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仙童好靜
讓我們記住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
——伍爾芙
“如果有錢,應該讓孩子受好的教育。”
秉承世代書香門第的家訓,楊蔭杭始終踐行著這樣的教育理念。
“好的教育”,就是努力創造條件,讓子女享受最好的教育資源,接觸更為廣闊的世界、更多的信息,見識更開闊。楊蔭杭即“好的教育”的受益者。
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楊蔭杭采取放手自由,但,絕不放任自流。
啟明女校教學好,校風正,楊絳和三姐閏康各方麵都得到鍛煉和發展,獲益匪淺。權衡再三,也因為舉家遷居蘇州,1923年暑假結束後,老圃先生準備讓姊妹倆轉學。
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楊絳的大姐在這所教會學校和修女姆姆同吃同住,耳濡目染,背著父母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禮,且一段時間鬧著要做修女。楊絳的二姐亦曾深受影響,在重病中懇求並接受了神父的洗禮。
楊蔭杭並不反對宗教信仰,不過,他擔心倆女兒年齡小,在教會學校久了,自由思想受到禁錮,不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
在楊家“大教育家”三姑母楊蔭榆的建議下,楊絳告別了她留戀的啟明女校,轉入外表看來破破爛爛,和之前的大王廟小學校容校貌頗有一比的振華女校。
楊絳和三姐報到的時候,學校已經開學,她倆被安排在一間舊教室裏進行入學考試補
考,考的是國文,寫一篇題目為《論女子解放》的文章。這可把僅僅十二歲的小楊絳難為住了。這個來自啟明女校的淘氣小鬼,尚未意識到自己是一名“女子”,更不懂得如何“解放”。一籌莫展的她不得不悄聲問身邊的三姐:“解放是不是放腳?”三姐小聲警告她正在考試,不能交談,不過還是下意識地對她點了點頭。
於是,楊絳從放腳談到紮耳朵眼兒,把自己認為的“解放”搜腸刮肚地鋪排一通。姐妹倆居然都順利地通過了考試。
女校長王季玉先生安排她們分別插入初一和高二兩個年級。楊絳的振華女校學習生涯正式開始。
乍一來到新的環境,且又不那麼爽心悅目的新環境,苦惱和不適應很正常。況且三姐入校檢查身體時查出沙眼,因病退學後,舉目無親的小楊絳在黑漆漆的夜裏,一個人睡在陌生的破舊宿舍裏,聽對麵床上同學可怕的磨牙聲,簡直稱得上無比淒苦了。
振華校舍位於蘇州十全街,是振華女校創始人、狀元夫人王謝長達先生(王季玉校長的母親)的老宅,建校後在原先建築的基礎上,又加蓋和改造了一些建築,規格不高,以至於有風的時候,簡陋的房頂時不時會掉下塵土來,就像在餛飩碗裏撒下的胡椒麵兒,讓這一班八個學生,自嘲她們是“一碗八隻餛飩”。
好在,“小餛飩”楊絳慢慢適應了,依然
樂觀、天真,一身孩子氣。
女孩子們愛使小性子,有時玩著玩著不經意間就吵嘴鬧翻,然後賭氣不理不睬不應人。楊絳不記仇,懶於計較,她認為沒有叫不應的人,偶和女伴玩掰,那人叫不應,她就跟在那人身後,一個勁兒地呼喊人家的名字,直到對方不得不應答才罷休。幾個同學都深深服了楊絳這個倔強的小丫頭。
上課的時候,她依舊還是那個貪玩的“小魔女”,即便是在校長王季玉先生的課堂上。王校長兩耳重聽,經常在耳朵裏插根小管子,做簡易的助聽器用。楊絳覺得好玩,便學著王校長的樣子,在耳朵裏插支鉛筆套,搖頭晃腦。王校長看到後,笑笑,並不生氣,一邊把她塞在耳朵裏的鉛筆套抽出來,一邊撫著楊絳的小腦瓜說:“戇大(指傻瓜),我的管子兩頭是通的。”惹得大家肚皮都快笑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