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戎作亂 孟明掛帥(1 / 2)

大鄭宮內,火影晃晃,嬴任好正襟危坐,君座台階之下,百裏奚和蹇叔分列兩側。百裏奚年長一些,古稀之年已然白發蒼蒼,老態之下更顯出雙目炯炯有神,這些年,秦國國力日盛,作為領國政的上大夫,百裏奚頗感欣慰。蹇叔身材瘦削,也已年過六旬,近來,卻有返老還童之象,長出許多青絲,須發竟是黑白參半,涇渭分明。兩人輔佐秦君二十載有餘,皆是秦國肱骨重臣。

“左右,百步之內不得有人!”嬴任好吩咐道。

百裏奚看看蹇叔,略微一頓,首先開口:“君上,我與蹇叔大夫收到隴西急報,秋收季節,西戎再度來犯,襲擊我西陲,搶奪大量財貨人口!鎮守隴西的子車氏,請求君上出兵伐戎!”

“君上,之前上大夫曾觀天象,推測秦國以西今年或有大旱,想必正是那西戎久居之地。境內無糧,遂入我國搶奪。”蹇叔雖然瘦弱,聲音卻十分洪厚。

“是啊,犬戎部族作亂已是好多年前的事兒了,這次來犯怕多半為糧草糧而來。兩位大夫以為如何處置?”

“老臣與蹇叔大夫商議,以為講和為上!可派使臣攜帶重禮前往西戎,與幾大部族達成和解,我們出些糧草,讓他們再往西遷,這樣一來,西遷之後空出的土地,將納入大秦版圖。”

“上大夫所言極是。城濮之戰後,秦國連年豐收,府庫豐盈,些許糧草,對秦國不算大事,對犬戎卻是救命之糧。西戎蠻夷,曆來不在意土地,以糧換地,定能和解。三軍不動,既能開疆擴土,此為上策。”

看得出來,二人已然達成一致,掌國數十年,嬴任好對兩位重臣可說言聽計從,然而這一次,這位國君卻另有打算。“連年豐收,大秦兵強馬壯,難道還要忍讓犬戎蠻夷?談下來的土地和打下來的土地,不可同日而語;如若可以,不妨今秋一戰,永絕西患。也好騰出手來,靜觀中原之變。”

嬴任好的這番話,著實讓兩位老臣有些意外,且不說對西戎是戰是和,單是這中原之變就讓蹇叔摸不著頭腦。“敢問君上,中原之變可有所指?”

“這還要問上大夫了;孤還記得9年前,上大夫的那句斷語。”

百裏奚知道國君之意,緩緩說道:“如果老臣沒猜錯的話,君上所指應該是晉君重耳之壽。當年還是公子的重耳一路顛沛流離來到秦國,老臣略通麵相,曾與他有一麵之緣。重耳半生艱險,元神損耗甚大,老臣曾斷言,重耳陽壽不出10年;現在算來,已過9載,若按當時推斷,晉國或有劇變。”

“然,老臣還有一言。定數可算,定數亦可變。重耳在位9年,尊王攘夷,會盟諸侯,北禦夷狄,南阻荊楚,立不世之功。人中龍鳳如斯,定數不可算也;且巨星隕落,天必示警,老臣尚未察覺有此天象。”

“上大夫所言,定數不可算,何解?”

“君上明鑒,上古伏羲,畫八卦於卦台山,將天地萬物興衰變化囊入其中。自此,人們常用八卦推算萬物定數。然君上可知,為何看相算卦先觀手掌?”

“上大夫教我。”嬴任好眼前一亮。

“萬物變化始於陰陽,八卦推演始於乾坤,乾卦為陽,坤卦為陰,攤開手掌看相,實際上是告訴人們‘掌上有乾坤,命運盡在掌中’!即所謂‘命由我定,命在我掌。’凡人定數可算,皆因凡人信命,雄才大略之人定數不可算,實為此種人不信定數,而信命由己定!”

“掌中乾坤,命由己定;上大夫微言大義,孤受教了。既是如此,孤更願一試,命由己定!明日早議,請軍中主將,商議戎狄之事,兩位大夫,操勞已久,早些回去歇了吧。”

看到國君態度堅決,百裏奚和蹇叔不再多言,退出宮門。

“君上韜光養晦三十載,看來要有所變了。”

“秦國久居西北,雖國力日盛,終究有強晉於東,對付犬戎或有勝算,可若東出,恐非晉國對手,怕是戰禍將近了!”百裏奚看看蹇叔,無奈地搖搖頭。

次日早議,文武群臣皆到。秦軍主將正是百裏奚之子百裏孟明視,三十有三,身高七尺,一張國字臉,英氣逼人,曾率部參與勤王之役和城濮之戰,雖然年輕,卻也是久經沙場。兩位副將西乞術、白乙丙與孟明視年紀相當,都是大夫蹇叔之子。子車氏三兄弟奄息、仲行和針虎原本也是軍中武將,已先行前往西陲抵禦犬戎侵擾了。文官一列,除上大夫百裏奚,大夫蹇叔外,還有內史王廖等一眾幹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