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更年期女性已不再有受孕的可能,可以放心地過性生活了。其實,更年期女性同樣需要避孕。更年期避孕有以下必要性:
1.更年期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女性絕經需要經過數年時間才能完全告別月經,很多中年女性到了50多歲仍有月經現象。月經不規律隻能說明女性的生育機能發生了減退,但並非不再有能力受孕。
2.隻有一部分人在閉經6個月後斷經,而另一部分女性閉經後還有一段月經,甚至在閉經1年後,10%的女性還有月經。在此期間,雖然有排卵的月經周期逐漸減少,無排卵性月經增多,但仍間歇出現排卵性月經。隻要有成熟的卵泡排出,就有懷孕的可能。
3.如果因沒有做好避孕措施而懷孕的話,這時孕婦的身體狀態、健康狀態都已大不如前,孕育、生產及教養下一代會帶來極大的困擾。更重要的是,受孕後發育成畸胎的可能性較其他時期更大。據文獻記載,40歲以上的女性的卵巢較易產生不健全卵子,或者卵巢分泌激素發生障礙,以至妊娠時葡萄胎發病率比年輕女性高出4~7倍,且葡萄胎轉變成惡性(惡性葡萄胎或絨毛膜上皮癌)的又比年輕女性高6~10倍,且預後更差。專家們還指出,超過50歲的孕婦葡萄胎發病率較小於50歲者高3~6倍;50歲以上的孕婦有20%~30%為葡萄胎。由此可見,年齡愈大,發生葡萄胎的可能性以及惡變的危險性愈大。
適合更年期女性的避孕方式
更年期女性不僅有避孕的必要,而且,如何避孕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許多適合年輕女性的避孕方式並非完全適合更年期的女性。所以更年期女性選擇避孕方法應更加謹慎。
◆ 有一種隻含黃體酮的避孕丸,它的避孕效果雖然對於年輕女性來說比較差,可是,對於接近絕經期、月經量少、經期間隔較長的女性來說,卻頗為有效。其中更有少數更年期女性在服用了這種避孕丸後,減少了潮熱的發生。
◆ 另外一種宮內避孕裝置,十分適合更年期女性,多數年長生過孩子的女性,使用宮內避孕裝置,並不會出現宮內避孕裝置脫落的情況,也極少發生盆腔炎。
◆ 避孕栓的主要成分為殺精子劑,在體溫條件下即可溶化。此期不宜使用不易溶解的外用殺精子劑,但可用膠腖劑、凝膠劑等,既可以避孕又能潤滑,也是適合更年期女性的一種避孕方式。
更年期不宜使用的避孕方式
◆ 安全期避孕。更年期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漸衰退,經期也變得沒有規律,當月經不規則時,排卵期也就不固定,因此安全期避孕法並不適合更年期女性。
◆ 打避孕針。打避孕針有可能引起月經失調。對於月經不規則的更年期女性而言,打避孕針無疑會使本已失調的月經變得更加沒有規律,所以也不適用。
◆ 口服避孕藥。口服避孕藥雖然快捷、方便,但是這類避孕藥常含有雌激素,對身體的脂肪代謝和糖代謝有很大的影響。用此種方法避孕,更容易導致更年期女性患病。
正確對待更年期的症狀
有些女性在停經、甚至是停經之前會出現一些更年期症狀,稱為“早發性更年期症狀”,包括月經不規則、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等。在停經後,也有一些更年期症狀出現,稱為“晚發性更年期症狀”,如陰道發癢或萎縮、性交疼痛、尿失禁、骨質疏鬆、冠狀動脈疾病、皮膚幹燥、頭發脫落等。
更年期女性最常見的症狀
◆ 月經。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原本比較規律的月經周期會延長或縮短,月經量也不規律,時多時少,或者周期與經血量都不正常,甚至閉經。
◆ 生殖和泌尿係統。外陰瘙癢、陰道萎縮、陰道分泌物減少、性交疼痛、尿頻,尿道黏膜萎縮造成尿道炎及尿失禁等症狀。
◆ 心髒血管係統。冠狀動脈疾病,血壓較高或血壓不穩定,熱潮紅,盜汗,心悸等。
