還要封緘如狀。火速傳遞,以竿做櫝,末尾再來幾句嚇唬人的話,這種格式我已爛熟。大吏喝叱太守、縣令就像喝叱奴仆。”(《判牘》)

“樂莫大於見故人,苦莫大於對惡客。心中遠隔千萬裏臉上卻強作親近狀,口中唯唯喏喏不敢得罪。舉杯握手,屢次低頭看樹蔭抬頭看日頭他也不走,使人吃下什麼都骨鯁在喉難消化,衝頭填腸下泄上又吐。怎樣才能回到家鄉緊閉門,不願見的人即使來敲門也不應答他。”(《酬賓》)

三十五

乾隆己醜年間,當今的副丞相劉崇如先生出任江寧太守,風聲十分嚴峻,眾人都非常懼怕。相傳有見逐之信,鄰居們都來送行。我和他是世交,聽說之後,卻偏不去拜見,卻相安無事有一年多的時間。他托劉廣文要我代為撰寫《江南恩科謝表》,其辭令很婉轉。這樣才知道前麵的傳聞,都是假的,他之後又調到湖南任觀察。我送行時寫有一幅對聯:“月亮沒有芒角卻使行星先自避開,樹有包容連鳥都知道。”沒有留底稿,時間長了也就遺忘了。今年他任會試主考官,還向內監試王葑亭背誦這兩句,王公寫信告我,所以為表感謝加以記錄。

三十六

新安王顧亭太守,看了《隨園詩話》後有所收獲,立刻對從前的詩文加以修改。在《養生潭觀魚詩》中寫道:“人也知道魚的樂趣,便一起坐在小船之中。清澈的潭水深可見底,幹淨的泥沙好像是浮著一層白色。得到吃食便隨著船漿,魚兒成群在涉流中玩耍。夕陽西下斜照著岸邊幾枝紅蓼便知秋已來到。”正有唐代人的風味。

三十七

有人問我:“詩要耐人尋味。如何才能耐人尋味呢。”我回答說:“‘八尺的床加上方方錦被,天氣正涼但寒冷的季節還未真正到來。’‘嫖客淪落死麗華已死,他年江令獨自到來之時。’‘燭光漸暗人剛剛睡下,金鴨無煙恰好有絲絲香氣!夢裏不知天變涼爽是因為下雨,一覺醒來是荷花有些濕潤。一僧館月明有一樹的鮮花,酒樓中人散去有千絲的細雨。’五言詩如:‘夜間天氣變涼便知是有雨,庵內安靜好像裏麵無僧。’‘問寒的僧人拿到拐杖,能聽懂話的狗把衣服銜起。’都是耐人尋味的。”

三十八

唐薜能嘲笑杜少陵不敢作《荔枝詩》,白香山作了一首卻不好,自己的一首:“不愧不負而且不知。”真是非常庸俗淺陋,很是可笑!他最好的一首詩是《詠蜀柳》:“高出軍台遠遠地映襯著橋,曾被賊兵砍伐被火燒,風流的性格終難以改變,春天來到仍然是萬萬條。”

三十九

我九歲的時候,和大人一起遊覽杭州吳山,學習作五律詩,寫有詩句:“眼前是三兩級台階,腳下是萬千家住戶。”如今重遊此山,覺得童年時的詩句竟然是純真的詩句。還有一首《偶成》詩:“月亮因為守夜終究會想到寒冷,山到成名之際畢竟讓人感到高大。”也有先知的意思在其中。

四十

寫詩,就像射箭,一個題目在手,好像射箭時出現了鵠鳥,能人一箭射中,而弱者就是千百箭也射不中。能人的精華者,一箭正中心髒,次者正中心髒的一側,再次者,箭與鵠鳥相差不遠,最差的,箭就從旁邊穿過從任意的地方飛出,無法估計。中與不中,無非是天分和學力。孟子說:“能到達是你的力量,能擊中卻不是你的力量決定的。”到達是憑借你的努力,擊中才是靠天分。

四十一

康節先生有三個不出門的規矩,所謂刮風不出門,下雨不出門,冷天熱天不出門。我在七十歲之後,隻在熱天不出門。過中秋時出門,是慣例。今年八月八日,鬆雲李太守新修完莫愁湖,想請我去一同喝酒,問道:“能為莫愁湖破一回例嗎?”

