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呂布(下)(2 / 2)

董卓當時拔出劍,要上前殺盧植

眼看為大漢朝立下赫赫戰功的盧中郎就要性命不保

這時,蔡邕站出來說:盧中郎名氣太大,整個大漢朝都知道有這號人物,如果殺了他,恐怕會失天下所望啊

蔡邕是很有才華的一個人,以前當官時得罪了宦官,受到宦官的打壓,一直在家閑著

董卓把持朝政後,為了穩固政權,采用李儒的建議,提拔有名望的人來當官,這就像是開個新店,總得有人來湊湊份子,捧捧場子

董卓首先提拔的就是蔡邕,他派人去請蔡邕,他對蔡邕會不會給自己麵子很不自信,他就對使者說:如果請不回來,你就提著頭回來好了

蔡邕本來不想跟這些沒素質的西北狼崽子為伍,就拒絕了

但去請蔡邕的人為了自己活命,就假傳旨意,給蔡邕出了個選擇題,說:董太師給你準備了兩身衣服,一身官服,一身喪服,你要穿哪身吧

用文雅點話說就是,你是要忠義還是要性命?

蔡邕隻是個文人,他沒有舍生取義的勇氣,隻好到朝廷來當官,給董卓撐場子、湊份子

平心而論,董卓對蔡邕還是不錯的,一日之間,升了蔡邕三次,對蔡邕的話言聽計從

蔡邕本來是被逼無奈才來了,他隻想活命,沒想到董卓對自己這麼賞識,一日之內三升官,古代的明君堯舜禹湯也不過如此了

蔡邕才高八鬥,很有學問,一直以來有種懷才不遇的苦悶,近日突然來了個識貨的,不禁有良馬遇到伯樂的感慨,也就不知不覺上了賊船

當下聽到蔡邕的勸解,董卓想想也是,漢朝部隊的大部分中高級將領,都曾經做過盧中郎的部下,殺了他,影響不太好,他雖然是隻不講仁義的狼,但畢竟還是懂些政治的

董卓沒有殺盧植

這時,袁紹又站了起來,他沒有盧植的婉轉,也不屑去扯些文諏諏的古典,他直截了當的說:董卓,你想造反嗎?

董卓沒想到又一個敢跳出來充大頭的,說“天下的事情我說了算,誰敢不從,難道你要試試我的劍鋒利不鋒利?

袁紹也沒有被嚇住,拔出劍來說:難道隻有你的劍鋒利嗎?

董卓這時僵住了,對方是袁紹,袁紹自己的力量不可怕,可怕的是袁氏家族的龐大勢力,老袁家四世三公,在朝廷樹大坑深,幾乎所有的廳級幹部都能跟他扯上點聯係,輕易得罪不起

但是劍已經拔出來了,總不能自己再說:袁兄弟,剛剛是誤會,咱們坐下來慢慢談談

一時間場麵僵住了

做部下的總不會讓領導為難,李儒看到自己的主子僵住了,連忙說:事情好商量,不能隨便殺人

既然有人來勸,董卓借坡下驢,把劍收回來,當然麵子還是做做的,董卓怒氣衝衝的說看在李儒的麵子上饒了你,不然非得把你殺了

董卓被漢朝的這幫官吏弄的滿肚子火,他那是肯定很同情漢靈帝:怪不得三十多歲就死了,原來以為酒色過度死的,現在看來都是被這幫臣子給氣死的

董卓不想靠武力解決這件事情,畢竟現在別人都議論自己隻會打仗,不會政治,他迫切的想拿掉殘暴不仁的帽子

但漢朝那些官員,給他點陽光他就燦爛,給個籮筐他就下蛋,盡弄些文諏諏的古典來難為自己

盡然做個好人這麼難,還不如幹脆做個壞人

董卓一怒之下,撕下了偽善的麵孔,你不是說我是土匪嗎,那我就把土匪的派頭拿出來給你們看看

董卓下了一道命令:再有提出不同意見者,殺無赦

這下沒有人敢說話了

董卓以為自己終於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得意洋洋,以為隻要自己掌握了部隊,天下大事就可以翻雲覆雨了

但接下來的事情讓他始料未及

很多官員棄官而去,不辭而別

盧植走了

袁紹走了

曹操走了

剛開始時,董卓抱著你想走就走的心態,我就不信沒有人想當官

很快董卓就發現他又錯了,誰都想當官,但是卻不見得都願意在他手底下當官

朝堂上的人一天比一天少

董卓急了,照這樣下去,自己不就成光杆司令了嗎,於是下令關閉城門,兩千石以上的官員一律不準出城

那些跑慢的官員沒有跑出去,隻好請假,理由也是五花八門,父母病了要回去孝順,自己老了要求提前退休、、、

看著這些奏章,董卓頭都大了,這幫家夥著實可惡,他也沒有分辨真假,一律在奏章上打上大大的叉號,不許

並且下令:有敢請假不上朝者: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