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時代激變之七《南山佛緣》(2 / 3)

一席話把大家說得樂了,也把葛校長說醒,“哎呀!我怎麼糊塗了,對呀!我已經有兒子了,還求什麼?不過讓娘娘保佑孩子也好!”說罷,硬是磕了三個頭才隨田上美出了廟。

田上美說:“你呀,怎麼這麼迷信啊,還有這麼多的老師在旁邊!也不分個場合!”

“這不過是一種心理安慰,沒事的!”

大家又向前走,一個個古代樣式的樓閣裏,泥塑的是中國古代傳說故事中的儒、佛、道、神、鬼、仙、星宿等形象,一個個或慈或悲,或哭或笑,或愁或怒,笑似幼兒的天真燦爛,愁似陰雲慘淡,怒似風扯旌旗,睛天霹靂,一個個或動或靜,或站或坐,或拄或臥,三國時期的劉備、關羽、張飛的仁義忠勇,又有羽扇冠巾,笑看“牆櫓灰飛煙滅”的中國智慧化身諸葛亮,有傳統儒家學派的人物故事,又有中國特有的道教鼻祖,還有大家所熟悉的三皇五帝、神仙鬼魅……在雕梁畫棟之間,人物精美絕倫,不勝枚舉……

半個小時過去了,大家來到了北坡的一個寶塔形的小樓前,隻見閣樓正門兩側黑底金字書寫著一副對聯,上聯是:到此已窮千裏目,下聯是:何況更上一層樓,正中匾額上書:通玄閣。拾級而上,盤旋而至樓頂。在北麵憑欄望去,是白色的樓群,在大片綠茵中清晰可辨,高爾夫球聲地是纖塵不染,真是“長天與碧水攜手,白雲傍青山共眠”。具有讓人留連忘返之感。葛校長不禁想起了晉代陶淵明的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果是仙境一般,“此景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轉到南邊,在涼爽的秋風吹拂下,眼前的一座座小山坡全都收在眼底,剛才登山之疲,一下子全部煙消雲散。葛校長見眾山皆在眼底,不禁吟起了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望嶽》:“會當臨絕頂,一攬眾山小。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南山真是個神奇的地方,極目南望,那尊南山大佛在淡淡的霧靄中,更是顯得撲朔迷離,神秘無比。

“走,咱們到南邊去看大佛!”葛校長對小孫、小潘、田上美說道。四個人下了樓,而此時導遊正在下麵給大家作解說呢!離開通玄閣一箭地的距離,順著岩石縫隙,流出一股清清的細波,順著彎曲的山勢,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在你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溪流突然變寬闊了,如一條寬闊的長河出現在眼前,綠綠的水池邊上還有兩座涼亭,遊人在此閑坐小憇,微風掠過,兩岸的綠柳蕩起了長長的柳絲。而緩緩翻滾的碧波中,一條一尺多長的紅色大鯉魚踏波而起,在空中做了一個的翻轉,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弧線,隨即,又鑽入水中。待你定睛去看時,卻發現水中的紅鯉魚不是一條,還有金鯉魚,黑鯉魚,一條條摩肩接踵,排列得密密麻麻,那種怡然自得的樣子,讓幾個人羨慕不已。葛校長說了句:“人要是能像魚這樣悠閑自得就好囉!”坐在亭中的長椅上,環顧四周,花紅柳綠,遊人如織,好一幅美妙的山水畫卷!待大家跟上來之後,他們又向前進發。

大家一路走過,來到了一個大的台階前,隻見這斜坡是一架傾天的雲梯,非常寬闊,路中央從上到下依次雕刻了“南無阿迷陀佛”六個大字,每個大字旁又都雕刻著佛家的經文,讓人在一邊登山之時,一邊品味著佛教文化的神韻。

在攀登這“雲梯”的過程中,不少的癡男信女是一路倒拜而上的,而他們虔誠的態度不知在背後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有的老師是不停地坐在台階上休息,終於到了大佛的最上層台階,終於看清了大佛的真麵目。大佛體態豐健,麵龐飽滿,五官端正,雙目垂視,耳珠垂肩,雙腿盤曲於蓮花寶座上,左手自然伸展於左膝之上,右手掌心向外立掌於身右側。高大巍峨,表情肅穆,仿佛在靜聽人間的疾苦,以似在普渡眾生。

