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心事君怎知盛世劇變
恃寵生嬌,後宮爭鬥竟被遣返回家,惴惴不安的心情中,君王終於轉顏,出宮風波讓玉環更加認真的侍奉君王,然而她不知由於寵幸她竟然成為天朝權力爭奪的一個焦點……
玄宗對玉環的寵愛已到極至,貴妃,已然是四夫人之首,宮中早已沒有皇後,玉環便是後宮之主。親口嚐著這難得的荔枝,她的心如蜜糖,人生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華清十月,正是一年繁榮時。
再臨驪山,玉環笑了,驪山華清宮,這個地方注定是她人生中的福地。第一次以貴妃身份來到驪山,感覺如同回家。回望迤邐的車隊,三姐二兄五色車隊隨行,如同百花煥發。
這樣的恩寵,試問天下那個人能比得上。
當初初臨華清的忐忑已經無存,生命如同她的樂舞開始了新的樂章,在這樂章裏她的光芒正在增長到極至。然而明皇卻不能自拔,耽於聲色,荒廢國事,盛唐的政治迅速的滑坡。
貴妃專寵日久,光芒耀眼,殊不知世間萬物生息有常,樂極生悲。手拿新鮮荔枝的玉環忘記當初的太真道士,她的要求都已滿足。她唯一的願望隻是皇上能夠專心如一,可是富有天下的明皇,後宮佳麗三千,真能守真如一嗎?
貴妃獨承恩澤,不免恃寵嬌縱,誌高氣傲,不再是那個一味溫柔可人,暖人心脾的太真了。明皇但有臨幸其他嬪妃,貴妃便心生嫉妒,口出不遜。玄宗貴為天子,可曾受過他人指責,雖然寵幸玉環,可是勸慰之餘就沒有半分怨恨嗎?偶爾還好,長此以往,後宮養著一位妒悍的夫人,夫君如何能夠忍受。
愛本自私,要求專一。但對於後宮來說,何其難,因愛而嫉,對平常人來說,很正常,但在後宮,嫉又有何用,獨自傷懷,想要得到一個人全部的愛,何其難,又豈容你忤逆皇權。
在這些權勢、富貴鬥爭傾軋之後,隱藏著多少辛酸,無奈,她們或嬪或妃,或許還會晉升後,她們或錦衣玉食,呼風喚雨,成為一代寵嬌,或長門獨運,抱憾終生,或而香銷玉殘,獨赴黃泉。
現在玉環貴為六宮之主,哪一個妃子不得低頭應承。
當初那份閑氣,今日終於能報,看你清高的梅妃如何。昔日心中的芥蒂時時作怪,便恃寵排擠梅妃,終於把梅妃貶入了東都上陽宮。
玉環暗自得意,殺馬立威,後宮之中還有誰敢與其爭夫。想那梅妃也不過就此終老冷宮,皇帝身邊再沒有人敢向皇上獻媚。後宮嬪妃拜見貴妃必低眉下身,“娘娘千歲千千歲。”玉環微笑,“妹妹不必如此客氣。”語氣柔和,一副不諳世事的天真,眼神中卻滿是不屑。的確後宮的明爭暗鬥她一樣沒有經曆過,她自出現便承恩天子,不甚憐惜,難得保持有這樣的性情。玉環並不傷人,也不容他人傷己。
雲容行走宮中,誰曾敢攔,宮人無不趨奉,“小姐但有所求,隻管吩咐。”雲容微笑,“多謝了。”幾年前她可曾想過會在大唐的後宮中,隨意穿行,而滿園的笑臉。
***一語激得淚光濺,換來日後苦半生。***
上陽宮,當年雄視天下的武則天就是在這裏走完人生最後的路,一向不再有人居住,屋冷淒清。
三月天,正是春寒料峭時,夜來寒冷,她輕輕的呼喊。“來人啊!”無人應聲。遙想當年,也曾成群奴婢隨行左右,不需要說出,宮女太監早在奉侍。
個中淒苦,誰能知道,隻因為楊玉環,這是她命中的克星。皇上你就如此絕情嗎,眼看著你的梅妃凍死寒宮?
獨臥冷宮,心裏的寒意比這無人殿堂更加淒冷,獨自下床,打亮火石。這些事情多年不作,還真有些不習慣呢。回想自己一生,能夠有機會得到皇上寵幸也是人生幸事。
可是,一想到楊玉環,這口惡氣,怎能咽下。獨自對窗,窗外寒月當空,如勾如燕,金色的光亮耀眼。長安可曾見過這樣的月色,此刻的月下那個大唐的明君又在做些什麼。
心有感觸,獨自研墨,握筆在手,寒意侵體。
玄宗往日情懷曆曆在目,長安歡宴聲聲仍在耳邊。千萬種感歎流於筆端,孤芳自賞,這樣淒美的詩作玄宗可曾能看到。東方漸白,清晨的寒風吹進殿裏,案上的燭火猶自突突,殿門“吱呀”一聲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