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庚等人不禁黯然淚下。
鄧老總設計師,就在地圖上畫一個圈,說,你不是說沒有立錐之地,把這裏給你!
袁庚也牛氣,說,給我多大地盤,我就能創造多大效益!
結果,被很多人看做是草率的舉措,後來卻成為美談。
改革的春風刮起了。
鄧老總設計師,敢讓袁庚在蛇口工業區那麼一塊地盤上搞實驗。敢讓招商局這家公司總攬蛇口工業區的開發過程。敢讓袁庚既當企業老總,也當政府主管。
這麼大一塊權利,使得招商局最終一躍衝天!
招商局這塊僅有一塊招牌的百年大公司,借助深圳這塊熱土,再次迎來春天。
幾十年後,招商局集團旗下的公司——招商銀行、平安保險、招商地產、招商證券、招商輪船,那一個不是行業響當當的巨人。
曆史給予證明,招商局的存在,給予了深圳冒險者一定程度的庇護和鼓舞。因為,有這麼一個冒險精神十足的大公司在前麵頂著,普通的創業者還怕什麼?
其他的地方,要等到1980年12月之後,中央會議召開,全國各地的個體戶才敢明目張膽的領著經營許可證書做生意。
而在袁庚草創的蛇口工業區中,人們可以做出最大膽的嚐試,而不會被公安部門、工商部門的人上綱上線找麻煩。
袁庚啊,雖然不知你為人究竟如何。但是,你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榜樣人物!
*******
蛇口工業區,一日三變的景象落在陳光逸眼中。
盡管,看起來不過是一個大工地一般。
可是,不久之後,這裏的將不得了!
陳光逸要做生意。
他每天在蛇口工業區四處轉悠,為的就是考察在什麼地段做生意,到底做什麼生意。
這個年代,似乎做什麼生意隻要做生意的人比較靠譜,一般都能夠做大做強。
這個年代,內地人做生意,想做大,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
比如說,年廣久在安徽炒瓜子,成為八十年代的百萬富翁,他賺了這麼多錢,很快就引起了許多社會爭論。討論社會主義,資本主義這類深奧的問題。
楊百萬,在80年代末炒作國庫券,90年代初炒股票。結果,在那個經濟極其不發達的年代,他就賺了第一個100萬。他害怕自己的財產一夜之間,因為政策變動而被充公沒收。所以,他請律師、請公安、請各方麵的專家在法律層次為其講話。一直到98年左右,這個楊百萬才鬆了一口氣,他知道政策是不會變,姓資姓社這個陰影,已經不複存在了。
特殊年代的背景,不可不慎重對待。
所以,陳光逸要找人合作。合作的人,可以是港澳同胞,甚至可以是老外。這樣,自己的事業,可以打著合資企業、三資企業之類的幌子,在國內就可以放開手腳幹了!
不久,陳光逸找到了一名和他想法驚人一致的香港人李龍生。這個人,能夠成為自己將來最理想的搭檔嗎?很難說——但是,必須先找一個香港人來合資!
****
少山多水在此有禮,讀者諸君等候辛苦了。
小子並非高產作家,但是,當筆耕成為一種習慣,更新就再也難以停止了!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