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一書能抵十萬兵(3 / 3)

大家循聲望去,反駁之人相貌堂堂,正是繼承沮授軍司馬一職,生於魏郡的審配,審正南。

接著,又有一人起身反駁審配,道:“不行,不行,這種話聽起來似乎很勇敢,但其實是以一國的沉浮為賭注,來滿足自己嬌慢的虛榮心。所以說這種拿國家前途命運來豪賭的行為是不智之舉。”

眾人一看,反對者是穎川郡的荀諶,他正是朝廷尚書令荀彧的族兄。

荀諶繼續侃侃而談,道:“義兵必勝,驕兵必敗。這是三歲孩童都懂的作戰原則。現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麾下士兵久經沙場,驍勇善戰,他本身更是文韜武略無所不能。而且.......”

“等一下!”

審配奮然起來反駁,道:“荀諶為何要如此讚美曹操,而認定我的說法是驕兵的言論呢?”

“就是這樣的。”

“為何?”

“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如何去戰勝敵人?”

“足下隻知道一味地害怕。”

“我是害怕曹操,他不久前剛滅了仲家朝廷。你以為曹操很容易對付嗎?”

“哈哈哈!”審配朝著滿座的文武官員發出一陣大笑,“沒想到啊,真是沒想到,我河北士族的魁首,居然有這麼厲害的恐曹病,和你再爭論下去沒有任何意義,隻會降低我的智慧。”

審配一邊說著,一邊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郭圖。

這郭圖也是河北人,平時與荀諶的關係就不好,所以審配想請他支持自己的說法。

果然不出所料,郭圖接著起身說道:“我不明白,為何有人要把我們今天討伐曹操的戰爭汙蔑為無名之戰呢?商湯滅夏,武王伐紂,越王伐吳都是抓住時機,隨機應變的傑作,一味追求國內的太平,而對天下變化袖手旁觀的人,能打下天下嗎?而且連名士鄭玄都從徐州給主公寫信,說現在隻有和呂布聯手,共同討伐曹操,才是上策。難道大家還要質疑天下大儒嗎?我想對主公說的是,您到底在猶豫什麼?現在全軍上下,都是一條心,都在等著主公發布出兵的指令,這是臣等翹首以盼的。”

郭圖說的內容雖然淺顯,但他洪亮的聲音,堂堂正正的態度,使得剛才紛亂的眾議一時停止,全場出現了鴉雀無聲的場麵,此時就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是的,你說的很對!鄭玄是一代名士,從我祖父那時候起,就和袁家交好,他是絕對不會鼓動我去幹壞事的。”

袁紹終於是下定了決心,他采用了主張出兵這一派的觀點。

郭圖、審配等強硬派們高奏凱歌退席。

反對派的田豐,荀諶也是無可奈何,隻得默默地離開議事廳,等待不久後出征的命令。

向許昌進軍!

向中原進軍!

十萬遠征軍迅速集結完畢。

袁紹任命兒子袁尚為三軍統帥,審配為軍司馬,郭圖、許攸、逢紀為參軍,顏良為大軍先鋒。

十萬大軍皆為冀州本地兵,由於缺少戰馬的緣故,這十萬人裏隻有不到五千的騎兵。

除此之外,袁紹還準備了大量的武器、糧草、輜重,由淳於瓊負責。

當河北的上空飛揚起遮天蔽日的大軍出征的煙塵時,呂布的使者徐庶高興地笑道:“成了!這下袁紹和曹操狗咬狗,最後隻能是一嘴毛,我家主公依然是最後的勝利者。這就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啊!”

於是,徐庶高揚馬鞭,策馬急歸東海郡。

徐庶的懷中揣著袁紹的回信,上麵直接寫了四個大字“承諾結盟。”

有時候,即使是閑人的一封信也能發揮高明的作用。

名士鄭玄的一封信,就這樣調動了河北的十萬大軍,把矛頭對準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