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楊絳一起從東吳大學過來的四名學生均通過了燕京大學的考試。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距離不遠,他們往來很多,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之後的一段時間裏,楊絳和錢鍾書常跟孫令銜有意無意地打聽對方,期望能了解彼此更多的信息。孫令銜告訴楊絳,錢鍾書已經訂婚;又告訴錢鍾書,楊絳有男朋友了。
孫令銜所言錢鍾書訂婚之事並不是憑空杜撰。葉恭綽夫人是孫令銜的遠房姑媽,葉恭綽夫婦有個養女叫葉崇範,夫婦倆很賞識錢鍾書的學問,有意招他做女婿,托人向錢家疏通,
錢家未有異議,但錢鍾書本人不同意。
孫令銜所謂的楊絳的“男朋友”是指費孝通,費是楊絳在啟明女校、振華女校、東吳大學的同學,對成績優異、品行淑靜的楊絳別有好感,好感到有些霸道,常在想追求楊絳的男同學麵前趾高氣揚地宣稱:“我跟楊季康是老同學了,早就跟她認識,你們追她,得走我的門路。”楊絳之所以在東吳大學沒有受到過多叨擾,大抵也與費孝通多少有點幹係。但他並沒有主動向楊絳表白過,楊絳對費孝通沒有動過任何心思。
其實,早在見錢鍾書之前,楊絳對他這個清華大學著名才子已有所耳聞。好友蔣恩鈿在寫給楊絳的信中,時常會提起這個不同一般的同學。
那時的錢鍾書名聲在外。錢鍾書報考清華大學外文係,中、英文兩科成績均是滿分,唯數學不盡如人意,隻考了十五分。按照常規是不符合錄取要求的,校長羅家倫愛惜錢之大才,破格錄取了他。因為博覽群書的深厚的文化底蘊,錢鍾書入學後不負眾望,文章縱橫捭闔,一鳴驚人。清華大學的老師從不把他當作學生看待,經常邀請他一起討論課題,《清華周刊》時常刊登他的大作,錢鍾書才華橫溢,且儀表談吐溫文爾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自古才子配佳人。試問,這樣的才子,哪個妙齡少女不動心?
之前楊絳從未對哪個男孩子有分
外的好感,可這一次,她感覺真的不一樣。也許正像母親說的那樣:“阿季腳上拴著月下老人的紅絲呢,所以心心念念隻想考清華。”
誰說不是呢?
相遇相知相愛幾多不易,怎麼能夠不珍惜?
錢鍾書心中始終忘不了那個笑若夏花的女孩子,即便表弟鄭重其事地聲明她已有“男朋友”,他仍不死心,執意要見楊絳一麵,當麵問問清楚。於是提筆寫信,約楊絳到清華工字廳會麵。
這封信,猶如一粒小石子投在楊絳漣漪四起的心田。她明白了他的心思,也更堅定了自己的心思。
他們如約在工字廳見麵了。錢鍾書說:“我沒有訂婚。”楊絳說:“我沒有男朋友。”像誓言,亦像表白,簡單直接,完全符合兩個人的性情,之前的百種顧慮煙消雲散。
錢鍾書說他“沒有大的誌氣,隻想貢獻一生,做做學問”。楊絳聽了心裏一驚,繼而大喜,原來眼前這個人和她的想法如出一轍。她雖然在東吳大學學了四年政治,卻覺得自己並無救世濟民之能力,倒不如文學學得更上心。她很高興他們誌趣相投。
有時候,精神上的呼應,是一種天賜的成全。大千世界,眾生芸芸,找個誌趣相同的人,可遇而不可求。
之後,兩個人便開始正式交往,古月堂前,又多了一個翹首等待的背影。
其實,戀愛中的他們也就是尺素往來。沉浸在愛河裏的錢鍾書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