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密議(下)(3 / 3)

宇文述內心,由忐忑轉為震驚。的確,宇文智及臨行前,到過東宮。恰逢宇文述當值,對此事沒有細細過問。這孩子,膽子也忒大了。太子的地位,還不是那麼穩固,就一頭撞上去,若真的楊玄成發生了什麼意外,恐怕太子的麵子,也沒這麼大了。內心雖這麼想,但嘴上卻道:“有太子托底,楊素畢竟要慎重些。但不知以後……”

虞世基道:“宇文大人,放心好了。隻要你家智及,誠心為太子辦事,那楊素看在太子的情分上,絕不會動你宇文家一根毫毛。”

得,宇文述暗自嘀咕。這下子,有楊素在旁虎視眈眈,如若自己全家,不全力報效太子,隻要有個風吹草動,不待太子收拾,楊素就會狠狠地下手。智及這孩子還是太不了解裏麵的利害關係了。看來我們宇文家,隻有甘心效命,力挺太子,才能過楊素這一關。一石二鳥,太子的手段,也著實厲害了些。

表現出一幅誠惶誠恐的表情,宇文述道:“我全家均感太子的恩德。但若有命,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楊廣矜持地一笑:“那楊素為保他家的富貴,會有所顧忌的。與你們不同,從一開始,他與我等,就是聰明的同路人。因此,即使孤在他麵前耍點心眼,他也隻好忍了。若說,這些年來,誰最了解孤,朝野上下,也隻有高穎與楊素了。隻不過,楊素堅定地選擇了站在我這邊,母後活著的時候,對這點也是讚不絕口。如若孤真有上位的那一天,會保他楊素一生富貴的。”

宇文述遲疑地看著楊廣,察顏觀色道:“可智及並沒把那些老軍,帶到太子身邊。怕是辜負了太子的重托,讓太子失望了吧。”

楊廣默默地搖了搖頭:“智及這次做的非常好。孤對玄成以及智及都十分滿意。而玄成更是出乎孤的預料。通過這一仗,孤看重的這兩個人,表現令人滿意,也算是一大收獲。至於那些老軍,放在玄成麾下,與放在孤這裏,有何不同?隻要楊素站在我們這邊,玄成還跑得了?通過這次事情,看來,父皇對孤,還是內心有些不放心呀。我們還需努力才行。”

裴矩道:“這次隻抽調關中府兵參戰一事,是柳家和元家聯手搗的鬼,並獲得了今上的支持。這兩家,與前太子走的太近,不是什麼好兆頭。”

“哼,前太子,他也配稱太子。”楊廣恨恨道。“那柳家和元家,孤留了把刀。這一仗,柳家與楊素結怨甚深,就留給楊素去對付吧。”

裴矩道:“玄成小公子,到延州赴任。又使長孫晟為他的上官。今上不知是如何打算。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恐怕太子要定個尺度才行。”

楊廣道:“如此安排,怕是父皇內心非常矛盾。任命長孫晟為玄成的上官,是做給別人看,也是一種警示。若玄成做的不令父皇滿意,一個上官任命過去,這個小鞋,夠玄成受的。不過玄成的這支隊伍,對我們來說,是太重要了。精兵強將,地處延州,隻需一個晝夜,就可出現在大興城下。北鎮草原,南攝大興。父皇打的好算盤。若想抓住這支隊伍,就必須抓住玄成,這點,孤已有了打算。本來,智及是孤看好的人,不過這次事情,派他效力於玄成麾下,肯定是不行。世基,你過兩日要到江南,為父皇收集些奇巧的東西。讓智及與你一道,暫時避避風頭吧。”

虞世基連忙答應。

楊廣道:“裴矩,武將太寶貴,我們手中有限。挑幾個精明強幹的文吏過去,幫襯玄成一把。若一個人不派,也不符合我們的做事。楊素該起疑心了。另外,告知當地依附於我們的那些家族,對玄成全力照應。若要用,總要讓他順風順水才好。”

靈州,楊素書房內,父子倆的談話依然繼續。而且是越談越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