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處州的山水清秀美麗,但民風有些過於質樸粗魯。壬寅年春天,我去雁蕩山遊玩,經過縉雲縣,見到縣官在公堂上養豬,不禁為之大笑。伊小尹太守到任後,寄詩來說:“彈丸之地由十位縣令劃分管理,四野之中有誰在歌唱棉衣的溫暖。山地崎嶇不平土地零散千萬別用頃來計算,三五戶人家便會聚起一個小村。清爽的秋日露珠漸冷猿猴在樹上啼叫,黑夜中狂風怒號老虎在門前出沒。利用各種條件使民生富足是當前的急事,這個道理和俗吏們恐怕難以說清。”此外,他還寫道:“四麵青山中秋意早臨,滿城紅葉叫賣聲漸少。”這些寫的絕對是處州特有的光景。
二十一
族弟舒亭(名知)鎮守大同,寄來一冊詩請我為之作序。我家族中有阿連般的人物而我竟然不知道,真是太讓我慚愧了!現抄錄下他的《施竹田丈招同泛湖訪恒上人》詩,詩中說:“黎明時重重湖水俱收眼底,在段家橋畔係好扁舟。山中清寒沒有什麼地方不適宜飲酒,樹木蕭疏有時還帶著點點秋意。這如畫煙景落入到誰的佳句中,好風陣陣吹著我向山上繼續遊玩。慈雲佛火很是清絕,這才相信花官的風景要勝過十洲許多倍。”他在《閑吟》詩中說:“餘閑時疲倦地倚在枕上午夢悠長,蕭蕭的梧桐葉飄落在空靜的走廊中。很高興六個時辰中常能得到安靜,一雨之後天便變得如此的清涼。如花似鳥般的悠閑的心情伴隨過一個甲子的歲月,湖光山色風清月好的家鄉非常美麗。在懷念故人的地方踏上千裏征程,回首旗亭又沐浴在夕陽中。”
此外,在《遊圓通寺》詩中他寫道:“蜿蜓的山路沿著樹林曲折前伸,小屋躺在山的懷抱中分外幽雅。”此外,他在《同嚴曆亭江硯香送李寧圃從江寧移守鬆江宴隨園聽孫嘯壑彈琴》詩中寫道:“還記得六朝時的風景,方伯的酒壇已打開這杯酒哪敢推辭?佩玉駿馬聲聲長嘶踏過芳草地,江上雲彩的影子倒映在滿池的碧波中。幸喜沒有俗客來此隱士居所,別有清風中撥響的琴聲。很高興我們一同來到這塊仙源勝地,倚遍芳亭已是夕陽西下。”
詩文的清妙不在曆樊榭之下。
二十二
奴仆鄭德基,我早就把他的詩選入了《詩話》。今年秋天,他從邳州回來,又給我送來了詩文。再抄錄下他的《濠梁題壁》詩:“在粉壁上題詩半有半無,看遍了好花又說最初的好。十年後再次來到曾遊地,好似在整理兒時舊日的書卷。”在《呈袁椒園先生》詩中他寫道:“奔走天涯今歲又將過去,孤獨的飛鳥聊且借助一樹枝頭安下身來。琴聲除了自我欣賞很少有知音,代替別人裁衣便很難合身。”
在吳江的唐陶山明府的宴席上,他拿出了青衣奴仆吳振邦、錢聖達兩個人九月九遊覽石湖登上方山時所寫的詩作。吳振邦在詩中說:“蕩起雙槳小舟在白蕷水上飛行,平靜的湖水秋意已淡卻比春天還要美麗。山嶺上的雲霧邊懸著一條羊腸小道,行客倚著落日的殘霞如身處畫中。石洞旁的黃色小花留住了夕陽的光輝,佛寺鍾樓中清越的鍾聲伴著遊人下山遠去。再次尋找舊日題詩的地方,牆壁上青苔橫生字跡模糊難以辨清。”
錢聖達在詩中說:“手扶竹杖登山走在最前頭,滿湖帆影盡是來去匆匆的小舟。點點雪白的蘆花明亮如雪,楓葉紅通通一片畫了濃濃的秋色。吹落頭上冠帽的西風傳來了塔樓上的人語,如鉤的新月牙掛在鍾樓旁。重陽邀賓共舉杯,帶去了雙螯還有一瓶酒。”此外,他所寫的:“紅蓼灘邊一釣人,”這七字詩句可以描繪成一幅圖畫。我認為詩句有因為高貴典雅而到處流行的,也有因低賤通俗而到處傳唱的,這樣的詩,若是出自士大夫之手,而不是出自奴仆的手筆,那麼我反而就不采錄它了。
二十三
