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曹操一人獨坐。
應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多年的疑問迫在眉睫,曹操在心中反複掂量著。
麵對袁紹這個有著巨大實力的對手,曹操明白自己要得天下,和袁紹之間肯定會有一場大決戰,而那場決戰的結果將決定天下的歸屬。
所以曹操不得不集中精力陷入思考。
想起郭嘉說的十勝十敗論,曹操知道單單憑借這些,要打敗袁紹是不可能的。
袁家雖然出了袁術這樣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廢物,但是也有許多智勇雙全的良臣,不管怎麼樣,四世三公都是袁紹最好的招牌。而自己是宦官之後,父親也很早從朝廷中隱退,自己和袁紹相識三十年,當年袁紹在大將軍府中擔任要職之時,自己還隻是一個小小的洛陽北都尉。
天下許多人對於曹操如今的地位頗多微詞,甚至有人私下裏說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
對於那些人的想法,曹操並不在意,亂世之中,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忠臣和奸臣,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曹操也明白,通過武力可以征服敵人,但是通過武力是得不到名聲的,而自己想要得到士人的承認,一個好名聲必不可少。
“要是現在就和袁紹決戰的話,會是什麼結果?”
曹操不止一次想過這個問題,從天時上看,自己如今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大義。但是從地利上看,以許都為中心,西有劉備、劉表,東有袁術,北有袁紹,南有孫策,自己幾乎陷入四麵環敵的境地,沒有一個方向能夠讓自己安心無虞。
曹操進一步細想:如果在四麵環敵的包圍中,維持一個丞相的虛名,那麼隻會落得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自己如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是通過不斷征戰得來的,隻有不斷的戰爭,才能讓自己突破包圍圈。
想到這些,曹操意誌堅定,一個重大的決斷在心中逐漸形成。
一切舊的事物終究會被新生命取代,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袁紹是舊勢力的代表,而我是新的革命家,那就放手一搏吧!
下定了決心,曹操安然入睡。
第二天,為了檢驗自己的決斷是否正確,他決定和荀彧聊一聊。
少頃,荀彧奉命來到丞相府。
曹操屛退了眾人,道:“文若,今天叫你來是有個問題,想聽聽你的意見。你先看看這個,袁紹的書信。”
荀彧打開書簡,看了起來。
“看完這封信,你有什麼想法,大膽的說。”
“袁紹簡直是無理狂妄,想借朝廷的手,幫他擴大地盤,他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袁紹的無禮不是一次兩次了,自從朝廷搬到許都,他就一直如此,把自己當成了二皇帝。我現在已經是忍無可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