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重文學的政治與道德功能的時代,對南朝文學最常用的評價是“形式主義”。在這個時代,形成了形式上最為精致的駢文,也形成了形式上最為精致的律詩。簡單地說,經過南朝文學,無論後人怎樣宣揚“複古”,詩和文都已經不可能回到原來的狀態了。
文學其實就是不斷在尋求更完美的形式,也就是最能體現這種語言的特質的形式。你批評某個時代的文學主題單調,情感淡薄,這當然是可以的。但追求形式總不是什麼過錯。
關於南朝詩歌怎樣發現漢語的特質,利用這種特質造就最精美的詩歌,我們要講三個問題,一是聲律的問題,二是結構的問題,三是詩體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