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朱堯薑選擇這個艙室住,就是怕被人窺探到隱私,這件艙室對麵是十二娘,左右兩間艙室是自己的兩個師傅,後麵是茫茫大海,按理說是絕不可能有人偷聽的,可偏偏朱堯薑雖然行事謹慎周密,卻從來也沒有在船上住過——這艘海船分為三層,船上人等住的隻是第二層,雖然頭頂上就是露台,不可能有人能窺探,可下麵第三層卻是存放糧食清水的艙室,兩層之間的地板又不算很厚,這麼一來,從下麵偷聽上麵人說話,就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了。。。
朱堯薑的話剛剛說出口,就聽見隔壁艙室的房門被“砰”地一聲推開,十二娘便想跟著衝出去,朱堯薑卻搖搖頭道:“不用,杜先生已經去了。”
十二娘送了一口氣,卻還是擔憂地說道:“小姐,要是被別人知道這件事情。。。”
朱堯薑也是神色凝重,這本是一個絕大秘密,若是泄露出去,她的家族再也不會片刻寧靜,甚至連大明朝廷都會掀起滔天巨浪——當年“靖難之役”,燕王兵臨城下,皇宮大內的一場大火之後,建文帝就此下落不明,而她,朱堯薑,正是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太子朱標的後代,建文帝朱允炆的第九代直係子孫。
在朱堯薑和她的家族看來,自己才應該是大明的理所當然的正統,而現在在北京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不過是僭居帝位的亂臣賊子,百五十年來,建文帝的後人們從來也沒有放棄過奪回帝位的念頭,可奈何成祖皇帝雄才大略,將大明江山治理的如鐵桶一般,時間一長,無論是文武官員還是民間百姓,都已經漸漸淡忘了建文帝。
眼看機會越來越是渺茫,建文帝的後人幾乎已經絕望,這這時卻出了朱堯薑這個人物,她雖是女子,卻是才華蓋世胸懷天下,短短六七年間,便將先人們留下的基業壯大了十倍以上,最為富庶的東南,幾乎有三成的票號錢莊在她的控製之下,她的商業觸角遍布糧鐵、絲綢、棉布、瓷器、礦山等各個行業,甚至連本部遠在山西的“日升隆”票號,六成以上的股權都控製在朱堯薑手裏。在官場上,至少有兩百名五品以上官員和朱堯薑有著密切的聯係,這些人遍及大明兩京十三布政司,直接或者間接地聽命於她。
可朱堯薑卻知道,僅憑這些是絕對不夠實現她的雄心壯誌的——她手裏沒有一支隻聽命於她的軍隊,俗話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商人造反,隻怕更是一百年都不成,要想建立自己的基業,隻有擁有軍隊的支持!當年太祖皇帝驅除蒙古韃子,再造中華,靠的不就是縱橫天下的軍隊嗎?
但現在雖然說不上是太平盛世,卻也絕不是造反的好時機,正德朝的寧王,那麼大的聲勢,還不是幾個月就被王陽明平定?整個大明人心思定,根本就不可能拉起一支足夠推翻朝廷的軍隊,對這一點,朱堯薑是心知肚明的。可是大明的老百姓不願意造反,那其它地方的百姓呢?
汪直徐海這樣的海匪能在海外拉起自己的軍隊,自稱“徽王”和“差天平海大將軍”,靠的就是手底下那些不要命的真倭——至少,這些人去當炮灰是絕對沒問題的,加上裹挾的海外流民,自然能獨立成國,海外為王。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這些造反鬧事的學問,從古至今也都是差不多,和王直徐海以及泰老翁這些海匪一樣,朱堯薑也將主意打到了海外,隻要自己能在海外召集部屬,建立基業,組建軍隊,再結合自己這些年在大陸上發展的力量,到時候重現“靖難之役”,把朱厚熜從皇帝位置上趕下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隻是,這些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絕非這麼簡單,最關鍵的就是一個問題——錢!
那些真倭們願意跟著汪直徐海提著腦袋當炮灰,為的就是金銀財寶,佛朗機幹臘絲的海盜們遠涉重洋,出生入死,為的也是這個,甚至那些朝廷的官員們東南的大戶們,在朱堯薑麵前畢恭畢敬,未得還不是能掙錢嗎?
可朱堯薑現在的財力,收買幾百個朝廷官員或者組建自己的商業帝國,甚至在大明朝廷上呼風喚雨,都不算什麼難事,可要組建一支軍隊,在海外建立基業,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而且,這也絕不隻是錢的事情,她還需要足夠多的人才,還有一大批絕對聽命於自己的屬下。
在朱堯薑看來,太祖皇帝之所以能打下天下,雖然靠的是自己的雄才大略,可要是沒有徐達、常遇春、李善長、劉伯溫這樣的人才輔佐,卻也絕不可能開創大明江山。
而她,朱堯薑,作為太祖皇帝的嫡係子孫,要收攏的卻不止是大明的英雄豪傑,還要有全天下的人才。
所以,朱堯薑才會有這次的出海遠航,她不但要取得當年蒙古人留在世界各地的寶藏,還要用這些寶藏收攏足夠能為自己所用的人手,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基業!然後兵發北京,稱帝建號,重新奪回屬於自己的地位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