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日待梁螢處理好政務,才得空會見二人。
賈叢修無比慶幸自己當初抱牢了這條金大腿,從安縣彈丸之地僅僅十年時間就飛升到金鑾殿,簡直不可思議。
由內侍引著前往崇德殿的途中,兩人心中既緊張又激動。
他們偷偷打量周邊的宏偉建築,心中不禁生出幾分自豪感,兩人雖然是賤商,但是背後靠的大樹厲害啊。
抵達崇德殿,內侍通報,梁螢擱下筆,做了個手勢。
不一會兒賈叢修二人進殿跪禮,梁螢看向他們,道平身。
兩人畢恭畢敬站起身,梁螢問道:“現在各州鹽鋪可進展得順遂?”
賈叢修應道:“回陛下的話,順遂,當地衙門嚴打私鹽,官商協作,鹽貨已能鋪至鄉村市集,確保百姓用鹽便利。”
梁螢點頭。
目前鹽鐵專營,但凡在產鹽地都設有監管。
鹽商買鹽引需在監管處領取,也就是專賣權。
購鹽繳納的鹽稅不會通過地方衙門經手,直接由鹽道監管處收納,而後將鹽稅及賬目轉至戶部指定的存儲地,以備朝廷開支。
跟地方分割開來可以省去許多麻煩,若地方官員想在鹽稅上動腦筋是不太容易的,因為鹽稅的賬要經過梁螢親自過目。
她是鹽商身後的背書人,鹽稅這塊利益關乎國家民生,要徹頭徹尾控製。
小油水興許能撈點,大的肯定不行。
賈叢修的執行力度毋庸置疑,但凡鹽鋪到哪裏,能跟著帶過去的商品貨物也會
跟到那裏。
這就是從農村包圍城市的益處。
他們這幫人從基層浸潤,幾乎每個郡縣都知道取締徭役,土地下放,修繕道路,蠶農經濟,扶持入駐商戶免半年商稅等等政策。
這些最基礎的東西從打下一座城池搞土地下放開始就融合進去了。
梁螢問他們可曾遇到難題,兩人就各自的情形細說一番。
鋪鹽帶貨修商鋪,目前已經進展到六州。
程世清提起進京時看到的情形,梁螢說道:“現在朝廷窮得叮當響,百官連俸祿都發放不起了,我打算九州同時發布國債,就跟當初俞州借糧那般。
“賈老你組織起來的商會,可得大力支持國債。”
當即把國債一事細敘一番。
賈叢修嚴肅道:“陛下為國為民,現在朝廷窘困,我等商賈受益衙門扶持,自當為國出一份綿力。”
程世清也道:“青州與梁州這邊,草民定當竭盡全力組織商戶們購買國債。”
賈叢修:“俞州東州等地的商戶,陛下盡管放心,必當人手一份。”
梁螢笑道:“那敢情好!”
此次國債先預發五百萬貫,九州瓜分。
正式發行那天,梁螢拿著國債來忽悠趙老太。
老人家可不傻,先問她五十貫有多少利,梁螢問道:“阿娘要幾年期的?”
趙老太道:“兩年的。”
梁螢:“有四貫兩百文錢。”
趙老太撇嘴,嫌棄道:“才這麼點利。”
梁螢掩嘴道:“阿娘莫不是想放朝廷的高利貸?”
一旁的龔大娘笑道:“現在朝廷困難,老奴這些年也領了些工錢湊著,便也湊熱鬧買一份國債。”
梁螢樂道:“那敢情好!”
於是龔大娘買了一份二十貫錢兩年期的國債。
趙老太也買了一份兩年期一百貫的國債。
她肉疼得要命,念叨道:“這可是我的私房錢。”
梁螢生怕她反悔,忙道:“兩年到期後朝廷就會還給你了,你還多拿八貫多錢呢,劃算!”
譚三娘也湊了一份四十貫的國債。
這些國債從朝廷內部開始湊,每位官員都要買,甭管多少,強製執行。
百官又氣又笑,隻覺得荒唐,卻又覺得頗有幾分趣味。
在眾人排隊購國債時,梁螢過來聽到他們發牢騷,立馬道:“國家送上門讓你們占便宜還不樂意了!”
有人的膽子大,故意問:“那陛下買了多少國債?”
梁螢:“三百貫。”
眾人“嘖嘖”幾聲,嫌少。
也有人說她頭上的花釵都值不少錢了,梁螢不愛聽,壞脾氣一腳朝他踹了去。
眾人哄堂失笑。
梁螢道:“趕緊的,買了國債才有俸祿發放,要不然大家全都喝西北風。”
當排在前頭的工部柳侍郎購買一貫錢的國債時,被眾人集體埋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