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娛樂讓我們不快樂(3)(1 / 2)

至於“綠色二人轉”會不會有生命力,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綠色二人轉”。幾年前我到沈陽去過,看過二人轉的現場演出(不是趙本山的“劉老根”)。其中一個節目,幾個侏儒扮演日本鬼子,到處抓“花姑娘”。扮演“花姑娘”的是身材高挑的女模特。侏儒“小鬼子”滿口汙言穢語,對高挑“花姑娘”肆無忌憚地動手動腳,看得人很不舒服。但是,這反映了原生態二人轉一個普遍的現象:原生態二人轉大多是帶黃色的。因此,所謂“綠色二人轉”,就是去除黃色之後的“幹淨”二人轉。

二人轉在它起源的時候,色情內容的確是存在的。比較一下,相聲是兩個男人表演,主要靠機智和幽默,二人轉一男一女表演,對於性有關的內容有天生的土壤。早期二人轉的男性表演者有時候就是為女性表演者拉皮條,這是一種變相的色情謀生手段。但是,剔除色情之後的“綠色二人轉”會不會有生命力呢?我在電話裏給電視台的編導舉了一個例子。

芭蕾舞現在被稱為“高雅藝術”,但是,早期芭蕾舞也是街頭賣藝,而且,色情也是其主要元素。早期芭蕾舞叫做腳尖舞,主要展示女演員的腳部動作。如果僅僅這樣理解早期腳尖舞,往往不能了解它的真相。歐洲中世紀時,婦女都穿很長的裙子。因此,腳尖舞名義上為了要表現腳部動作,表演者的裙子就要剪短。腳尖舞最早在歐洲街頭演出的時候,大多是在一個高出的平台上演出,再加上被剪短的裙子,會有什麼結果呢?歐洲直到18世紀後期,絕大多數女性都不穿內衣,當然也沒有內褲。因此,女演員身著短裙,在街頭表演腳尖舞,其實就是以“大露底”來招徠觀眾。直到18世紀後期,巴黎市政府才有一項法律規定:腳尖舞演員必須穿“束褲”。失去了用直接色情吸引觀眾的手段,腳尖舞不得不尋找其他方式生存下去,最終變成現在的“高雅藝術”。

套用芭蕾舞從“低俗色情”到“高雅藝術”的發展道路,“綠色二人轉”會不會在未來也有同樣的結果呢?芭蕾舞成為“高雅藝術”,除了本身舞蹈表演手段外,後來還附加了很多其他藝術形式,例如交響樂、舞台布景、燈光、化妝、故事編劇等等。這種方式也許能成為“綠色二人轉”修成正果的借鑒。但是,在現代社會條件下,完全照搬芭蕾舞從醜小鴨變白天鵝的方式,恐怕很難。因為,交響樂之類的附加手段在芭蕾舞成熟的過程中,本身也是在成熟過程中。如今,這些手段已經很固定了。“綠色二人轉”要想修成正果,可能還需要尋找新的藝術形式,與之結合才有可能。

至於電視台編導試圖探討“有快樂沒文化”對不對,我反問了一下:好萊塢藝術大多是典型的“有快樂沒文化”,為何不去探討?“有快樂沒文化”就是好萊塢給全世界樹立的賺錢榜樣,要討論這個問題,拿二人轉說事,沒有意義。“有快樂沒文化”並不是民間曲藝的獨有特征,而是好萊塢樹立的藝術標準。如果我們要反對“有快樂沒文化”,首先就應該反對好萊塢。如果我們不反對好萊塢,反而把好萊塢當成現代藝術的旗幟,討論二人轉“有快樂沒文化”,根本沒有意義,因為它就是要學好萊塢,誰能說它錯了?我說它“不對”,是因為我認為好萊塢的方式是錯的,是不值得學的。但是,中國有多少人願意批評好萊塢?奧斯卡頒獎活動,幾乎全中國的媒體都趨之若鶩。

前麵說到,現代社會雖然主張人人平等,已經沒有了法律上的等級社會。但是,在金錢就是一切的原則下,以金錢劃分的社會等級,事實上是存在的。然而,現代社會常常表現出這樣一個現象:有錢人雖然占據社會等級的上層,但是,他們未必有文化。因此,當今社會很多被有錢的“高等級”追捧的所謂“高雅藝術”,其實也沒什麼品位。真正的藝術與現代商業社會的“高雅”,沒有必然關係。當人們常常批評“媚俗”時,我要說,“媚雅”同樣不堪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