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有瑕乃是玉(1 / 1)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般來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

美國管理專家杜拉克對此有精妙的說法:“假如所有的人沒有短處,其結果至多隻是一個平平凡凡的組織,所謂‘樣樣都是’必然是一無是處。才幹越高的人,其缺點也就越明顯。有高峰必有低穀,有長處必有短處,誰也不可能是十項全能。”

如果能發掘人才的長處,則能發現更多的人才;如果不見人才之所長,隻尋人之所短,將認為人才缺少甚至無才。所以,隻視人之所短,則不知才;能視人之所長,則人才源源不絕。

而能否發現人之所長,使人才不斷湧現,識人者必須拋棄論資排輩的偏見,排除個人的好惡,不拘一格選拔人才,能如此,就不會因浮雲遮眼而使人才從你身邊擦肩而過,眾多的賢才就會脫穎而出,這是知人識人的重要準則之一,也是事業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河北省遵化縣鋼鐵廠原是千家盈利單位,最高年利潤可達80多萬元,1980年卻虧損10萬元。為了救活這個廠,縣裏決定在全縣工業係統招標承包。出來投票的是該廠原副廠長孫勝尊。他自薦當廠長,保證扭虧增盈,三年實現利潤113萬元,上繳66萬,並通過丫答辯。

這時,在能不能批準孫勝尊招標承包的問題上出現了爭論。有人指出,在**中,孫勝尊主持過幾次批判大會;另外,有人說,他還犯過男女作風的錯誤,受過處分。這樣的人怎能承包一個國有廠子?為解決這個問題,遵化縣委有關人員深入鋼鐵廠進行了細致調查。他們了解到了第一手資料:這個鋼鐵廠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經營管理不善,而孫勝尊是該廠公認的有豐富管理經驗的人翻才。他的承包方案切實可行。關於他在**中的問題,屬於一般性錯誤,本人也早已認識清楚。作風問題,已作過處理;於是,縣委認為,一個人犯了錯誤,要允許改正,同意孫勝尊擔任廠長,搞承包。孫勝尊在承包後,僅一個月就完成了全年27萬元的承包利潤。

事實證明,遵化縣委這種不畏浮雲遮眼的選才用人觀念是正確的。

人才,不是白璧無瑕的完人,各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長處與短處。例如,有的懂業務技術,有的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有的精通某種專業,有的具備多方麵的才幹;有的懂專業但缺乏組織領導才能,有的兩者兼而有之;有的適合做主管,有的適合做副職,等等。上司的職責,就是按照他們的這些不同的長處與特點,量才使用,為各類人才提供最能充分施展才能的機會和條件,使人盡其才、人盡其用。

戰國時期,孟嚐君任齊相多年,其門下食客3000人,以養士著稱。魯仲連是齊高士,有卓識奇謀。孟嚐君最尊敬魯仲連。但兩人對人才的看法迥然不同。孟認為,假如他委派的人沒有把事情辦好,即認為這個人無能;教人的事不會,就認為他笨拙,要將他趕走。

魯仲連則不這樣認為,他說,即使是聖王也不能把事情辦得十全十美,而且他主張用人應該棄其所短用其所長,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魯所談的是如何正確識人用人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或缺點,有瑕仍是玉,是玉就總會有自己的閃光之處。用人如器各取所長,才能知人用人,充分發揮人的才能,這樣就能聚集更多的人才為己所用。

否則,如果棄其所長用其所短,就不可能知人,必然認為其人無用笨拙而不用。如此則無可用之人。曆史上得人失人,都與這個道理有關,這是後人值得借鑒的經驗教訓。

後來,孟嚐君接受了魯的建議,糾正了原先那種知人用人的作法,孟府也因此成於天下聞名的藏龍臥虎之地,在曆史上傳為美談。

楚漢相爭,人所共知。無論是個人的武功,還是軍隊的勢力,劉邦都不及項羽,但後來劉邦能夠轉弱為強,奪取天下。究其原因固然有許多,但其中有一條不可忽視的理由是,劉邦是一個“有效的管理者”。以單方麵的才能,劉邦與他的部屬相比,劉邦遜色不少,但他能夠恰當地使用部屬,把他們組合到一起,人盡其才,為他所用,從而一舉奪得天下。

總之,人有長處和短處、優點與缺點,即使最偉大的人物也有不足。識人者不僅要識人之長,更要見短中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