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 章 諸葛亮的就職“三部曲”(3 / 3)

第三個問題,你找什麼人?就是說,通過什麼途徑來實現自己的規劃,把規劃從紙上落到地上。這方麵,諸葛亮也給我們做出了示範。

諸葛亮主要是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樹立口碑。比如讓水鏡先生司馬徽說出“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得天下”的經典廣告語,並把諸葛亮比之為薑子牙和張良;比如讓劉備很信任的軍師徐庶說,諸葛亮的才能勝自己十倍。這種來自知名人士的推薦,比自己介紹自己,當然效果更好。這就是典型的“自己行,有人說你行,說你行的人行”,這樣,劉備自然而然地有了“得到諸葛亮就能成大事”的想法。

第二件事,是做足功課。在第一次麵試中,諸葛亮就必須要把自己的才能全部施展出來,讓劉備下定決心來委以重任。諸葛亮的《隆中對》,正是他這幾年的心血之所在。當兩人第一次見麵,諸葛亮向劉備—一道來,劉備頓時感覺眼前出現了一條金光大道, 怎樣規劃自己的當下毫不猶豫請諸葛亮來做軍師,輔佐自己。

第三件事,就是營銷自己。“三顧茅廬”的故事,我們基本上可以肯定,這是諸葛亮設計的一出好戲。我們現在看這個故事,重點注意的是劉備求賢若渴的誠意,但對諸葛亮來說,卻是以此來抬高自己的身價。人往往就是這樣,容易得到的,不會太珍惜;得不到的,反而會放在心上。畢竟讓一個沒有打過仗也沒有做過官的年輕人,一下子就擔任高管,這樣的破格,對劉備來說,也是不容易下決心的。

諸葛亮的一次次避而不見,就是一次次幫劉備在下決心。最後呢,諸葛亮一出山就成了劉備最信任的軍師,而且這一做就是一生,也算是報答了劉備對他毫無保留的信任。

諸葛亮的職業規劃,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有職業規劃,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沒有職業規劃,幾乎一定不會成功。很多時候失敗的人不代表他沒有能力,很有可能是角色定位的失敗。條條大路通羅馬,這話說得沒錯,但你最好找一條最近的路。假如你要準備求職,那不妨找個日子,泡一杯茶,靜下心來,細細地想一下這三個問題,甚至不妨在紙上寫下來。

第一個問題,我是誰?我的興趣、我的性格、我的特長,我適合做哪一方麵的工作?準確分析自己的性格,一方麵便於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另一方麵可以提醒自己在工作中克服性格的不足。

第二個問題,我要到哪裏去?適合我的單位有好幾家,哪一家才是最合適的?哪一家我的發展空間更大?我更適應哪一家的企業文化?

第三個問題,找什麼人?到這一家單位去,要通過哪些途徑?什麼人推薦效果最好?怎樣在麵試時把自己最好的一麵展示出來?要想自己能夠調動的資源有哪些,自己的同學、朋友、親戚中,有誰擅長此類事情或從事過相關行業,不妨向他們請教一下,直接掌握問題的關鍵點,避免工作中走彎路。把這些想清楚了,求職之路就會事半功倍,而且以後的路也會順暢許多。

有人說,你今天做的事情是三年前選擇的結果,這是有道理的。所以想清這三個問題,不僅是職業規劃的問題,對做任何事情都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