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 楊貴妃 17 無關大體(1 / 1)

天寶四年的秋天,兵部侍郎李適之拿著皇上的詔書走進了的大臣韋昭訓家中。詔命,“冊立左衛勳右郎將韋昭訓次女韋氏為壽王妃。”兩個人相視,這個詔令是好是壞,壽王妃,前一個壽王妃剛剛在五年前入宮當了道士,成了皇帝專寵,自己的女兒會是怎樣的命運呢。自從惠妃去逝,壽王的地位一落千丈,這雖然是一個恩寵,可是讓人忐忑。

李瑁從而結束了自玉環入宮後就一直沒有正妻的局麵,一顆久懸的心終於放下來了,父皇在奪妻之後,並沒有向自己下毒手,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了!畢竟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況人呢?籠罩在他頭上的愁苦的霧氣,終於驅散了。他得以和新王妃韋氏繼續過他們平靜淡泊的生活。

新王妃的冊立,也徹底斷絕了他與楊玉環的關係。

十天以後,經過宮廷內外精心的安排,入宮五年一直身份不明的楊玉環正式接受了唐玄宗的詔命,被冊封為“貴妃”。

楊玉環,這年27歲,此時是風華正茂,隻聽見一聲“請貴妃上殿”,眾大臣皆拭目以待,隻見玉環頭戴金珠八寶掛玉釵,額上帶著亮紅金珠抹紅額,發鬢如雲高高挺起,一支粉紅牡丹嵌入其中,玉釵金釵珠鏈自然重落,閃閃發光,讓人見了不覺沁人心脾。眼角上翹,更加大方雅重,眨一眼,仿佛珍珠欲滴著實讓人起憐香惜玉之情。秀挺的鼻子下麵是一張櫻桃小嘴,含苞欲放,色澤鮮亮。微笑起來,如若春風拂麵,仿若盛開的花朵。

她身著大紅抹胸長絲綢裙,裙上繡著金絲矯鳳飛舞圖,肩上一溜淡紅紗透的披帛,順著雙肩直抵長裙,她體態豐腴,肌膚白皙潤澤,雙手微微輕攏,與腰平齊,腳著玉絲履,緩緩走上殿來,仿若神仙妃子,迎風而降,輕瑩,嫋娜,端莊。玄宗此時早已等待多時,看見玉環這婀娜的身姿,更是喜出望外,恨不得馬上迎上去,眾臣皆目瞪口呆,好一代風liu女子,勢壓後宮三千粉黛。

在耐心地等待了五年後,玄宗煞費了許多苦心,竭力地掩蓋著父奪子妻的醜聞,但比起今日,也總算沒白費苦心。楊玉環也終於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得以入住後宮,光明正大地與玄宗生活在一起,感到無比的愜意。

作為一個女人,她已經取得了天下最為榮寵的地位。玉環的心中泛起對宮廷新生活的向往。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隨著貴妃的冊封,楊氏家族也隨之迎來了他們最為輝煌的一個時代。遙望長安,外戚的巨大榮光照耀著,他們臉色金黃,耀眼的光灼人,閉上眼,那溫暖的紅色仍在腦中。

貴妃亡母追封涼國夫人,亡父追封兵部尚書,太尉,齊國公。三個姐姐賜第京城,哥哥楊銛升任鴻臚卿,受授上柱國,享有“私第立戟”的殊榮。從兄楊銙娶武惠妃之女太華公主,玄宗賜第名為“太華宅”,與宮禁連接,使楊銙門庭光耀至極。

然而誰也不會預料到另一個連帶的封賞受惠者,日後會成為大唐天下衰亡的禍根。這就是貴妃三姐從蜀中帶來的,她從未見麵的堂兄楊釗。玄宗看是玉環親戚,既然遠道來了,大筆一揮,兵曹參軍,官職低微,無關大體。

玄宗滿足玉環一切要求,皇家的氣勢,天朝的豐盛,我的愛妃怎能受困?

名貴的帛絹,紗衣隨心更換,宮中原有三百人的紡造間,明皇下令從各地挑選紡造能手,一時宮廷,紡間擴充至七百人,專供貴妃。另有幾百能工巧匠,專事宮中,熔造各種金玉首飾。自開國長孫皇後定下的後宮編製,現在快速的龐大,堪比當年隋煬帝的宮廷人事規模。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華貴的服飾穿在玉環身上,更顯得華麗雍容,儀態端寧。

極盡奢華的修飾,使玄宗極盡讚美地說:“後宮三千皆無色”。“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歡娛嫌日短,玄宗已經很少處理朝政。以前因為長安糧慌,玄宗常常往返長安和洛陽之間,幾年前沿途設立糧倉的做法解決這個難題後,玄宗便很少在出遊洛陽。隻和玉環遊醉京城,整日整夜的“貴妃醉酒”澆昏了他的頭腦,玄宗利用自己的地位,權勢極盡物之所華,用來博得貴妃一笑。

大內寢殿中遠望,龍池西南勤政務本樓已經看不到玄宗的身影了。沉香亭裏酒宴不斷,笑語長伴。盛世華彩一次禦宴,上千種菜品隻為紅顏開心,而這樣的花銷是長安城十戶中等人家的財產。

林甫主事玄宗放心,唐時自李靖滅了突厥便有邊將因功直接入朝為相的傳統下。林甫為保相位,大膽陳詞,胡將曉勇無心,漢將桀驁難製,不若用胡將,多加賞賜,固守北疆。玄宗輕輕點頭,好,以後沒什麼大事你自己決斷就好。林甫低頭,是,心下竊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