◆ 骨骼肌肉係統。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鈣質大量流失又得不到補充,造成骨質疏鬆、腰酸背痛、四肢慢性疼痛,易發生骨折、關節痛、肌肉疼痛等。
◆ 神經精神係統。容易疲倦、頭暈、緊張、激動、急躁、焦慮、失眠、抑鬱、多夢、記憶力減退、思想不集中等。不過,這些更年期症狀,並不是集中表現在一個人的身上,而且症狀出現時間的早晚、程度的輕重、持續時間的長短,每個人也都有所不同。
◆ 皮膚。皮膚失去彈性、幹澀、瘙癢,出現黃褐斑、皺紋等,毛發脫落、幹燥、易斷。
女性更年期僅僅是卵巢功能衰退,並不代表著全身器髒都已衰老。但是,更年期意味著女性由中年向老年過渡,機體需要建立起新的平衡,平衡一旦建立,更年期的許多特有症狀,如熱潮紅、盜汗等就會自動消失。而生殖泌尿道的萎縮所產生的症狀,包括性交疼痛或尿失禁等,皮膚、黏膜組織老化,骨質流失、動脈硬化以及記憶力衰退等,則與更年期女性缺乏激素有密切關係。如果沒有進行正確及時的護理與治療,這些不適將會一直持續下去,給更年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埋下隱患,所以千萬不要忽視更年期的身體征兆和問題。
進入更年期,需要補充雌激素
雌激素又稱動情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腎上腺也可分泌少量雌激素,再隨血液遍布全身。雌激素主要包括雌二醇、雌三醇、雌酚等。雌激素不僅有促進和維持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生理作用,還對女性的內分泌係統、心血管係統、肌體的代謝、骨骼的生長和皮膚等各方麵都有著很明顯的影響,與女性的健康和美麗有著密切的聯係。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減少,內分泌發生變化,女性體內環境發生改變,可能導致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出現麵部陣發性潮紅、出汗、眩暈、頭昏、心悸、胸悶、血壓大幅度波動、更年期綜合征、動脈硬化、腦血管阻塞、骨質疏鬆症、老年性癡呆症、怠倦、腰痛、肩酸、性冷淡、月經不調、不規則經血、無月經、不孕症、乳房發育不良,以及皮膚幹燥、暗黃、粗糙、失去彈性,出現皺紋、黃褐斑等症狀,在無形中偷走女性的健康與美麗。
因此,女性要想在更年期依舊保持美麗,就必須適當補充雌激素。
更年期補充雌激素的作用
身為更年期的女性,多補充雌激素有以下作用:
⑴讓女性更美麗
雌激素之所以能使女性看上去更美麗,有以下幾個原因:
●雌激素讓大量的水分子停留在皮膚膠原蛋白中,使皮膚更水嫩、光滑,充滿彈性。
●雌激素還能促使細胞分裂,迅速修複受損傷的皮膚。
●增加血液供應,令雙頰顯現出動人的紅暈。
●減緩膠原老化,增加透明質酸合成,使皮膚看起來具有晶瑩剔透的質感,並且不易產生皺紋。
⑵促進骨骼健康
雌激素能幫女性帶來強健骨骼。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如果能處於一種充足並且平衡的狀態,就能既滋潤其機體,又能強健其骨骼。雌激素能促進女性身體對鈣的吸收,幫助鈣更好地沉積在骨骼上,而不是從腎髒排出。因此,女性在絕經期間,由於血液中雌激素水平大幅度降低,導致體內鈣的代謝受到影響,很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導致骨骼變輕、變軟、變脆,容易骨折,身高縮短、駝背,而且還會出現腰酸背痛的症狀。因此,多補充雌激素能促進女性身體對鈣質的吸收,防止因更年期缺鈣導致的骨質疏鬆。
⑶保持心髒活力
