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奪權不容易(1 / 2)

第四章

幾天後的一天晚上,張剛來到張長平家裏。張長平是張剛本家叔,是孟張村三組組長。已經當了十幾年幹部。當張剛說自己想當組長時,張長平把張剛看了好大一會,眼神怪怪的。張剛渾身不自在。

張長平說,“這組長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呀。你看咱村百十戶人家,幾百張嘴,能管住誰說啥。每處理一件事情,都有人說不是,都有人有意見。你叔我辛苦了這麼多年,為村裏辦理多少事情,有幾個說好的。再說你還小,當組長有什麼意思。趁著年輕,還不如好好做些事情,多掙些錢,也少讓你爸操心。”

張剛遞給張長平一根煙,給他點著,自己也猛吸一口,“叔,我知道你說這些話也是為我好。可我都快三十的人了,該做些事情了。我想為村上好,為鄉親們做些事情,帶領大家富起來,一起奔小康。”

張長平狠勁的把煙頭在煙灰缸裏戳了幾下,發紅的煙火飛濺著,不等熄滅,他的聲音就高了起來:“奔小康?有那麼容易?不論鎮上有什麼號召,有什麼致富措施,哪個不說閑話?好像我從中得了什麼好處。早些年號召種大棚菜,鎮上免費提供塑料薄膜,信用社無息貸款,可有幾家響應?弄得我人不人鬼不鬼的。”

張剛說:“種大棚菜的幾家不是也沒富起來?西紅柿賣不上價,蓮花白沒人要。現在弄得糧食還要買。”

張長平忽的站了起來,“沒有形成規模,菜販子不來拉,光靠自己去賣,能賣多少?沒有規模效應,怎麼能成蔬菜經濟氣候。咱們離省城遠,光運費都要不少錢,怎麼能不虧?”

張剛說:“叔,你不要生氣。雖然你和鎮政府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為什麼沒有得到積極響應呢?就是有點不切實際。現在年輕力壯的都出去打工了,誰來幹活呢?再說了,辛苦一年地裏能刨多少錢,你比我心裏清楚。一畝地一年的收成賣的錢,不夠出去打工一個月掙的錢多。”

張長平說:“你說蔬菜不行,蘋果不行,葡萄不行,獼猴桃總可以吧。獼猴桃這幾年價錢多好,鎮政府想發展獼猴桃產業就是沒有人願意發展。我不為大家好,為我好了?”

張剛說:“獼猴桃現在價錢好,不等於以後價錢好。前些年咱村裏沒栽葡萄的時候,葡萄價錢不是也很好嗎?一斤批發價都一塊錢。當都開始栽葡萄,臨到掛果那年,不是跌到了2毛錢。現在一毛錢都沒人要。啥原因呢?就是栽種的人多了,產量大了,不值錢了。”

張長平說:“照你說,地裏啥也不能種了,隻能種莊稼?種莊稼能致富?人老幾輩也沒見種莊稼能發家的。”

張剛說:“種莊稼肯定是富不了也就是隻能吃飽。要想富,還得靠工業。”

張長平氣呼呼的說,“工業?鎮政府不是沒搞過工業?造紙廠剛開工一個月就停工了。現在已經停了整整六年,一個爛攤子晾在那裏。圈了一百多畝地現在成了荒草灘,誰從那兒過誰不罵先人。再說麵粉廠,一次都沒有生產就擱在那了。現在租給一個私人樓板預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