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乃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以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菩薩為脅侍。依《無量壽經》所述,其於因地為法藏比丘時,在世自在王佛前,發起無上道心,以四十八宏願,誓願建立十方佛土中最極為無比莊嚴的極樂世界,精勤修習菩薩道而成佛。
阿彌陀佛悲願廣大,慈心深切;而其念佛法門,又簡單易行;因此,在信仰大乘的國家中,信仰之人極眾。中國古時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說法,正是阿陀信仰普遍流傳的寫照。
在中國佛教寺院的大雄寶殿中,時常供奉著代表東、西、中三方不同世界的三尊佛像,即所謂的“橫三世”,或稱為“三寶佛”、“三方佛”。於此造型中的阿彌陀佛,被安置於釋迦牟尼佛的右邊,結跏趺坐於蓮台上,雙手結定印,仰掌疊置於足上,掌中托有一座蓮台,表示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於蓮花中化生之意。
⊙阿陀定印
雙手交叉,兩拇指伸豎指端相觸;二食指中節直豎,以兩食指端拇指;此外,小指、無名指、中指六指相交叉襯著拇指暨食指,此即表示六道眾生顯得四智菩提之義。然則打開此印,則是化他門說法之印,支掌風和空的端頂,為開敷之勢,風有開花的功能,空中的風具有自在自得的意義,又禪進的二度喻有禪定的養育之義,為了要勇猛增長佛性的心蓮,而使禪進相合即做此印。金剛界阿彌陀佛於成身會及供養會皆結此印。
[真言]
成身會
唵(1)嚧計攝縛囉囉闍(2)頡哩(3)
om(1)lokesvara-raja(2)hrih(3)
供養會
唵(1)薩哩縛怛他誐多嚩日囉達哩摩耨多囉布惹颯頗囉拏葛哩摩三曳(2)吽(3)
om(1)sarva-tathagata-vajra-dharmanuttara-puja-spharana-samaye(2)hum(3)
⊙阿彌陀佛根本印
此為阿彌陀佛於金剛界三昧耶會所結之手印。雙手外縛、兩中指豎起相拄,拇指相交叉,宛如蓮葉一般。外縛是生死結縛之義,而蓮表眾生本具之佛性;把雙腕舉起,側觀五股,雙臂豎起即是獨股,外縛的八個指即是八葉蓮花,中指的蓮葉表本尊,臂下的五股是五凡五聖的十界平等,表凡聖不二之理。
[真言]
最謨(1)囉怛曩怛羅夜耶(2)娜莫(3)阿哩野(4)弭跢婆耶(5)恒他蘗多耶(6)囉曷帝(7)三藐三勃陀耶(8)他你也他(9)唵(10)阿密(左口右栗)帝(11)阿密(左口右栗)妬納婆吠(12)阿密(左口右栗)多三婆吠(13)阿密(左口可栗)多蘖吠(14)阿密(左口右栗)多悉帝(15)阿密(左口右栗)多帝際(16)阿密(左口右栗)多尾訖磷帝(17)阿密(左口右栗)多尾訖磷多誐弭寧(18)阿密(左口右栗)多誐誐曩吉迦隸(19)阿密(左口右栗)多嫩拏枇娑嚩隸(20)薩縛羅陀薩陀寧(21)薩縛羯磨(22)訖禮舍(23)乞灑孕迦隸(24)莎訶(25)
namo(1)ratna-trayayu(2)namah(3)Arya(4)mitabhaya(5)tathagataya(6)arhate(7)samyaksambuddhaya(8)tad-tatha(9)om(10)amrte(11)amrtodbhave(12)amrta-sambhave(13)amrta-garbhe(14)amrta-siddhe(15)amrta-teje(16)amrta-vikrante(17)amrta-vikranta-gamine(18)amrta-gagana-kirtikare(19)amrta-dumdubhi-svare(20)sarvartha-sadhane(21)sarva-karma(22)klesa(23)ksayam-kare(24)svaha(25)
⊙阿彌陀佛九品印
九品印,即自上品上生至下品下生的九種印相。又稱為往生九品印。這是根據《觀無量壽經》中九品往生的說法,依念佛行者的罪業、修行,所分的九階級印相。例如往生有九品往生,極樂世界有九品淨土、九品念佛,所以阿彌陀佛亦有九品彌陀的區別,而具體的表現即為九品印。
然而有關九品印的印相,有多種說法,較常見者,是以上品印相為兩手相疊,置於大腿上的彌陀定印(伸三指,右手置於左手下)。中品印相為兩手當胸,兩掌向外並列的說法印。下品則為手掌向外,右手向上,左手向下的施無畏印與施願印。
其中上生印相為拇指、食指的指尖屈合。中生印相為拇指、中指的指尖屈合。下生為拇指與無名指的指尖屈合。如此各品各生的印相都準此而組合之,即成為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等九品印。
其中上生印相為拇指、食指的指尖屈合。中生印相為拇指、中指的指尖屈合。下生為拇指與無名指的指尖屈合。如此各品各生的印相都準此而組合之,即成為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等九品印。
其中,上品上生印稱為妙觀察智印,又作定印、彌陀定印,是一般阿彌陀佛坐像所結最常見的手印。而一般立像為來迎印,是以下品上生的印相最普遍。中品印相又稱為說法印。此一說漢自唐末以來即已流傳,後傳至日本,於真言宗及淨土教均盛行此說。
藥師如來
藥師如來(梵名Bhaisajya-guruVaidurya-prabharajah),全名為藥師琉璃光王如來,通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簡稱作藥師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