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更年期也需要避孕(3 / 3)

青春期少女一般具有以下心理特點:

◆ 渴望獨立。隨著年齡的增長,少女渴望獨立的願望也日益變得強烈。

◆ 存在叛逆心理,與父母和老師疏遠,與夥伴關係更密切。這個時期少女的言行、愛好和衣著打扮都會受同伴的影響,內心的秘密和苦惱都會與夥伴交流,卻不夠信任父母和老師,常常存在叛逆的心理和行為。

◆ 具有極強的自尊心,此時的少女上進心極強,喜歡與別人一比高低。家長或者老師的批評,特別是在公共場合的批評會使她們感到很丟“麵子”,從而極大地挫傷了她們的自尊心,因此很容易出現心理障礙。

◆ 情感不穩定,易衝動和多愁善感,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心理承受能力較弱,遭受挫折時會一蹶不振。

◆ 思考問題還是以直觀和自我感受為主,對社會的認識能力不夠。

◆ 好奇心強,愛模仿,易受他人影響,易沾染不良習慣和嗜好。

◆ 有衝動性和攻擊性。容易受到暗示,想幹就幹,自我抑製力差,挫折忍受力差,經常與社會發生衝突,因衝突而產生破壞性行為。

可以說,青春期的少女實在是美麗而脆弱的,所以她們更容易和心理疾病結緣。這個時期,少女首先要樹立遠大的理想,開闊胸襟,陶冶情操;其次要關心集體,熱愛生活,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再次要善於獨立思考,善於控製感情,讓心理特點與年齡特點相一致;最後要學會協調人際關係,完善人格,努力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女性失戀後的自我心理調節

據相關的心理專家統計發現,在眾多因為失戀造成心理疾病的患者中,女性占了很大的比重,與男性比起來,其比例大約為2∶1。為什麼女性因失戀導致心理疾病的比率要遠大於男性呢?原因就是女性的心理承受能力與男性相差很遠。

一般而言,在麵對感情時,女性會比男性更投入更專心,對感情抱有更大的期望,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情感失敗後,她們所承受的打擊也越大。失戀後,女性如果不願意主動將壓力宣泄出來,長時間發展下去就有可能引發心理疾病,而且治療起來也比較困難。

因為失戀而引發心理疾病的女患者大多數都有自我虐待的情形出現,例如絕食、自殺等,有些女性則因為承受不了打擊而最終精神崩潰,醫治起來難度非常大,不僅治療的周期很長,病情好轉後,一旦遇到外界刺激,還有可能複發。因此,為了避免因失戀而引起心理疾病,在失戀後,女性應該及時地讓自己走出失戀的陰影。

⑴自我安慰法

失戀了以後要告訴自己,對方放棄自己,是他沒有眼光,而並不是你不夠好,並且在心裏曆數對方的缺點,告訴自己對方並沒有什麼好留戀的。這種“吃不到的葡萄總是酸的”的心理,會在一定程度上調節失戀的痛苦,並幫助自己找回自信。

⑵合理宣泄法

失戀時,不要一個人躲起來,找個朋友傾訴一下,獲得他人的勸導和安慰,以使自己逐漸把事情想通。也可以在沒人時大哭一場,發泄自己的委屈,也可以適當地運動鍛煉。

⑶情緒轉移法

多看書、聽歌,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多和以前的朋友聯絡聊天,一起遊玩或者吃飯,將自己的精力盡量地分散開來。總之,要想辦法把自己的精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去,調整心態,讓自己暫時忘卻失戀的痛苦。

女性妊娠期的心理保健

隨著身體越來越笨重,剛開始懷孕的新鮮感沒有了,隨之而來的隻有各種各樣的不方便與委屈,常常讓懷孕期間的女性產生情緒波動,嚴重的甚至可能引起流產、早產、產程延長和難產等。

懷孕期間孕婦的心理問題一般來自以下4個方麵

◆ 生理變化引起的心理變化。隨著胎兒體積的增大,孕婦的行動越來越受到限製,這時候,有些孕婦就會產生厭煩的情緒,甚至後悔自己懷孕了,因此脾氣變得很暴躁,很容易對家人發脾氣。

◆ 生男生女產生的壓力。由於“重男輕女”封建思想的影響,一些家庭的長輩在女性懷孕後就給其灌輸相應的思想,使得孕婦從開始懷孕時,就擔心自己會生一個女兒。

◆ 恐懼心理。有些女性在懷孕期間對肚子裏的胎兒抱有過大期望,或者擔心不順利分娩或不能生一個健康的嬰兒,越是到分娩臨近時這些心理活動表現得越為強烈。

◆ 來自家庭的壓力。由於很多家庭都隻能生一個孩子,家裏人,特別是長輩就會表現得過分關注,從女性懷孕後,就不斷地被家裏人關心和照顧,致使某些孕婦擔心自己會辜負家人的好意,從而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

為了避免孕婦因以上原因而導致心理問題,在妊娠期,孕婦要采取以下措施:

⑴保持樂觀開朗

妊娠早期(孕第1~3月),孕婦的身心可能出現各種不適,這一時期孕婦的心理變化較為顯著,經常處於煩惱、矛盾、抑鬱、焦慮之中;孕婦的心理變得脆弱,容易激動,有的還會擔心胎兒不正常,對自己曾接觸過某些不利因素如射線、藥物、電腦等過度憂慮等等。如果女性不能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有可能還會導致厭惡懷孕,出現劇烈孕吐和其他反應。而相反,如果孕婦心理穩定,樂觀開朗,相應的反應就不會那麼劇烈,或者一段時間之後,就逐漸減輕。

