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愛情能夠創造奇跡(1 / 1)

西奧多·萊克指出,愛情的明顯特征就是能消除所有的恐懼焦慮。這一特征在自我實現者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這種關係中,他們傾向於愈來愈完全的自發性,傾向於防衛、作用、嚐試和解除。隨著這種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他們的親密、坦率和自我表現也與日俱增,達到高峰時的所有這一切都是一種奇妙的現象。得自這些人的報告表明,與被愛者相處能夠使人真正成為自己的主宰,能夠使人感到自由自在:“我可以不拘禮數。”這種坦率還包括讓伴侶自由地看到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弱點。

當愛情關係處在健康情況下時,則並非表現為竭力去突出自己的優點。正因為如此,自我實現者便無須掩飾自己中老年期的身體缺陷,無須掩飾自己的假牙、背帶、腰帶以及類似的東西。他們沒有必要保持距離、神秘和魅力,沒有必要自我克製,也沒有必要將自己的秘密隱藏不露。這種防衛的徹底解除與一般人關於這一問題的經典論述是背道而馳的,更不用說一些精神分析學家的理論了。萊克相信,做一個好的夥伴與做一個好的情人是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的。但我們的材料似乎證明了相反的情況。

很顯然,我們的材料還否定了那種兩性之間具有相互敵對傾向的古老理論。兩性之間的這種敵對傾向,對性的無端猜疑、與自己的同性聯合起來反對異性的傾向,甚至異性這一詞彙的意義本身,都通常可以在心理症患者甚至一般公民那裏見到。但這一切在自我實現者那裏卻絲毫也看不到,至少我目前掌握的研究資料證明了這一點。

我們有理由相信,性的滿足和心理滿足的性質在自我實現者身上是隨著愛情關係日益成熟而改進的。我的這一發現是與一般大眾的思想、與那些在性活動和愛情問題上頗有見地的理論家的思想相互抵觸的。自我實現者的報告表明,他們目前的性活動比過去更為完美,並且一直在得到改進。在健康人那裏,嚴格意義上的感官滿足與肉體滿足是隨著對伴侶的日益熟悉而不是由於新奇得到改進的。毫無疑問,性愛伴侶身上那些新奇的東西顯然也十分令人興奮、十分誘人,特別對那些真正的精神病人來說尤為如此。但我們的材料表明,從這一現象引出一個普遍的結論絕非明智之舉。對自我實現者來說,情況肯定不是這樣的。

通過自我實現者的這一特征,我們可以概括出一個普遍的結論:從某種程度上說,健康的愛情意味著防衛的解除以及自發性和誠實的增強。健康的愛情關係傾向於使雙方的言談舉止完全出於自發,傾向於使兩人相互了解,永遠相愛。這當然也意味著,隨著一個人越來越密切和深刻地了解另一個人,他就會喜歡他所見到的一切。如果伴侶極壞而不是極好,那麼,將不會產生與日俱增的喜愛,而隻能產生與日俱增的敵對和厭惡。

從研究得知,健康的愛情關係所產生的最深刻的滿足之一就是它允許最大限度的自發性,最大限度的自由自在、最大限度的解除防衛和最大限度的使人免遭威脅。在這樣一種關係中,一個人完全沒有必要警戒、隱瞞、嘩眾取寵、感到緊張、言行謹慎、壓抑或抑製。他們能夠成為自己的主宰,完全感受不到別人對他們有所要求或期望;他們能夠感到自己在心理上(同樣也在身體上)是完全自主的;他們仍然感到有人愛著自己,需要自己,仍然感到十分放心。

這一點羅傑斯描述得很好:“被愛在這裏也許有著它最深刻和最普遍的含義,即被深刻地理解和被由衷地接受。實際上,我們愛一個人隻能愛到這樣的程度,即我們不會受到他的威脅;隻有當他對我們的反應,或者他對那些使我們感動的東西的反應能夠為我們所理解的時候,我們才能愛。因而,如果一個人對我們采取敵視的態度,那麼我敢肯定,我一定會采取某種防衛的方式來對待這種敵視態度。”

門寧傑描述了同一問題的相反一麵:“我們的那種自己未得到正確評價的感覺對愛的損害要小於恐懼對愛的損害。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模糊地感到這種恐懼,惟恐別人看穿我們的麵紗,看穿那些由傳統和文化強加在我們身上的城市壓抑的麵紗。正是這一點導致我們回避親近的關係,隻在一個表麵的水平上與他人保持友誼,低估別人從而不能客觀地評價別人,惟恐別人也恰如其分地評價我們自己。”有些人通常能夠超越傳統的以禮相待這類低級需要,能夠較為自由地表現他們的敵視和憤怒。這一點更進一步支持了上述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