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始入朝堂(1 / 3)

永熙二年三月,景王妃柳淩雲舉兵謀反,雍州牧蘇清澤率兵抵禦,雙方於金城縣交戰。驍衛將軍嚴定奉詔討逆,率領驍衛軍一萬,並征新兵四萬,揮師北上,一路剿滅流寇,以為操練兵卒。

中書侍郎趙軻以“與叛黨勾結”問罪,下獄不過數日後,傷重而死。

因其職位出缺,詔令中書舍人蘇謙升為侍郎。

同時,齊則敏也從侍書遷為中書舍人。雖然品級同樣是正五品,然而中書舍人卻是實職,掌起草詔令、侍從、宣旨、勞問、接納上奏文表,兼管中書省事務。

這中書舍人,卻是蘇清辰曾經做過的。

蘇清辰自十七歲中探花後,蕭雋頗愛其文字才識,特授中書舍人。後來蕭蒔登基,吏部恰有空缺,蘇清辰既是外戚又是太子功臣,逐一步升遷為吏部侍郎。

蘇清辰升為侍郎後,中書舍人雖有空缺,但當時有人資曆比齊則敏更勝,蕭蒔便置侍書一職,號稱“侍奉帝王、掌管文書”,但明眼人皆知,齊則敏未來定是中書舍人。

如今齊則敏總算名正言順,姬瑄聞訊後,思及齊則敏算是蘇清若為數不多的好友,他在皇宮中養傷時,齊則敏也曾數次探問,便動身前往齊家賀喜。

齊則敏親自出門迎客,將姬瑄引到正堂。

姬瑄含笑出言恭賀,齊則敏卻麵含憂色道:“清若何必與我如此客套。你身體才剛痊愈,還是多在家中休養為上。”

姬瑄微笑道:“無妨。王太醫說,我隻是不能行止猛烈,稍作走動並無大礙。”

齊則敏還是滿含擔憂之色,小心扶著姬瑄坐下。又要命人去請太醫署的醫師來,姬瑄連連表明自己真的沒事,好說歹說才勸止住了。

姬瑄見齊則敏眉宇間始終籠罩著一絲憂愁,心想著不可能全是為自己而發,便道:“則敏,你是否有什麼不順心之事?”

齊則敏一怔,搖首道:“些須小事,說來有汙清聽。”

姬瑄輕輕一歎:“則敏若視我為友,何妨說出來?”

“是我與清若見外了。”齊則敏拱手致歉,這才憂慮著道,“我父親……想送如眉入宮。”

姬瑄知道齊則敏有兩個妹妹,心想著如眉應該是齊潤長女的閨名,寬慰道:“天下間男子千萬,又有誰可比得上至尊天子?又是親上加親,想必皇兄不會虧待令妹,則敏應該高興才是。”

齊則敏卻不見喜色:“如眉才過十五,心性純真,隻怕不適合生活於宮中。何況……”苦笑一聲,聲調轉低道,“縱使入了宮,有蘇貴妃在,她也做不了繼任皇後。”

姬瑄微微一震:“則敏……”

“對不起。事關令姐,我不該妄自議論。”齊則敏卻又露出赧然愧色。

姬瑄立即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中是什麼情況……”轉而又道,“近日雖聞中宮微恙,但在太醫診治下,必可痊愈。令尊欲進女入宮,想是隻為皇嗣未繼。”

“父親不過是想未雨綢繆。”齊則敏低歎道。“可又怎能不顧人情?表姐也未必就……”

姬瑄聽著,心道:看來張皇後確實身體快不行了,自大婚後一直無出,又累年多病。如今連齊潤也已經失去信心,想送親女入宮繼任。隻不過連品行如溫潤君子的齊則敏也看得出來,有蘇太後在,怎麼會再次容許後冠落入外姓手裏。

想起蘇煦曾經說過,齊潤之女入宮,對蘇家來說,未必是壞事,想來便是指這個吧,因為連齊家都已經放棄了張皇後。

齊則敏見姬瑄沉默不語,倒是主動轉移話題,斂起愁容,露出一絲微笑道:“我聽陛下說,不過一月,也要遷清若為中書舍人。日後能與清若共事,我甚感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