研究發現,女性自身分泌的雌激素有助於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濃度,而這兩種物質最易引發血管粥樣硬化。雌激素還能使得高密度脂蛋白濃度相對升高,這是一種對血管有益的脂蛋白。因此,更年期的女性如果能經常從食物中補充雌激素,就能有效避免心髒病。
⑷讓女性身體曲線更美
女性到30歲以後,小腹會漸漸隆起,腰圍變粗,胸部萎縮下垂,身體曲線越來越模糊。這是因為雌激素參與脂肪的代謝,激素水平下降後,脂肪代謝發生紊亂,促使脂肪堆積。研究表明,雌激素每下降15%,脂肪就增加5%,所以中老年女性的身體越來越胖。這個時期的女性除了適當減肥,更要注意調節雌激素,否則隻會越減越肥。
⑸避免婦科疾病的騷擾
年輕女性雌激素水平高,陰道分泌物較多,因此自淨作用較強,能有效抵禦婦科疾病。更年期的女性雌激素水平低,陰道幹澀,基本不具備自淨能力,所以各種炎症一起來襲。使用藥物雖然能起到一定的消炎效果,但極易複發,隻有提高女性的自淨能力才是防止婦科感染的最佳方法,所以要適當補充微生物。另外,雌激素還可減少部分生殖係統腫瘤,如果雌激素不足,容易患卵巢癌。
愛心提示
雌激素不是越高越好,雌、孕激素要成一定的比例,才能維持身體器官的正常運作。 單一的雌激素偏高、孕激素低,易患乳腺囊性增生,如不治療可發展為乳腺癌。還易發生乳腺子宮內膜增厚,月經量多,持續時間長,而且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等發病風險會明顯增加。
雌激素的食補原則
雌激素能維持女性的健康和美麗,但是女性到35歲以後,自身分泌雌激素的能力漸漸降低,從外界補充才能維持體內雌激素的平衡。補充雌激素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服用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吃含有動物性雌激素的食物或者常吃含有植物性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的各種植物性食物等,通過這些補充方式,能在短期幫助女性恢複青春、延緩衰老,對增加活力和提高性趣都有一定的效果。
最安全的補充雌激素的方法,莫過於飲食調節,讓身體自身根據需要分泌雌激素。一般而言,隻要在飲食方麵注意以下幾點,在一定的年齡範圍內,女性的身體依舊可以自行分泌出足夠的雌激素。
⑴平衡膳食
要保持雌激素水平,平衡膳食是非常關鍵的一點。步入35歲的女性每天必須攝入5大類食物:至少250~300克的穀類;至少700克的蔬果,以及適量的魚、肉、蛋、奶、油脂等,少吃甜食、醃製品、油炸食品。
⑵補充酶
在雌激素合成的過程中,需要一種必不可少的酶——芳香化酶。在正常情況下,腎上腺能分泌這種酶,使人體內的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更年期女性平時除了多吃豆製品、新鮮蔬菜和水果外,還可選擇芳香化酶製劑。
⑶多吃保護卵巢的食物
女性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後會導致雌激素減少。蘋果、葡萄等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硼元素,多吃可以保護卵巢,防止雌激素水平降低。
補充雌激素的食物選擇
對於自身係統無法分泌足量雌激素的女性,可以適當補充植物激素。植物雌激素是天然植物化合物,與雌激素有類似的化學結構,並能與人體雌激素受體相結合發揮作用。
在我們所吃的食物中,有許多都含有植物雌激素,它們主要以異黃酮類、木質體類等形式存在。對女性來說,植物雌激素是最為安全的激素之一,隻要攝入適量,不僅對女性的健康有益,還能治療女性的多種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