⑵遇事保持豁達

如果孕婦們盼子心切,再加上生活不穩定,對住房、收入、照料嬰兒等問題擔心,對未來的生活感到茫然,導致心理上的高度緊張。這些不良心態都會致使孕婦情緒不穩定、依賴性強,甚至會表現出神經質,這對胎兒也十分不利。因此,孕婦要盡可能做到遇事豁達,如果遇到不順心的事,盡量看開點,不要鑽牛角尖。

⑶堅持產前檢查,知情早心安

妊娠中期(4~6月),這個時期可能會出現各種病理狀況,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和貧血等,放鬆對身體狀況的注意,很可能會導致不良後果。所以,孕婦在這個階段仍然應定期到醫院接受檢查。

⑷多與人傾訴

當自己心理有不良情緒時,要向老公、家人、醫生或朋友傾訴,傾訴本身就是一種減壓方式,讓自己的心情逐漸開朗。無論自己還是家人,都要共同努力,保持孕婦的好心情,等待寶寶的來臨。

⑸保持心態平和

孕婦要讓自己保持獨立、堅強、快樂的精神狀態,從心理素質、精神狀態、人格特征上進行自我調整,修養身心,學會自我調適,喜怒哀樂無論哪種情緒都不要太強烈,盡量保持心態平和。

除了孕婦的自我調節外,另外,家庭支持對孕婦的心理健康也會產生重要影響。丈夫和家人有必要了解一些妊娠的相關知識,以良好的情緒和積極的態度支持孕婦的日常活動,幫孕婦順利度過妊娠期。如果在懷孕期間孕婦的情緒波動較大,家人也要多包容多理解,以免孕婦受到不良刺激。妊娠晚期注意陪伴,幫助孕婦樹立分娩的信心。

女性更年期的心理保健

更年期是女性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一個時期。在生活中,當某位中年女性情緒過激時,就會有人開玩笑地說“到更年期了吧”,可見,女性在更年期情緒不好已經成為了一個被普遍認同的事實。常見的女性更年期心理問題如下:

◆ 抑鬱。更年期女性會過分關心自己的身體症狀,甚至會覺得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從而對什麼事情都感到憂心忡忡,缺乏興趣和樂趣。一些女性還會抑鬱悲觀、情緒沮喪,導致更年期抑鬱症。

◆ 敏感。有些更年期女性的內心非常敏感,她能將周圍的事情強行與自己聯係起來,從而對周圍的人產生猜忌,如會覺得工作中同事的某些話語暗含諷刺;聽說某人得癌症死亡,會聯想到自己是否也有疾病隱患等。

◆ 焦慮。焦慮是更年期女性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無緣無故地焦急緊張,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定,對什麼事情都過度地擔心、害怕,有時會感到驚恐不安,於是出現坐立不安、搓手跺腳、頓足歎息等。

◆ 多疑。有些更年期女性表現為敏感多疑,她們缺乏安全感,不信任任何人,常常多思多慮、無事生非,即使對親人也會產生猜疑的想法,甚至出現妄想、幻覺等精神神經症狀,從而加重更年期綜合征的軀體症狀。

更年期心理問題並不是不可治愈的,更年期心理問題可以通過自身調節加上藥物輔助治療減輕症狀。因此,如果女性能夠有意識的調節自己的心態,注重更年期心理保健,就能輕鬆應對更年期的各種心理問題。更年期女性的心理保健要做到以下幾點:

⑴要讓精神有所寄托

這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把精力寄托在事業上和愛好上,有意識地充實生活內容,開辟新的生活領域,如為家人烹調一頓美食、種花養魚等,這樣不僅可以在生活中重新找到自我,還改善了家庭的氣氛。另外,看書、看電影、參加聚會、旅遊等文體活動和社會活動,也是很好的選擇。

⑵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

對更年期出現的一些症狀如易激動、急躁、憂鬱、焦慮、憤怒和容易發脾氣等,要善於克製,用積極的心態對待。遇有不稱心的人和事,要從積極的方麵看待,用善良的心去微笑,結交知心好友,互吐心聲。

⑶對自我進行診治

自我診治是指由於某些原因內心發生矛盾時,自己向自己提問題,並尋求相應的答案,通過這種直接的問答,搞清楚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找到心理的平衡點,消除心理障礙。

⑷改善夫妻關係

要比過去更注重夫妻之間的關係,要以溫柔的回報和激情的響應代替厭倦和排斥,努力使自己“恢複”過去。家人的愛和理解對更年期女性尤為重要。

⑸養成樂觀的性格

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樂觀、風趣、性格開朗的人。處世待人要心胸開闊,寬厚為懷,不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任何事情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⑹進行自我排解

當遇到困難和不利條件時,要想到自己的長處和有利因素,當自己有所失時要想到也會有所得的一麵,這種自我解脫的方法,可以使自己從更年期症狀和沉重的心理壓力中解脫出來,振奮起精神,去迎接生活的挑戰。

⑺將矛盾轉移

當傷心、焦慮、生氣時,應設法消除和緩解,變不利為有利,如看戲劇、聽音樂、賞畫、走親訪友、結伴郊遊等,以保持精神愉快。

⑻培養廣泛興趣

這樣可從自己取得的成績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引以為樂。當某一件事或一種活動激起了自己的興趣,不但會感到生活時時處處充滿著樂趣,而且心靈也得到滿足。

⑼建立自己的交際圈

在交往中,人們可以相互交換觀點與想法,尤其是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講出來既解除了內心的鬱悶,又能得到朋友的幫助、安慰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