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2 / 3)

梁螢:“對,同樣,我也要打破束縛在男性身上的陳規,讓他們活躍起來,莫要被酸儒的

那套理念框住,讓他們從小就知道尊重異性,視她們為平等。”

提到這茬,武安來了興致,“育人不僅僅是育學識,還有品行。”

梁螢讚許道:“就是這個意思。

“現在學堂裏用的教材都不一樣,我想讓國子學編出一套統一的教學書籍,涉及到思想啟蒙,人文地理,治國經綸,算術國學等等,讓九州的學子□□材,按朝廷需求的人才培養。

“我要那些娃娃們從小就思維活躍,不要給他們劃框框去規範,讓他們知道去創造,去質疑,去實踐。

“讀書除了入仕這條路之外,待他們十二歲時就會進行一撥分流,朝廷另外開設職業學堂,有刺繡、冶煉、建造、土木、農業育種、醫術,武藝等等供他們選擇。

“就算資質再差,有了基礎學識,至少走出來能寫會算,能看得懂政令,寫得了書信,整體國民的素質將大大地提高。

“若是出類拔萃者,則可以繼續進修選擇科舉,或往其他職業精進,為日後朝廷用人打下基礎。

“這樣我們的朝廷才不會出現用人緊缺的問題,那些娃娃們也能尋得一份謀生的手藝。”

這番話她說得嚴肅認真,給武安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因為大多數讀書人都隻為入仕。

而現在,讀書不僅能入仕,還能謀生,從事其他行業,並且還有機會進六部。

律法、土木、冶煉、軍事、農業技術……都需要用人。

這種全

新的思想體係徹底打破了傳統的教育模式,武安跟看怪物一樣看她,隻覺得腦子完全跟不上她的高瞻遠矚。

對教育進行大刀闊斧改革是梁螢從科場舞弊案中得到的啟發。

腐朽的機製造就出一群思維固化的人才,她不想要這樣的人才,她想要那些祖宗個個思維跳脫,徹底活躍起來,為將來的創造發明做鋪墊,就從教育改革開始。

她要用現代人的超前眼光去激活他們脫離儒家的桎梏,一點點打破封建社會留下來的框架,就從思想上的轉變開始。

當她把這個想法同李疑他們說過後,全都覺得她瘋狂又大膽。

這是非常新穎的東西。

但他們不得不承認,這套教育體係是非常完善的。

讀書不僅僅可以走科舉,還可以從事其他行業謀生,並且也能為朝廷六部提供大量的人才庫,還是專業針對性的。

政事堂裏的一幫人就教育改革一事唾沫星子橫飛,各自發表意見。

梁螢認真聽著。

趙雉雖然是文盲,卻也知道這套改革的重大意義將給國家帶來什麼。

他隻覺得自家婆娘腦子裏裝的東西完全是讓人無法理解,非常超前卻又適合國家發展需要的。

一場舞弊案居然讓她整了這麼個東西出來,徹底解決了朝廷用人的問題,當真妙極。

之前他還想開辦武學,直接從學堂分流就好了,省事。

武安也覺得這項教育改革利國利民,值得嚐試。

於是國子學開始

召集有才之士統一編製教材,先從開蒙受教的那些開始。

從六歲到十二歲國家免費教學,十二歲分流則由家裏供養,就算一些家庭不願孩子繼續受教,他們有了六年的學識,至少也能寫會算了。

十二歲會淘汰掉一批資質差的,相信分流後進修職業學堂是多數平民的選擇,因為學手藝能謀生。

資質好的則可以攻科舉入仕。

如果家境困難,但天賦高的,還可以向衙門借貸。

教育關乎國家大計,同時也是梁螢想把封建製標簽撕下的第一彈。

為著這事她操碎了心。

幸運的是她有李疑陳安他們這幫人,這些一起跟著起家的人是她手下最得力的刀,隻要她所指之處,他們就會全力以赴。

從開國到興旺,一步步,從未退縮。

夏日漸漸炎熱,前陣子梁螢肝火旺,看誰都不順眼,現在才緩和下來。

將近十個月的梁棲梧已經會喊爸爸媽媽了,並且能扶住東西走動,小家夥性情活潑,膽子也大,對什麼東西都好奇,哪怕是牆腳的蚯蚓都會去抓兩把。

梁螢坐在搖椅上,看著自家閨女一天天長大,不由得認同起趙雉的土匪養娃法。

女孩子家就應該有匪氣,要不然壓不住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