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道聖旨(1 / 3)

玄成明白,從這一天起,他便不再是純粹的軍人。從前世到今生,他最不熟悉的生存領域,那曲折、複雜、迷霧般的政治,開始籠罩在他的頭上。車轔轔,馬蕭蕭。

得勝還巢的大隋軍隊,剛一抵達靈州城,便被迎接凱旋的陣仗所震驚。

旌旗滿眼,威武的皇家儀仗,護衛著中間明黃色的皇室旗幡。

一身紫袍,儀態端莊的李德林赫然站立其中,高聲朗然道:“聖旨下,請楊素總管及北征將士接旨。”

八萬多衣冠楚楚,盔甲鮮明的沙場悍將與士卒,靜靜地跪伏於地,耳邊,除了偶爾劃過的微風旋起的沙塵,偶爾戰馬的嘶鳴,就是李德林那清朗,俊雅的聲音在回蕩。華麗的駢文,隨著鏗鏘頓挫的聲音,流淌而出,為草原的大勝,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國庫的豐盈,朝野上下對於勝利的雀躍,以一種從未有過的巨大封賞充分顯現出來。

此戰的統帥楊素,雖完全交卸了軍權,但被任命為大隋建立以來,第一位尚書令,既朝堂百官之首,當朝唯一一個非皇族的一品大員。位極人臣,風光無限。

其子,楊玄成,也以野狼坡之戰,聞名遐邇。被破格提升為延州副總管,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賜絹二萬匹,黃金百斤,及萬釘寶帶。正經一個正四品坐鎮邊塞的大員。

玄成的部下,李靖、慕容、秦叔寶、尉遲敬德、伍天賜、謝澄映等,各獲官爵與封賞。就連跟著屁股後麵,呐喊了不到幾聲的麥仲才,也獲得了意外驚喜,一個威風的正七品安遠將軍的稱謂,就如同一塊大餡餅從天而降,直貫腦頂。連帶著麥鐵杖,在爾後遣散的日子裏,也整天笑的合不攏嘴,逢人便說,跟著玄成混,的確是有出息。

聖旨宣讀完畢,楊素已感激涕零,泣不成聲。

“萬歲”的歡呼,響徹原野。

玄成心潮澎湃。從這一刻起,他終於擁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有了被朝廷正式承認的軍隊、部屬和地盤。

笑著站起身來,楊素與李德林是緊緊相擁。

楊素感歎道:“德林兄,還煩勞你跑上一趟,靈州苦寒,隻恐老兄這幾日委屈了。”

李德林的笑容也是那樣燦爛,環顧四周,道:“朝廷三路大軍,唯有素公之旅,大勝於草原。消息傳來,滿朝沸騰。據說,就連隱居的高穎公都大醉一場。讓蘇威大人帶話,連稱可喜、可賀。今上更是大宴三天,這可是自平複南陳以來,我朝少有的盛況呀。”

二人邊說著,邊攜手,共同踏上楊素的車輦。在楊素的示意下,玄成帶著悍營,一旁護衛。

落座後,楊素矜持地道:“此戰獲勝,全賴聖上隆恩,將士效命。而那達頭,雖擁二十萬精騎,但在野狼坡與悍營纏戰三日,已耗盡銳氣。部屬及附庸極度厭戰。一遇我軍,崩潰之快,出乎意料。”

李德林笑道:“你家虎兒,此戰過後,名聲之盛,絕不亞於你這做父親的。今上及太子,依據戰報,對於野狼坡之戰,命宇文述等人連續推演三次。今上長時間站立,全神貫注,而不顧旁人的勸阻,反複推敲戰鬥的每一個細節。每次推演完畢,都是連歎,虎父無犬子,真乃我朝之福。德林在此,要恭喜素公了。”

楊素淡然地搖搖頭:“德林兄,休要誇讚。一次戰鬥,並不能說明全部。此子尚需磨礪,方能成大器。延州乃我朝重鎮,一任總管,上馬管軍,下馬管民,隻不知他的上官是誰?能否相處和睦?”

李德林一笑,道:“素公放心,延州的安危,今後恐怕要仰仗你家虎兒了。”

楊素一楞,道:“這是為何?德林兄如此一說,將延州總管置於何地。”

李德林壓低了聲音道:“現任總管薛世雄已於前幾日調離。至於新總管嘛,有旨意,任命的是長孫晟將軍。”

楊素驚道:“長孫將軍終年穿梭往來於北疆各突厥部落與王庭之間,如何能到任?”

李德林道:“今上聖意,恕德林無法揣測。恐怕,過個二、三年,素公家中,就會出現一個三品的北疆重臣了。我的恭喜,當然還有這層意思。”

楊素聽罷,眉頭緊鎖。

“德林兄,據你所知,延州尚有多少兵卒。悍營在靈州休整,依慣例,大部士卒就要回到梁默軍中,聽憑朝廷調遣。這樣一來,能夠跟隨玄成上任的,僅千把人而已。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