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呢,郭子儀一聽說郭暖的事,馬上把他捆起來,關進小黑屋,然後連夜趕到皇宮,向唐代宗請罪。唐代宗擺擺手,老郭啊,小孩子們鬧著玩,你當什麼真?俗話說“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做公公婆婆的,就要學會裝聾作啞。這事,就當沒有過。但郭子儀呢,認認真真地向唐代宗作了深刻嚴肅的檢討。回到家裏,再把郭暖打了幾十軍棍,以向代宗表態。
郭子儀是老江湖了,他當然知道,以他的功勞,以他和唐代宗的關係,這事兒,打個哈哈也是過得去的。但他在明知道唐代宗不會追究、也不敢追究的情況下,還是把功夫做得十足到家,為什麼?就因為他知道,皇帝就是皇帝,臣下就是臣下。對皇帝不恭敬,從公的一麵來講,是損害了皇帝的威望,也在別的大臣麵前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從私的一麵講,皇帝心裏不舒服了,這次即使不發作,下次有機會,可能就會不客氣。所以他這樣做,其實並不是多餘的。
中國曆史上,像郭子儀這樣功高的將軍不多,而有這樣大的功勞,還能像郭子儀這樣安度晚年,享盡榮華富貴的,那就更是鳳毛麟角了。這就在於郭子儀與皇帝保持了一種“親密有間”的關係。
皇帝與大臣的關係,當然不能等同於上下級的關係。但現在社會生活豐富多彩,我們在工作中,東拐西彎,事有湊巧,時常會與上級發生種種工作以外的個人關係,比如是同學,比如是鄰居,比如是球友,比如是發小,甚至是舊日戀人,一個處理不當,工作影響了不說,朋友也做不成了。因此,郭子儀處理“打金枝”的做法,對於我們如何處理與做領導的朋友的關係,還是有點借鑒意義的,說起來也還是四個字:“親密有間。”
怎麼個親密而又有間呢,主要有這三點。
一是“瞎子吃餛飩,心裏有數”。這意思是說,假如因種種關係,你的朋友、兄弟成了你的領導,你大可不必像前麵大李那哥們,在大家麵前誇耀你和領導的親密關係,自己心裏知道就行了。
一是別人知道了這層關係,或是要請你幫個忙,說句話之類,是幫呢還是不幫,說呢還是不說,都不好;二是,倘使你做出了成績,表彰了提拔了,人家或許要說你是靠關係上去的,而領導更可能為了避嫌,不表彰你了不提拔你了,於是,原來該給你的好處,也沒有了。冤不冤?
二是“見了土豆要叫洋番薯”。這意思是說,在公司裏,領導就是上司,下屬就是下屬,規矩還得要遵守。也許你和上司是同學、是朋友、是發小,但公共場合,他就是張總監、陳總、李主任,你更不能隨意抖落他當年的糗事。對,他當年確是土裏土氣的土豆,但他現在,就是高大上的洋番薯了,而他在公司裏,更是必須要保持這高大上的形象。
三是“鴨子遊水,底下要使勁”。鴨子遊泳時,上麵看起來穩穩當當,下麵的兩隻腳卻劃個不停。也就是說,跟領導的親密關係,對工作有利,對發展有利,當然不但要保持下去,還要提升上去,那就在一些私人空間,為這種關係添加一點潤滑劑,比如一起吃個飯、喝個茶、旅個遊之類,以增進友情。這也不是庸俗,因為本來關係就很好嘛,沒必要因為做了上下級,就連朋友也做不成了。對不對?
帽子再破也得戴到頭上,鞋子再新也隻能穿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