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沒有一個領導是不愛麵子的。這話說得有點絕對了,但真心說一句,你見過不愛麵子的嗎?說句笑話,有不要臉的領導,但沒有不要麵子的領導——盡管“臉”和“麵子”是一個意思。
我有個朋友的孩子,是辦公室裏寫材料的。他給老板起草了一個講話稿,主任大大地改了一通。老板把他和主任一起叫去,說是一起研究稿子,其實就是現場指導。老板說:“這裏,啊,還有這裏,應該這樣講這樣講。這兩句呢隻要前後調換一下,不就理得很順了?”口氣呢還有幾分得意。這小夥子脫口而出:“我原來就是這樣寫的。”一下子,兩個領導的臉都有點掛不住了。他後來跟我說:“我可真是笨啊。”我說:“哪兒呀,你真聰明,輕輕一句話,就讓兩個領導麵子都掉到了地上。”
人有笨死的,也有聰明死的。《三國演義》裏的那個楊修,就是聰明死的。他處處表現得比曹操還聰明,讓大老板曹操沒麵子,他能不 死嗎?
明朝嘉靖年間,就有一件事關“領導麵子”的大事兒。嚴嵩、嚴世蕃父子,是明朝,也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的大奸臣。這父子倆權傾朝野,陷害忠良,貪贓枉法。他們的權勢有多大?連太子裕王朱載星(就是後來的隆慶皇帝),也要向嚴世蕃送上1500兩銀子,才能拿到本該屬於他的“歲賜”。他們受賄的錢有多少?嚴家府中,專門挖了十幾個地窖,這不是放紅薯,是放金銀珠寶的——你家的紅薯也沒他家的珠寶多吧。嚴氏父子被抄家時,貴重物品要登記在冊,結果一記就記了六萬多字,最後成了一本書,叫作《天水冰山錄》。
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嚴嵩晚年終於在權力鬥爭中失勢,其子嚴世蕃也以貪汙罪,被下到獄中,等候判決。
扳倒這嚴氏父子的,是徐階,他是當朝大學士、內閣首輔,相當於宰相吧。這徐階的為人,曆史上評價很不一致,但有一點大家都承認,就是“深沉又機智”。顧名思義,說這人智謀過人,但這智謀又藏得很深,一般人根本不會想到去防範他。
舉個例子吧,徐階與嚴嵩是政敵,但在嚴嵩深得嘉靖帝信任時,他知道不能以卵擊石,就處處順著嚴嵩,還把孫女嫁給了嚴嵩的孫子,兩人結成了親家。嚴嵩的兒子嚴世蕃為人霸道,多次對徐階無禮,徐階照樣安之若素,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而同時,徐階又用心揣摩嘉靖的脾氣,慢慢地取得了嘉靖的信任。在嚴氏父子的不知不覺中,升到了內閣大學士,有了與嚴氏父子“扳手腕”的實力。
這份苦心孤詣,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後來嘉靖所住的永壽宮發生大火,嘉靖有意想新造一個宮殿,但這樣大興土木的事又不好意思自己說,就問嚴嵩的意思。嚴嵩此時驕橫慣了,已不大把皇帝當回事,竟然說沒這個必要。徐階卻看透了嘉靖的心思,積極建議造新宮殿,還別出心裁地說,可以用永壽宮被毀後剩下的材料。
這一來,既營造了新宮,又堵了諫官們指責嘉靖鋪張浪費的嘴。嘉靖一聽大喜,徐階因此加封為少師,而嚴嵩漸漸被皇帝冷落。最後徐階瞅準機會,痛下殺手,一舉把嚴氏父子趕下了台。
再說這嚴世蕃,是朝廷的大官,犯了罪,必須要由“三司會審”。三司,就是明朝的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相當於現在的公安部、檢察院和最高法院。
這公檢法三司的長官,平日受夠了嚴世蕃的氣,這回落在自己手裏,當然毫不客氣,盡力搜羅嚴世蕃的罪證。而這嚴世蕃呢,關在牢裏,也是提心吊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