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張二勇被從陌刀營的預備隊裏刷了下來。張二勇雖然是塊好料,但陌刀營的選拔是精品裏麵挑精品,張二勇還是沒能達到要求。不過他也撈到了好處,回來時恰好輪到他所在的部隊改革軍銜,他因為有資格進入到陌刀營的預備隊,也被提拔成了“上士”,手下能夠管上十來號人了。隻要他兵役滿後,憑借軍功,便能選擇繼續提升,成為軍隊“幹部”。那就等於是一個官了。現在張二勇便在回鄉當老爺和“當官”之間犯了愁。
不過今天可不是犯愁的時候。他所在的連,和另外一連一起,要奉命到一個要塞城堡裏麵駐守。最近大漢在一些匈奴前來劫掠必經的邊境上,修築起了連片的要塞式城堡。其實早在五年前,負責西部邊防的周亞夫將軍就已經開始了這項工程,但進展不大。後來據說朝廷那裏派來了許多工程兵隊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一座座大得不敢想象的要塞堡壘給建立了起來。在張二勇原本看來,這些要塞堡壘可是隻有神仙才能變出來。按照原來那些教算術的先生教給他的長度單位“米”來算,這些堡壘的牆壁足有十五米那麼高。張二勇覺得,這麼高的牆,匈奴人在下麵爬上一輩子也別想爬上來。
事實是,張二勇曾經也在堡壘裏駐守過,還遭遇過匈奴人的襲擊,結果那些匈奴人折騰了半天,愣是沒辦法爬上這樣高的牆。而堡壘的頂端,有一圈向內凹陷的弧形高牆,遠望去,如圖被削掉一半頂部的天文台。弧形牆上麵,開了許多個剛好容士兵用弩箭瞄準和射擊的孔洞,士兵們能夠很方便的在這裏狙擊匈奴人。而匈奴人卻很難將箭射進這樣的孔洞裏麵。即使設中了,孔洞也也作了很巧妙的設計,讓箭很難命中牆後的人。所以一個堡壘隻需要兩個連駐守即可。
曾經有一對匈奴人犯了傻,想要圍困死一個堡壘裏的大漢士兵。結果困了兩天,自己反而被從其他堡壘趕來的支援部隊包圍了起來,被全部包了餃子。那個本來很硬氣、想要困死堡壘的匈奴人首領,見到這個陣勢,馬上就下令全體投降了。現在他和他的手下,好像都在大漢後方幹著苦力,修築著一條很大很長的路。
駐守堡壘有個好處,一個月保證可以吃到兩次肉,多的話能夠有三次,而且吃的是牛肉。而一般情況下,吃的肉都是羊肉和豬肉混合煮出來的東西,雖然也很可口,但總帶有那麼一點羊肉的腥味,味道肯定也沒有牛肉那麼好。在大漢,牛可是耕作物資,由官府管製,不能隨意殺的,衰老而無法行動的耕牛,也要由官府批準才能殺了取肉。而那樣的牛肉都已經老得不行,難以下咽了。但駐守堡壘時供應的牛肉顯然上好,而且煮得稀爛,簡直入口就化了,美味極了。
不過吃牛肉的代價,就是每日在堡壘內過著枯燥的生活。沒有文工團的說書先生和跳舞的女兵、沒有各種軍內小競賽,一呆就是二、三個月,實在是會把張二勇這樣的人給憋壞。所以他對駐守堡壘的差事是又愛又怕。有的戰友會帶上一副新近流行的象棋,每日在棋盤對壘中找些樂子,但張二勇對下棋這種陽春白雪的腦力運動遊戲實在提不起興趣,也學不出什麼名堂。所以他愛上了睡覺。睡夢之餘,他也總期盼著匈奴人來個一兩次,好給他解解悶。隻是自從大規模的堡壘群建立起來以後,匈奴人來的次數就越發少了,而且要來也是來上一大群,並不在堡壘這裏停留,而是直接越過。不過凡是膽敢直接越過堡壘群的匈奴騎隊,很少有能夠再返回的。隻有當匈奴騎兵能夠在大漢後方的狙擊下逃回,才輪的到這些駐守堡壘的士兵出馬。
三日前,匈奴又有五、六千騎拚死從另一個方向的堡壘群衝過。張二勇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這些匈奴人回不去了。後方的郡縣城池,也都搭建起了跟堡壘一樣高的城牆,不去阻攔任他們爬,也未必爬的上去。而且沿途看到匈奴騎兵經過的堡壘發出的狼煙,也足夠讓後方部隊及時對匈奴人進行定位包圍,同時郡縣附近的居民也因此能夠及時得到消息,進入有城牆保護的城池躲避。到了今日中午,果然從東南方向上又接到旗語信號,說明匈奴人逃回的騎兵會從那個方向向這裏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