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主義造成每個人眼睛裏、心目中隻有自己,加上金錢至上,對於個人重要的隻有錢。更為嚴重的是,個人主義的商業社會還利用熟人之間的信任,開發出一套狡詐的“傳銷”手段,“殺熟”也一樣“凶猛”。美國金融危機中,就暴露出“殺熟”的金融騙子。他們嚴重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由信任而建立的自我監督、自我約束蕩然無存,結果是不得不動用大量社會資源來防止個人主義的不良後果。
個人主義、金錢至上與自由化相結合的後果,使得製度和法律經常就隻有“被違反”的價值,遵守反而吃虧。違反製度是自由,違反的結果對自己有好處。體育比賽中有一個“犯規戰術”,說白了就是犯規後的懲罰與得利相比,得利更大,所以,故意犯規成為得利的手段。這在經濟活動中,常常被稱為“犯罪成本”或“違法成本”。比方說偷排汙水,隻考慮治理汙水的投入與萬一被抓住的罰款,完全都是個人主義的利益計算,絲毫沒有對社會、對他人的公德和道義。因此,在個人主義的社會裏,即便是熟人,也像陌生人一樣。我們不得不提心吊膽,時時刻刻保持高度的警惕。自己不去害別人已經不錯了,但還是生怕被別人傷害。因為個人主義說,“他人是地獄”。
例如,到陌生的地方旅遊,幾乎就等於把自己放進隨時可能被欺騙的困境。所以我們常常需要熟人和朋友,哪怕是間接的介紹。隻有一種情況可以除外,即我們所到的地方,不是個人主義泛濫的地方,每個人都像關心自己一樣關心他人,即便對方是陌生人。這種現象在古代社會其實非常普遍。直到今天,所謂文明人到了所謂落後、野蠻的地方,經常會看到“落後、野蠻”的人們非常好客,這種好客就是一種對他人的信任,或者稱之為淳樸。然而,當今由西方社會主導的現代化是怎麼開始的?好客而信任白人的印第安人吃了大虧,好客而信任白人的黑人倒了大黴,亞洲人也一樣。信奉個人主義的西方文明人,把個人主義的病菌傳播到世界各地,徹底顛覆和摧毀了原本存在於世界各地的信任。如今侵入到中國,我們的社會變得像那些“文明人”一樣,每個人成天生活在驚恐和疑慮之中。
每天都接到很多陌生人熱情的電話,都是推銷的,我隻能毫不客氣地掛掉。傷害他了嗎?也許。但是我知道,各種各樣的推銷術已經練就了推銷員的厚臉皮,“把洗衣機賣到沙漠裏”才是硬道理,遭幾個白眼、受一點冷遇算什麼!大家所麵對的都不是“人”,而是錢。所以我們會孤獨,會沉湎於一些不會欺騙我們的東西,例如寵物、遊戲。這樣的世界並不可愛。什麼時候,所有的陌生人都能像熟人一樣?不知道。至少目前在我們身邊,還有一些值得信任的熟人、朋友。
商品時代的熱情與冷漠
幾年前曾經到雲南的一個少數民族地區去,那裏風光旖旎,風景如畫,傳統建築在青山綠水的襯托下,顯示出獨特之美。每天上午的薄霧中,會有一些穿著漂亮民族服裝的女性,在村裏的小巷和村口的大樹下若隱若現。那裏的民居住的大多是兩層的房子,下層堆放雜物或關養牲口,上層供人居住。人們都說少數民族對客人很熱情,很樸實,這話說得沒錯,但很可能說的是過去。
我和同行的人,因工作需要,連續幾天去了一個著名的景點村子。剛到那裏時,發現民居二層樓的欄杆上,經常有幾個十來歲的小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披掛著琳琅滿目的銀飾物,甜甜地微笑著,看著巷子裏經過的外來客人。這種感覺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在遠離大城市的地方,似乎看到一種自然的淳樸,寧靜的祥和,久遠的滿足,遺世獨立、與世無爭地長存著,等著我們去欣賞和陶醉。人們說,那裏到處都是風景,到處都是相框。隨便舉起照相機,按下快門,就是一幅佳作。也許說得不錯。
二樓欄杆上甜甜地笑著的小姑娘,引起人們按下快門的衝動。但是,當你心曠神怡地連續按下快門,然後想著回到大城市以後,再能留住這份美麗的風情,感覺立即就會發生變化。隻要你按下快門,不一會兒,小姑娘就會下樓,走到你身邊說:給你做一次民俗的模特,收費五元!小姑娘還是笑著,很甜,讓人根本無法拒絕。後來,我從村裏的老人那裏知道,這些小姑娘是村裏經過認真挑選的,確實是村裏最漂亮、最可愛的小姑娘,如何向外來客人要錢,也是專門有大人教過的。為此,她們已經放棄了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