當年曹丕用金幣購買孔融的文章,韓昌黎用光芒萬丈來形容誇獎李白、杜甫:這些都是追慕古人的做法,他們並非處在同一時代。四川人李雨村太史,名調元,和我相隔七千裏路之遙,素未謀麵,卻承蒙他把我的詩作全部抄錄一遍,並且愛到極點。當時他正在廣東督學,於是便代我刻印了五卷詩作,以向眾位士人傳閱。這種生前便能相遇的知己,是古代所不曾有過的。二十年來,我雖然多有所聞,便始終不敢相信。今年秋天,李先生寄信來,並附上他印刻的《隨園詩》、《童山集》。他最擅長七言古詩。在《觀錢塘潮》詩中他寫道:“八月十五錢塘潮湧來,吳地人們拍手歡呼相互招喚。士人和女子們在城下混雜地站成一排觀看,嘈雜的人聲倒比浪潮聲還要響。江頭太陽漸漸升高潮水還未湧起,漁夫們牽引著漁船在沙嘴邊停泊好。忽然胡笳鑼鼓齊響人們競相伸頭觀看,一齊向東指著浩瀚的滄海。忽然聽到江上潮聲如雷,遠方海天一線處大海敞開了胸懷。潮水似萬馬奔騰自天而下,魚龍跳躍著隨波浪湧來。潮水前鋒處飛濺起十丈高的如霜水花,水氣橫空而至直撲觀潮人的麵龐。天空為之變得支離破碎城池為之搖動,像百萬雄兵剛剛結束激戰。聲音紛雜讓人無法聽到集市中的叫賣聲,眾男兒逞強在潮頭戲水。小舟在潮中似浮萍一樣飄泊不定,不時在煙波中出沒穿梭。我僅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粒粟米,看到此雄壯景象都感到頭暈目眩局促不安,明朝風平浪靜後去渡錢塘江時,還擔心再遇上潮神伍子胥的大旗。”
就從這一首詩中,就可以想見先生詩才豪放筆力沉猛。此外,他在《登峨嵋》詩中說:“但見雲霧從平地上堆積而起,這才知道原來我已身處半天中。”我這才知道除非有才之人才能去憐惜有才人。
二十四
和希齋大司空,是致齋公相的弟弟,因為征伐苗民立了大功,皇上封他為伯爵。但他地位越高,態度越是謙虛,他在給黃小鬆司馬的信中寫道:“袁簡齋是聖世中的一位奇才,我常常想立在雪地中求他為師。在外巡視時我隨身攜帶著一部《小倉山集》,朝夕捧讀,像讀佛經一樣虔誠,像對待禮儀規範那樣恭敬,等等。”又在寫給我的信劄中說:“我們這代人應該像生龍活虎一樣,變化莫測,日新月異,宋代的儒生為道統所局限,就如同士大夫們被官位所約束一樣。讀了先生的文章,便可知先生的為人。因此我願意成為您的一名弟子的心,拳拳之意,難以釋懷。”
啊!這是丙辰年五月間和希齋先生的親筆書信。不料到了八月,他竟死於軍旅之中。我深思他對我知己恩深,便傷心痛哭起來。除了寫詩哭祭先生外,還訪求先生的詩作,但僅尋得他所作的十餘首《西招雜詠》。現抄錄下他的《秋中德慶道中》詩,詩中說:“山路險峻肩抬小轎行動遲緩,出征的人兒夜晚仍未能休息。長期忘卻了萬裏外的家鄉,抬頭見到中秋的明月不由暗自吃驚。去年躺在薑肱的被中,今霄來到王粲樓上。很高興構思出擴充國疆的計策,含笑放下帳鉤安然入眠。”
在《答瑤圃中丞問客況》詩中他寫道:“遙想旌旗盤繞在群山之中,山色一新圍擁在人的鬢發旁。行人在雲端隻能露出須眉,恍惚中像是駕著鸞鳥驂車拾翠而歸。”“山中風雨初起雷電斜閃,山雨吹來風力加大,一時間小樓前風雨已過,最高的那座山峰上梅花被片片打落。”在《西招四時吟》中他寫道:“不要驚訝春天來到後,田野中寒冷的容顏好像反而有所增添。臨著小窗欣喜地注目陽光普照,蒼茫的大漠中渺無人蹤。風兒怒吼飛沙似乎也能說話,山高勢危雪花撲麵。稍稍存有桃李的顏色,在塞外也要爭奇鬥豔。”“山南麵四五月天,嫩綠的小草傍著溪水長出。小草剛剛隻有一寸長,花兒稀疏也叫不出名字。推開小窗涼風習習也用不著絲扇,把棉衣換為絲羅身上衣是越來越薄。凡是樹下有濃蔭的地方,都奏起琴瑟的聲音(西藏地方的婦女,不論身份地位高低,大多喜愛在樹蔭下臂挽著臂跳舞唱歌)。”他在《春夜》詩中說:“銀燈閃爍遠處更漏聲聲,風中傳來了邊關的號角聲更增添了寂寥之意。彎月印在小窗上讓人以為天將破曉,寒夜中雄雞報曉驚醒好夢酒意也略有消解。多年軍旅生涯的愁苦在春天最為曆害,心中鄉情一片雙鬢黑發容易斑白。不要用沐猴而冠虛有儀表來譏諷項羽,身著錦衣在黑夜中行軍笑比班超。”
