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開春早議 先軫唾麵(1 / 2)

公元前627年春,姬歡繼位以來的第一次大朝會在大絳宮內拉開帷幕。文臣武將,宗族長老以及外國使節都在邀請之列。天剛蒙蒙亮,一應文武便已在殿外列隊站開,隻等時辰一到,便魚貫進入大殿。雖是初春,寒意依然未減,冷風打著呼哨卷過殿外的石階,第一次朝會既是對晉國新君的考驗,也是對一般臣工的考驗。新君掌國必出新政,新政與誰有利與誰不利,關乎每一個臣子的切身利害。

文官首位的上大夫趙衰,年過五旬,須發已漸花白,飽經風霜的臉上留下歲月的痕跡。自前年狐偃去世,趙衰便一直代理上大夫一職,名為代理,實為虛職,重耳病情惡化後,大小事宜均由十卿商議而行。新君繼位,幾次三番議事都繞開一般老臣,這讓趙衰隱隱感到不安,幾日前,姬歡親自登門拜訪最終將這一擔心做實。姬歡想讓胥臣輔政,特來征詢趙衰意見,趙衰明白,這隻是國君提前知會,讓自己心裏有個準備。晉國向來都隻有主政大臣,未聞輔政一說,設輔政一職,無非是晉君顧及自己的顏麵。不過,讓趙衰寬慰的是,自己的妻子姬雪是晉君的至親,長子趙盾也深得賞識和器重,這意味著趙氏家族在新君一朝不會有大的波瀾。

武將一列獨缺了中軍元帥先軫,老元帥向來守時,此等重要朝會又怎麼無故缺席?先軫與新君的幾次衝突,尤其是在崤函激戰中,姬歡不顧反對,臨戰變陣,這些都會讓人想到這位三朝戰神或許風頭已過,這次朝會的缺席似乎進一步驗證了種種傳言。

“看來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先軫元帥都不來早議了。”

“你看,上大夫的臉色也不好看。”

“君上雖說疏遠了老臣,可親近的臣子,還是趙家和先家的人,與我等老氏族並無益處啊。”

“等等看吧,老族長們請賞有功之臣的上書已經遞上去了,隻要君上批了,老氏族受益最豐。”

“嗯,開春早議,大喜的日子,封賞之事八成就在今日。”

大臣們各自議論,揣測,等待著朝會的開始。眼看就要到時間了,先軫仍未露麵,胥臣看看先且居,先且居一臉困惑,看來連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去了哪裏。趙衰對身後的一切毫不關注,似乎什麼也沒發生,隻靜靜地站在那裏,一動不動地等待國君召喚。

隻聽“吱”地一聲,大絳宮的宮門緩緩開啟,勃鞮跨過門檻兒,高聲道:”大臣進殿。”

趙衰看看武將首位的空缺,邁出了第一步,一應人等緊隨其後魚貫而入,眾人略感意外的是,今年朝會的大殿之上居然毫無張燈結彩之意,就連宮女侍從的衣著也是平時所穿,並無新意。眾臣站定之後,國君臨朝,這時大家才發現,就連姬歡本人也是一身布衣,未著華服。

“參見君上!”

“眾卿免禮。”掃視大殿之後,姬歡也發現了先軫的缺席,”且居,先軫元帥為何沒來?”

“回稟君上,臣也不知。”

“哦,那或許是有事耽擱了。”姬歡略微一頓,朗聲道:”諸位臣工,今日朝會,本是一年之始,理應熱鬧一番,但這大絳宮卻未能多加裝飾,並非內侍們偷懶,隻因晉國如今步履維艱。崤函戰後,姬歡翻閱了曆年府庫收支,說句不當的話,如果再無舉措,獻公文公的基業兩三年內就將坐吃山空,晉國也將淪為二流邦國。”

還沉浸在崤函戰勝喜悅之中的大臣們,被國君開年的第一番話驚住了。正是春秋鼎盛,剛剛戰勝強秦,這如何就要成為二流國家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低聲議論開來,隻有趙衰麵無表情,他知道這是國君在為新政變法做鋪墊。

果然,姬歡話鋒一轉,直奔主題,“列為大臣,姬歡才疏學淺,本該多些曆練,奈何先君溘然長逝,將這千斤重擔留與我。幸得十卿輔國,諸位恪盡職守。然晉國政事,疲弊甚多,長此以往,難以為繼;借今日朝會,向大家宣布一事——姬歡決心效仿齊國管仲變法,革新弊政,強我大晉!”

眾人這才明白過來,新君是要實新政了。

“為此,特任命上大夫趙衰總領國政,上卿胥臣輔政,專司擬定新政舉措。”

“臣,趙衰;臣,胥臣;謝過君上!”兩位上卿異口同聲地回答道。趙衰領政本在情理之中,可這胥臣輔政,卻是新的信號,不少人開始揣度起君上心意。

“此外,我已接受太傅請退,邦交之事交於趙盾署理。”

“臣趙盾,謝君上。”

“趙盾,還有一職,要你來擔任——雍城守備。以前,內外城守軍都是五軍輪換,不方便調配,從今而後,雍城守備交由趙盾專司。”

雍城守備可說離國君最近的軍隊,分為宮城衛隊和外城守軍,一旦有事,這支部隊常常是掌控局勢的要害。姬歡能將此任交與趙盾,這份信任可見一斑。

“今日朝會有三件事。這第二件事,是要犒賞崤函大捷中的有功將士。這些日子,為將士們請功的上書不斷,所說也皆有道理。然財力有限,無法一一封賞,故遴選戰功卓著者,加以賞賜。”說罷,姬歡向勃鞮點頭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