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真正的愛情來自於“感動”(1 / 2)

戀愛雙方基本需要的諸多層次融合為一個單一的層次,是良好愛情關係的一個重要方麵,也就是需要的認同。其結果就是,一個人可以感覺到另一個人的需要,就像是他自己的需要一樣;同時,他也感到自己的需要在某種程度上也屬於另一個人,從而自我得到擴大,同時囊括了兩個人。為了某種心理目的,這兩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屬於另一個單位,一個單一的人,一個單一的自我。

阿德勒也許是以專門的形式提出這一原則的第一人,後來弗洛姆特別在《自為的人》一書中又非常出色地表述了這一原則。他這樣定義愛情:

就對象與自己的關係而論,愛情是不可分割的。真正的愛情表現出感動性,意味著關心、尊敬、責任和了解,它並不是在被他人感動那種意義上的“感動”,而是為了所愛的人的成長與幸福所作的積極努力,而這種積極努力又是根植於愛的能力的。

石裏克也對這一定義做出很好的表述:

“意念衝動是人的一些傾向,由於這些傾向,關於另一個人的愉快或不愉快的狀態的觀念本身就是一種令人愉快或令人不快的體驗(同樣,由於這樣一種衝動,光是感覺到另外一個人,光是感覺到他的在場,便可引發出愉快的情緒)。有這些傾向的人將他人的快樂視為自己行動的目的。一旦這些目的得以實現,他也可以享受到其中的快樂。因為不僅是關於他人愉快的觀念,而且是對他人愉快表情的實際感受,都使他感到高興。

往往可以通過承擔責任、關心和對另一人的關懷而表現出需要的認同。愛著自己妻子的人從妻子的快樂中獲得的快樂足以與他自己的快樂相比擬。愛著自己孩子的母親寧願自己為她的孩子承擔病痛,因為自己得病遠不如看著孩子得病那麼痛苦。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健康的婚姻和不健康的婚姻中,夫妻對疾病以及隨之而來的護理所作的迥然不同的反應得到一個極好的例證:發生在一對健康夫妻身上的疾病是兩人共同的疾病,而不是其中一人的不幸,他們會自動承擔起相同的責任,好象他們倆同時遭難一樣。夫妻恩愛的家庭的這種原始共產主義精神通過這種方式顯示出來,而不僅僅是通過其離開食物或錢財而顯示出來的。正是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下麵這一原則的最好的和最純粹的證明: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在這裏,需要對這一原則作的唯一改動就是,對方的需要就是自身的需要。

在健康的夫妻關係中,弱的一方可以盡情享受自己愛侶的悉心嗬護和料理,並且可以完全放棄自我意識,如同一個小孩在父母的懷抱中安然入睡那樣。而在不那麼健康的夫妻那裏,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疾病在夫妻之間造成了緊張。對於一個將自己的男子氣概與體力等同起來的壯漢來說,疾病和虛弱是一種災難。如果他的妻子也是以同樣的方式來界定男子氣概的話,那麼對她來說也是如此。對於一個根據選美比賽所要求的身體魅力來定義女性魅力的女子來說,減少了她的魅力的疾病、虛弱等等都是一場悲劇。如果她的丈夫也以同樣的方式來界定女性魅力的話,那麼對他來說也是一場悲劇。我們的健康人完全避免了這種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