二十五
趙子昂說:“詩句用了虛詞便不是好詩。”我下按語:曹孟德也持有這種論點。卻不知歌唱時聲音柔美才能旋律層出不絕,跳舞時袖子不長則美態就會減少:這也就是《詩經》中所以多使用的“兮”字的原因。但唐朝人恰恰寫詩說:“苦若尋覓蒼天難以追問,大肆搜尋滄海也將枯竭。詩歌不同於散文容易作,作詩不能像作文一樣寫些之乎者也。”這又是虛字不可多用於詩的有力證據。
二十六
我曾寫詩詠唱夏姬說:“當年傾城傾國的美人出了楚國的王宮,自食荀草在東風中哭泣。誰知自從她殺過三位丈夫後,竟和巫臣共始終。”後來看見宋朝孫奭引《孟子》:“伯夷不用眼看邪惡之色。”他寫的《疏》中引《史記》說:“晉國國君殺死巫臣而娶了夏姬,於是便刪去這首詩。”後查考《史記》,其中並沒有這句話。再按:晁公武在《讀書誌》中說:“你不要執中庸之說,就是教導別人也不可執中庸之說。”這種見解很是奇怪,但現在書中卻沒有這種解釋。大概這本《疏》是邵武士人的偽作。可參見《朱子語錄》。
二十七
西漢陳平、周勃有安定劉家天下的大功,他們起兵誅殺諸呂,卻沒有殺審食其。唐代五王起兵光複唐朝,卻沒有誅殺武姓叛逆,而隻是殺了無能豎子張易之、張宗昌,難怪會留下後患。我少年時曾經作詩說:“我為五王出計謀,起兵興唐欲滅武南周要學陳平、周勃殺盡呂產、呂祿的全家,並把辟陽侯發配到邊遠地方。”我的同學徐鑒元笑著說:“你莫非是喜愛兩張蓮花般的容貌嗎?”
二十八
陳季常建造了龜軒。蘇東坡有詩說:“人都說你怕事,要做縮頭烏龜。”這並不是譏諷他懼內。東坡在《別季常》詩中寫道:“家中有紅顏麗人,能唱綠鴨小曲。”是說陳季常家中有愛妾。東坡還在詩中說:“打開大門宣告家中又添了一口人,啼笑和呱呱哭泣混雜成一片。”這是說陳季常得了兒子。
二十九
我外出回來,一定會抄錄下別人寫的好詩句,以為此行增色。嘉慶初年,我在揚州小住,得到了許祥齡《過筱園》詩,詩中說:“小樓在路的拐彎處讓人懷疑前麵已沒了去路,竹林到了稀疏的季節才可見到天空。”孫光甲《紅葉》詩寫道:“偷來的花樣把山裝點得煥然一新,紅葉費盡秋心可惜樹兒卻不知。”汪蘭圃在《夜坐》詩中寫道:“半夜中明月如雪驚醒了烏鵲,滿天疾風吹動了繁星點點。”程讚寧在《金山》詩中說:“不知風興高采烈地吹動水波連天洶湧,隻覺樓台在日盡頭浮動。”在《江塔》詩中他寫道:“曉風吹響了斷橋渡口的風鈴,夕陽西下江流中的塔影漸漸傾斜。”
鄭奇樹在《遣興》詩中說:“花落的季節有人常閉上小窗不忍觀看,沒有客人隻是風吹開了房門。”林遠峰在《登大觀台》詩中說:“遙看千家萬戶炊煙嫋嫋,一戶人家上像是升起一朵雲彩。”嚴翰鴻在《舟行》詩中說:“船頭水響知道是順風行舟,山林深處傳來隱隱鍾聲讓人知道寺院深遠。”顧雲亭在《大江遇風》詩中說:“不信山頭還會是岸,隻見到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魂飛魄散的樣子。”也有人七字詩寫得很好,例如汪硯香的:“桃花開時雨水就多將起來”;張紫珍“兒壓著炊煙使它難以升高。”這些詩句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