我回答說:“老僧入定之後,聽到女人的釵釧聲就要破戒,更何況為了莫愁呢?”當即前往。正好顧亭太守來看望我,見我不在,追至湖邊,大聲喊著一首贈詩:“湖光如鏡隻有一葉小舟,遠看白頭發的老者原來就是先生。盧家還是具備通神之力,竟然能把閑雲引出城來。”

四十二

新安胡葆亭有詩句寫道:“雄心像千裏馬一樣不著邊際,百年的衰族難道可以缺少鳩鳥嗎?”我喜歡他的詩句的典雅,後來他的兒子雪蕉有《聞鶯》詩:“細雨突然落在江上的船舫,大好的春天使故國之花重新開放。”我這才知道胡氏以詩學傳家,有自己的淵源。雪蕉有兄弟嶽贈詩給我道:“隨口而出的文章都是絕調,門下的弟子總以之傳誦給他人。”郭頻伽秀才贈詩道:“生來不肯諂媚人何況佛,此生隻有死亡之一事卻可能成仙。”

呂仲篤讀了《隨園詩話》,贈詩道:“大海自然能包含萬派,名山真不辜負千秋。”範瘦生讀《隨園集》之後,贈詩道:“有筆有書有音節,三者兼而有之的隻有您這一位先生。”

四十三

我從不相信風水。有人說:“黃巢、李闖王,都因為毀墓才導致失敗,難道不是風水在起作用嗎?”我說:這樣的“逆賊”,就是不去毀墳,也會遭到失敗。所以口占一詩,以警醒世人:“規勸五形之家不要太放浪驕橫,一部《葬經》可以全部燒掉。郭汾陽的祖墳被魚朝恩掘毀,照樣是享曆四朝榮華。”

四十四

我通過洪稚存訪知京城的詩人。他首先推薦四川的張舡山太史,此人是逐寧相國的後代,寄來《二生歌》詩,我已經由於喜歡它而將其收錄。

回想起乾隆丙辰年間,我被推薦博學鴻詞,去都城,在趙橫山閣學處,看到一位叫姓張名顧鑒的英俊少年,我們訂下了莫逆之交,我覺得他與舡山有些關係,便寫信詢問,不料就是他的父親。近六十年,忽然又通問訊,他官至太守,身體尚好,還有一個不錯的兒子,為此狂喜一番。承蒙他寄來的文稿,各為《推袁集》,尤其令人感動。

聽說舡山也屬玉樹臨風、容貌姣美之人,秀水的金筠泉、無錫的馬雲題(燦)都願意來生做妾為伴,舡山寫詩調笑道:“飛來的情話太纏綿,看來不光是嫦娥才愛少年。人都願意給夫子當妾,是天意讓我們多結一些再生緣。賴他名人都追求死亡,引出我的癡情有些顛狂。為此告訴我的妻子要好好料理家務,把衣服賣掉早些積蓄買花錢。”“名流爭相呈現女兒身,一笑使殘冬變得四座皆春,用手去打牆壁沒有喜歡妒嫉的婦人,他日能使眾人傾倒的都是詩人。隻是發愁隔世的紅裙太小,難免先生新添白發。宋玉近來以積毀傷感,登牆為何事卻苦壞了窺視的人。”我聽說之後很是神往,也寫了一首詩戲言:“夫妻比喻友人從蘇、李開始,其實是因為珍惜人才每每流露真情。隻要學房星身兼男女二體,心裏的期望又何必盼著來世。”

四十五

王濯亭(名廷取),是顧亭太守的弟弟。有《瓶花》詩:“一枝濃豔的花插在膽瓶中,春天來到春風習習。別責怪它無根容易凋謝,隻喜歡紅在眼前是人之常情。我覺得:這首詩與翁承讚的《詠僧寺牡丹》詩相同。那首詩寫道:“爛漫的香風吸引著貴人前遊,即使是高僧在散步也要駐足。隻可憐那殿角的長青鬆,得不到王公的抬頭一望。”二詩都有寄托的意思,叫人看了就喜歡。

別駕又寫有《文殊台》詩:“文殊台上太陽剛剛出山,翠影嵐光還難以分清。片石尚可容納一人,直坐到三十六峰雲變寒。”《東溪山莊》詩:“剩下有好看的山供眺望,自然而然的好事情屬於閑適之人。”都很有意思。

四十六

法時帆學士造了一座詩龕,題詩道:“有不能容納之情,有自己不知道的言語。天籟和人籟,相互感應才成為詩歌。”又寫道:“見到佛佛就在心中,說到詩詩就在口中。倒不如兩相遺忘,不置可否更佳。”

我讀了之後,覺得他深深地了解了詩家高妙的宗旨。旋即我又讀了他的《淨業湖待月》詩:“緩步走出柴門,隔橋看到天光四起。溪邊的雲氣淹沒了酒樓,林間的露水滴在茶籠之上,秋水忽地煙散隻有紅蓼一枝在搖動。”又:“提著衣服在花叢中走過,滿頭都好像在星鬥的重壓下。沿溪而行忽然受阻,倒地的原來是個醉漢。捋袖正要將他扶起,才知是臥在湖邊一棵枯柳樹。”這真是天籟。又有《讀稚存詩奉柬》詩:“盜賊搶劫別人的錢財,尚且有刑罰來問罪。更何況身為儒者,要撕破臉皮偷竊車上的書籍。兩邊的風景經常是新奇的,四季的環境更是經常變換。”膠柱與刻舟一樣不知變通,都是一生勤勞無所收益。”