這時,導遊由美珍向大家介紹道: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尊南山大佛就是西方佛祖釋迦牟尼的坐佛造像,它高28.66米,重380噸,堪稱世界最高的一座錫青銅大坐佛。大佛是采用分體鑄造總體焊接的方法,由232件佛體,108塊蓮花瓣,302個發髻總共642塊錫青銅鑄件組合而成,光是大佛的臉展開就達28萬平方米。大家來看,大佛胸前有一個“萬”字,這是古印度宗教吉祥的標誌,象征太陽和火。大佛的手勢,右手之勢叫“施無畏印”,表示拔出痛苦,左手放在膝上,掌心向上,叫做“施與願印”表示給予快樂,願普天下眾生都無憂無慮,盡享歡樂。

南山大佛是唯一一座坐南朝北的大佛,這是為什麼呢?聽說是大佛朝向北京,保佑全國人民。

大佛下麵共有3層建築,最底層是佛教曆史博物館,想知道什麼是舍利子,什麼是真身佛像嗎,那麼裏麵請。中間一層是萬佛殿,殿內供奉著用澆鑄南山大佛所餘之銅材鑄造的9999尊小佛像,它代表九九歸一,與上麵大佛共組成萬佛,有“萬佛朝宗”之意。最頂層是功德殿,講的是佛祖釋迦牟尼從出生到涅磐的神話傳說故事。

好,下麵大家可以自由看看!”

隨著導遊的介紹,大家不住地點頭稱奇。紛紛在大佛身邊留影。葛耀飛、田上美兩口子合了個影,然後又和小孫、小潘合了個影,都高興地哈哈笑。

說來也奇特,從大佛往南望去,又是山連著山,腳下卻是千尺深穀,一點也沒有人工雕琢的景象,草是自然的草,樹是自然生長的鬆,但無論如何,都絕沒有一點兒被人汙染,一個自然、純潔的世界!一個現實的世外桃源啊!而與此相對的是,南山大佛低眉沉吟,麵北而坐,卻是南山人的人工傑作,這是自然與人工的完美結合,是人與自然的結合,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南山人進行新農村建設所取得的光輝成就,它必將會光耀千秋!

葛校長雙手合十,向大佛虔誠地深鞠一躬,然後向下走去。北坡下是依山而建的幾座宮殿,高大巍峨,紅磚碧瓦,紅柱彩漆,金光耀目,鍾聲嫋嫋,煙霧繚繞,一片清靜肅穆之處,偶爾見幾個著黃衫、灰衫的僧侶走過。葛校長對田上美、小孫、小潘說:“咱們先去看看!”

幾個人進入大殿,是金光燦爛的一座金漆的觀音菩薩,端坐在蓮花寶座,身旁是兩位童子侍立左右。這南海觀音大士慈祥和藹,精神飽滿,五台豐腴,紅帆黃障垂蕩,她注視著一個個從麵前而過的善男信女。在她的右前方,是一座長明燈寶塔。一些不遠萬裏來的信徒為祈禱幸福健康長壽,在這裏奉獻了長明燈,願佛法無邊,廣施善果。菩薩的正前方是四個黃色的四方四角的蒲墊,遊客們就是在這裏虔誠跪拜,嘴裏喃喃低語。葛校長見此情景,對田上美說:“我也去磕個頭吧,保佑我工作順利,家庭幸福,災禍遠離,怎麼樣?”

田上美生氣地說:“你怎麼這樣呢!你念的一肚子書不知道這是唯心的嗎?咱們信仰的可是唯物主義!”

“我知道!我這隻不過是想心裏得到點安慰罷了!不會犯什麼政治錯誤的!”

“你這人這強,怎麼又上來了,我怎麼就說不聽你呢!”說著就去拖葛校長,“哎呀!孫校長,潘書記,快來幫我一把!”

正說著,導遊拿著擴音喇叭帶領大家邁過了高門檻到了大殿。小孫幫忙說:“葛校長,你冷靜點,大家都來了,好看不好說啊,是不是?你冷靜點!”

葛校長聽了,這才不情願地安靜了下來,理也不理導遊的高聲介紹,對小孫說:“我們到前麵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