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傳統的說法, 幼崽開口喊的第一聲父母,則意味著被喊的那個人要辛苦。
梁棲梧開口喊的第一聲爸爸, 當真應了景。
趙雉從未聽說過“爸爸”這個詞, 但自家閨女這麼喊他,他就高興。
二月十七日下午為時九天的春闈正式結束,到了禮部閱卷流程。
閱卷是有講究的, 為了防止閱卷官作弊, 所有考生試卷會由彌封官進行折疊隱藏考生姓名籍貫。
並且閱卷是抽簽隨機分配。
但凡閱卷官初審認可的試卷,則推薦給同考官, 若考官也覺得不錯, 會在試卷上注明, 而後再送給主考官。
倘若主考官也認可, 那這位考生的命運大體上就會被定下來。
因著閱卷存在個體差異, 甲之□□乙之蜜糖, 也有考官會隨機抽取被淘汰下來的考生試卷進行閱卷。
如果該試卷入得考官青眼,便會重走閱卷流程,讓其他考官共同複核。
整個閱卷時長需耗費十日左右, 發放皇榜那天是二月二十八日, 皇榜發放後三月初五便是殿試, 由君主定前三甲。
在等待放榜期間, 焦三娘兄妹倆遊京玩樂, 徹底放鬆下來。
他們鄉紳家底, 祖輩在當地頗有威望, 當初搞土地下放時父輩有遠見,並未以卵擊石,而是主動配合, 再加之經營得有祖業, 又得衙門扶持商賈,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現在熬過了那九天,兄妹吃喝玩樂。
焦三
娘自視甚高,打小就跟著兄長們混私塾,覺得自己再不濟也能吊個車尾。
對於她的成竹在胸,焦二郎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九州學子齊聚一堂來爭進士,可由不得三娘傲慢。”
焦大郎也調侃道:“三妹這般信誓旦旦,若是沒中,豈不是打自個兒的臉?”
焦三娘理直氣壯道:“就算我沒中,二哥至少也能進。”
這話焦大郎倒是沒有反駁。
三兄弟中,他自認不是塊讀書的料子,也學不進去,焦老爺子沒得法,隻得把祖業交給他打理,從了商。
焦二郎的才華則是家族裏公認的,在當地頗有名聲。
焦三郎還小,目前看不出什麼來。
至於三個妹妹,老大和老二能識會算,但資質算不得上佳。唯有焦三娘出挑,打小就聰明過人,深得焦老爺子器重。
幸運的是前些年朝廷頒布政令,女人也可以參加科舉。
於是焦三娘的才華得到施展,拿了舉人身份,一路順風順水,可以說她跟焦二郎是焦家宗族裏最顯眼的存在。
此次會試,兄妹倆曾探討過試題,都覺得對方應答沒有偏題,且頗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原以為兩人怎麼都能中一名進士回鄉交差,不曾想放榜那天他們在客棧等了許久,才等到仆人尷尬又局促的表情,告知二人名落孫山,一個都沒中。
焦三娘露出奇怪的表情,也不知過了多久,她才問:“我二哥也沒中?”
仆人默默地搖頭
。
焦二郎有些繃不住,試探問:“三娘也沒中?”
仆人說道:“皇榜上進士二百一十七人,皆沒有郎君和小娘子的名字。”
此話一出,兄妹倆你看我我看你。
焦二郎露出尷尬的表情,焦三娘則不信,看向仆人道:“你再跑一趟看看,可莫要看漏了。”
於是仆人又跑了一趟。
發放皇榜的夫子廟前聚滿了人。
此次會試錄取了二百一十七人,九州各地都有。
一早眾人就聚集在此觀望,有人喜有人憂。
焦家的仆人好不容易擠進人群,仔仔細細把皇榜看了一遍,確實沒有焦家兄妹的名字。
下午晚些時候人群散去,隻有零星幾人還徘徊在皇榜前,心裏頭不服氣的焦三娘親自過來看榜。
她硬是仰頭把兩百一十七人的名字反反複複看了好幾遍,在看到同鄉劉大奎榜上有名時,心中不由得犯起了嘀咕。
不是她自視甚高,而是那劉大奎肚腹裏隻有半桶水,居然也能中榜。
焦二郎名落孫山,正跟焦大郎喝悶酒,焦大郎安慰他道:“二郎還年輕,今年不行,且再等時機也不晚。”
焦二郎沒有吭聲,他年輕氣盛,可是從鄉試第一考上來的,結果居然沒中進士,委實有些受打擊。
焦大郎知他心情抑鬱,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寬慰。
焦二郎抿了一口酒,問道:“三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