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隻是看過丁西林的《妙峰山》等幾出戲,從沒想過要去寫劇本,自謙說自己經驗不足、實力不足。
不過,朋友的一席話讓她躍躍欲試。她想,之前借閱陳麟瑞老師的那些關於戲劇創作的書籍她也都仔細讀過,理論應用於故事,搏一下未嚐不可。
當時,話劇成為上海淪陷區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人們希冀通過話劇這種形式,借助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為心靈找到寄托和宣泄的突破口。恰如作家史鐵生所言:“人們所以需要戲劇,是需要一處自由的時空,需要一回心魂的酣暢表達,是要以藝術的真去反抗現實的假,以這劇場中的可能去解救現實中的不可能,以這舞台或銀幕上的實現去探問那布滿於四周的不現實。”
那個時代,娛樂形式有限,所以話劇舞台擁有眾多的擁躉。楊絳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淪陷區的生活極其艱苦,如果此路通達,可賺些稿費補貼家用。
有目標就有動力,代課之餘,她很快構思
並創作出一部劇本,完稿後,她把稿子送給陳麟瑞審閱,看是否有價值。陳麟瑞看過後,很專業地給出建議:“你這個劇本,做獨幕劇太長,做多幕劇又太短,內容不足,得改寫。”
術有專攻,劍露鋒芒。陳麟瑞一語道破的見解,讓楊絳思路大開;切中肯綮的指導,給她動力和方向。
她聽從陳麟瑞的建議,下苦功夫著手修改劇本,把前麵大段的故事鋪敘,改寫成結構緊湊、波瀾起伏的四幕劇,末了,在亭子間苦思冥想,為四幕劇冠以《稱心如意》這個響亮而妥帖的名字,終於大功告成。
劇本由陳麟瑞轉到李健吾手裏。楊絳心懷忐忑地等待著最終的裁定。數日後,李健吾打來電話,報告她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稱心如意》有幸被舞台經驗豐富又精通喜劇的黃佐臨大導演看中,由他親自執導,不日就開始排演,演員陣容強大,女主角李君玉由當紅名角林彬飾演,李健吾也將粉墨登場,扮演劇中舅公徐朗齋這個角色。
經過緊鑼密鼓的排練,楊絳的話劇處女作《稱心如意》,於 1943年春天正式公演。
公演之前,需要在宣傳畫報上登印作者的名字,楊絳不想以“楊季康”的名字拋頭露麵,怕用真名出醜,李健吾讓她起一個筆名。因為之前姐姐妹妹們嘴懶,常把“季康”兩個字連在一起快讀成“絳”,她靈機一動,就用楊
絳作筆名。沒想到,這個名字自此響徹大江南北,伴隨她一生。
卓別林大師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楊絳的《稱心如意》有一張喜劇的臉,暗藏一顆悲劇的心。
故事以20世紀30年代的大上海為背景,以上流人物的下流品性為主題展開故事,揭示生活中的種種矛盾和衝突,刻畫了大上海小社會十裏洋場的人情冷暖、小市民生活的黯淡平庸,通過劇中各色各樣的喜劇因素,折射斑駁陸離的社會萬象。
主人公李君玉的母親因追求婚姻自由,違抗父命與窮畫家結婚,離開上海到北平生活,不幸雙雙謝世。孤苦無依的李君玉隻身一人到上海投靠富家親戚,卻被舅舅、舅媽們冷眼相看,輪番當作免費的勞動力使用,像踢皮球一樣從這家踢到另一家,曆經一係列令人捧腹、叫人不堪的辛酸遭遇後,最終卻歪打正著,得到有錢有宅、脾氣古怪的徐朗齋舅公的憐惜,被認作孫女,繼承了家業,並和心上人喜結連理,可謂稱心如意。
天時、地利、人和皆占,《稱心如意》這部戲也贏得“稱心如意”的效應,廣獲好評,初出茅廬的楊絳一舉成名。
複旦大學教授、戲劇家趙景琛在《文壇憶舊》一書中讚道:“楊絳女士原名楊季康,她那第一個劇本《稱心如意》在金都大戲院上演,李健吾也上台演老翁,林彬演小孤女,我曾去
看過,覺得此劇刻畫世故人情入微,非女性寫不出,而又寫得那樣細膩周至,不禁大為稱讚。”
其實,《稱心如意》的成功並非偶然,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成功,天道酬勤,機會從來隻給有準備的人。
楊絳在清華大學研究院學習時,曾師從外國語言文學部主任王文顯教授,學習外國戲劇、戲劇概要、莎士比亞研讀等課程,王教授在哈佛大學留學期間師從戲劇理論家貝克教授學習編劇,著有《委曲求全》《夢裏京華》等多部劇作。洪深、石華父、李健吾、曹禺、張駿祥等戲劇名家,就是受王教授的影響,開始研究西洋戲劇,並在以後從事劇本創作和演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