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現代化讓我們不快樂(1)(1 / 3)

現代化給人們帶來很多便利,這無可否認。但中國古已有之的辯證思維告訴我們,有得有失,福禍相依。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很多美好失去了,很多新的危害出現了,比方說農藥、汙染等,它們成為我們現代生活中的日常煩惱。當然,麵對這些煩惱,專家學者們說:改變觀念就能把壞事變好事。也許吧,某些舊觀念下看來不好的事情,在新觀念下的確很正常,也未必有壞處。但是,現代化並非完全如此。它還帶來很多前所未有的麻煩,深深地困擾著我們。再說,舊觀念真的完全都不對嗎?我們該怎樣區分呢?

01

瘦肉精之害是觀念之害

2011年央視“3·15”晚會最大的轟動是“瘦肉精”。雙彙受此影響,已遭遇大量退貨,效益大減;執法部門開始大力檢查,已經控製了一批相關人員;一些菜市場已經出現簡易的檢測“瘦肉精”的儀器,賣給到菜市場買肉的阿姨、大媽。有關部門說,這種簡易儀器並不可靠,還是要靠專業機構。但是,雙彙號稱“十八道”檢驗程序,為何還是出現了“瘦肉精”?一些人又說政府部門“監管不力”,養豬戶“唯利是圖”,但這並不是問題的全部。

“瘦肉精”大約是30多年前,由美國一家公司的科研人員發明的,目的是提高禽類、畜類的瘦肉產量,減少脂肪量。如果了解一點曆史就會知道,20世紀70年代以後,西方社會研究提高瘦肉添加劑的機構很多,所謂“瘦肉型豬”的概念,也是在那以後產生的。中國則在20世紀80年代在向西方學習的大潮中開始引進瘦肉精。但後來發現其有嚴重副作用,於1997年明令禁止使用任何瘦肉精。從養豬者使用瘦肉精和政府部門監管這一“貓捉老鼠”的遊戲上來說,它與三聚氰胺有點類似:既然政府已經明令禁止使用,就不該用。但是,為何還有人一定要用?

中國當年從美國引進的瘦肉精學名叫做“鹽酸克倫特羅”,它能治療哮喘,但副作用很大。中央電視台曾經報道說,瘦肉精在“全球禁用”,這個說法有點迷惑人。“全球禁用”實際上指的是“鹽酸克倫特羅”,也叫第一代瘦肉精。但是,美國開發了第二代瘦肉精,學名叫做“萊克多巴胺”,俗稱“培林”。並且,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允許使用,規定了殘留比例,豬肉為50ppb(微克/升),牛肉30ppb,相當於每公斤豬肉、牛肉含50微克、30微克“培林”。關於第二代瘦肉精,在世界各國的使用情況也不相同。歐盟禁用;美國國內可以用,出口至歐盟禁用;日本國內禁用,進口允許殘留10ppb;新西蘭與日本相同;加拿大與美國相似;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都允許使用“培林”,殘留標準與美國類似,但其他瘦肉精則禁用。中國則像歐盟一樣,全麵禁用。

於是,我們就看到一個現象,當中國全麵禁用一切瘦肉精時,美國還在用。像日本那樣的國家沒有辦法,進口美國肉類,隻好屈從於美國,也允許瘦肉精殘留。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同樣允許使用隻有美國在用的瘦肉精“培林”,這就對中國造成巨大的壓力。雖然中國禁止使用一切瘦肉精,但總有很多科學家、技術人員反複從理論上宣傳第二代瘦肉精的好處,這些專家要求中國像美國一樣對第二代瘦肉精解禁。目前,由於第二代瘦肉精在中國仍然禁用,而相對來說,生產鹽酸克倫特羅難度不大,成本也較低,所以,還是有人偷偷使用。

換句話說,瘦肉精在中國的局麵是:中國政府全麵禁用瘦肉精,雖然有些專家認為像美國一樣使用第二代瘦肉精也沒問題,但第二代瘦肉精搞不到,隻好用第一代瘦肉精。

一些媒體在報道違禁使用瘦肉精時,常常說是養豬戶“唯利是圖”,再加上政府“監管不力”。這個說法不算錯,但是,我們很有必要問一下:養豬戶為何“唯利是圖”?那是因為瘦肉豬好賣。瘦肉豬為何好賣?因為國內市場上需要瘦肉豬,人們大多不喜歡肥肉太多的豬。為何中國的廣大消費者不喜歡肥肉?這其實是一個觀念問題。

我記得小時候沒有不吃肥肉的習慣,那時候,幹體力活的人喜歡吃肥肉,因為肥肉對於補充能量很有好處。中國很多曆史名菜都是肥肉,例如東坡肉、紅燒肉、梅菜扣肉等等。我認為,不吃肥肉、害怕吃肥肉的習慣是改革開放以後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