這是嘲笑人隻有人籟不知天籟。先生在詩教方麵。功勞真是很大。在《詠荷》詩中寫道:“出水的荷花香氣自然留存,風過之時影子從不亂搖。”可以想象他的身份,又有“鄉野的荒店誰在沽酒,急雨的小樓有人在賣花。”可以看到他的胸襟。

四十七

我與和希齋大司空,無人介紹,而承蒙他特別看重我。在軍中與福敬齋、孫補山兩相國、惠瑤圃製府,各有寄托胸懷之作,已刻入《倉山集》中。我又從黃小鬆司馬處,得到他的《西招春詠》詩:“不要在春來之後驚訝,寒冷轉而更盛。小窗中可以欣賞日色,大漠中卻有煙渺渺。沙風在怒吼中能言語,雪能在高山之上戲弄著自己的雙顴。花草稀少不知道名字,什麼地方能聽到杜鵑鳥的啼叫。”(藏中高原到入春後,風雪反而更大)

《中秋德慶道中》詩:“車轎在山穀間變得舒緩,征戰之人到晚上還未必歇息。早已忘卻遠在萬裏之外的家,猛然間看見了中秋之月。去年的薑肱的被褥,今晚是王粲登上小樓,為了國家之計,而樂於微笑著解下吳鉤。”

《春夜》詩:“銀燈閃亮更漏遲遲,風送來邊關的聲音更烘托了寂靜。殘月印在窗上像是天要破曉,寒氣中雞聲衝月鳴叫偏偏是夢境遙遙。許多年來身在他鄉正當春天的風景,一味地思鄉易使兩鬢斑白。別用沐浴之猴去譏諷項氏,夜行時卻穿錦繡衣服去嘲笑班超。”這三首詩,雖然是吉光片羽,而思路已超於筆尖,音節抑揚頓挫。這才知道皋、夔、周、召,本是詩人,不是真有才華的人,不會珍惜才華。在《寄隨園》詩中自注道:“應當屬於弟子之列。”寫給小鬆的信中,又有“站在雪地裏長久地思考”的句子。如果虞仲翔得此知己,死也不遺憾了。但不知道我這八十歲的老翁,還能和他再見上一麵嗎?想起來真是悲哀!

四十八

我在春季回到故鄉去掃墓,洞庭人朱澗東到山中看望我,不在,便在牆壁題詩道:“五十年前的父母官,如今已八十歲享著清閑。老百姓不願意讓袁公離去。想把青天留在這裏。”“四壁上題滿了少女之辭,山陰縣迎接您也是如此。怎能再讀童先生的畫,那是他的絕筆梅花和絕筆之詩(童二樹先生我從未見過,他給隨園先生畫梅花,題詩還未寫好就去世了。袁先生為畫加了跋語,掛在牆上了)。”追蹤我到吳門,在山塘相見,又贈詩道:“要作蘆葦般地相互依偎,各園之中記載著名的遊覽,為今天的北海吹笙,為古代的營丘畫圖。身體健康有紅袖相伴,閑暇時應有白鷗相伴。您應當是像萱草一樣,太陽下麵便忘記憂愁。”

詠物詩難就難在既不脫離又不粘接,自然奇特雅致。澗東《詠玉簪花》詩:“昨夜瑤池開了芳宴,月亮姐姐和織女歡聚一堂。酒醉之後玉簪遺落,卻被香風吹落掉入人間。醒來之後笑著向母親索要,不得不跨上青天騎上白羽鶴。不一會就搜索到鄉野一家,才知道狡猾的玉簪已化作花朵。煙霧中就要無奈離去,綠袖飄搖寶髻有些歪斜。”

四十九

湘潭人張紫峴,是一位老詩人,是澗東的前輩,模仿他的體裁,為澗東所畫墨蘭題詩道:“公孫大娘舞劍的風采,被張旭得到變成草書的章法。澗東兼有二人之妙,畫出了幽蘭圖。縱橫哪能有固定的形式,都是天工和人巧的契合。湘妃以春為愁被煙水阻隔,古老的雲彩在十裏以外就有雨的征兆。《霓裳》玉珮懶散地斜倚著,來降的低窗用素衣包裹。對它微笑忽然通了神靈,淡淡地無言訴說天的純青。心似苞意似萼徹底屏棄俗墨,九畹開墾成畦與町。我想將它置於九嶷峰,采摘不到隻好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