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王東遷,鄭莊公苦心經營30載,遂成小霸;齊桓公在位40年,20年即成盟主;我嬴任好治國30年,自問無愧於心,無愧於大秦,無愧於天下,卻如此這般。”
(周襄王,姬鄭,襄是其死後諡號。公元前636年,周襄王胞弟王子帶盜嫂東窗事發,遂圖謀篡位,王子帶聯合狄人軍隊攻周,大敗周軍。姬鄭逃居於鄭國的汜,並告難諸侯。隨後,晉文公重耳聯合秦穆公,出兵勤王,一舉擊潰叛軍。公元前632年,中原雙雄晉楚之間發生一場大戰,重耳再次聯合嬴任好,在城濮擊敗楚軍,奠定晉國霸主地位,史稱“城濮之戰”。)
晉姬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丈夫,眼前這個曾經玉樹臨風的青年國君,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秦國,如今漸顯蒼老,卻仍無法得到天下人的認可,心中有委屈,也在情理之中。晉姬有些心疼夫君,安慰道:
“秦晉本就一家,加上兩代聯姻,還分什麼彼此呢?我這個弟弟,早年顛沛流離,也算曆經磨難,如今雄才大略,新晉盟主,你這做姐夫的應該為他高興才是,怎麼反而心生這些怨氣。”
夫妻二人邊走邊聊,步入內室,侍女忙將茶點送上。
“嗬嗬,你啊,這些年了,還是向著娘家人。”嬴任好看著晉姬,幹笑兩聲,倒也不怪妻子。“還記得17年前,晉惠公夷吾趁我秦國饑荒,領兵來犯,被我生擒,舉國共憤,欲殺之後快。沒想到,你竟能搭了個草台,帶著罃兒、弘兒和簡璧在上麵,拿著火把以死相迫,讓我放了你弟弟,還要以禮相待,送回國,真是拿你沒辦法。”
(夷吾,晉惠公,晉獻公之子,晉姬之弟,晉文公重耳之弟。)
提起陳年舊事,晉姬略有難堪,當年救弟心切,竟然做出如此出格的舉動,現在想來著實後悔。“過去這麼多年了,還提它幹嘛?那時你這閨女才不到一歲。想想也是我那弟弟不爭氣,你助他回國即位,又在災年救濟糧草,他竟恩將仇報。”
“說來,這晉國三任君主,都是我嬴任好扶上國君之位的,要說還是你這個長弟重耳有所作為,也不枉我當年對他青睞有加!隻可惜晉國擋住我大秦東出之路啊!”
(晉惠公夷吾,晉懷公圉,晉文公重耳先後由秦穆公扶持上位,其中夷吾是重耳之弟,圉是夷吾之子,重耳內侄。)
說起晉國國君,嬴任好沉默良久,晉姬知道,夫君是在想女兒。
“想芷兒了?”
嬴任好沒有回答,瞑目良久,“後天便是芷兒生日了吧,也不知她在晉國可好?”
“放心吧,我這弟弟奔波半生,安頓下來能有人照顧,一定感念芷兒,會對她好的。況且芷兒還給她生了個兒子,聽說我這小外甥活潑的很。”晉姬知道,這些話隻是在安慰自己,嬴芷一女侍二夫,先嫁自己的外甥晉懷公圉,後嫁自己的弟弟重耳,已為國人非議,真不知道重耳能否好好待她。
“哎,還是我這個閨女識大體,為了秦晉結盟,一侍二夫,先嫁了比自己小4歲的圉,後嫁了比自己長一輩的重耳。我嬴任好虧欠她太多了。”
“芷兒是大秦之福,秦晉之福。”
“是啊,這也要感謝你,芷兒自小喪母,是你待之如親生,為我大秦養育一個好女兒。當年若非芷兒感念你撫養之恩,也不會甘心從命出嫁。”
說到此處,夫妻二人相視無語,也許,他們都感到虧欠女兒太多太多。
就在此時,內侍匆匆趕來,在宮外高聲道:“啟稟君上,百裏大夫,蹇叔大夫已到正殿,說是有要事稟告。”
這是嬴任好給宮中定下的規矩,無論何時,有國事啟奏,內侍必須上報,哪怕自己已經就寢。嬴任好告訴自己,要像周公那樣,吐脯以為國事,天下定能歸心。然而這次百裏奚剛走又回,經驗告訴這位國君,或許有大事發生。邁出玉菡宮,夕陽餘暉映在他高大的身軀上,隻見兩個細長的人影向正殿快速移去。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