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商業氣息日益濃重,已經到了快令人窒息的地步。這種彌漫的銅臭氣息,最顯著的標誌就是無孔不入的廣告。我始終堅持一個觀點,所有的廣告都必須是觀看者自願接受,強迫人們觀看廣告,就是不道德行為。現在很多小區裏也懸掛廣告,一個普遍的觀點認為,必須是業主同意的,並且業主能夠從廣告收益中獲利,這種方式才能被允許。這個原則的實質就是,廣大業主自願同意接受廣告。物業部門未經業主同意懸掛廣告之所以不被接受,就是因為這種行為是強迫他人觀看廣告。
從這個觀點延伸出去,目前在很多賓館、商場、寫字樓、電梯等人流必經之處懸掛的液晶屏廣告,都是在強迫人們觀看廣告,某種程度上說,都是極不道德的行為。之所以沒說它是不合法的,是因為我們國家現在還沒有相關的法律。這種發布廣告的流氓方式,大概也隻有現階段的中國能夠允許。
廣告發布是有巨大利益的,因此,廣告發布權基本上也是被壟斷的。對於老百姓來說,在自家窗戶上對外發布廣告都是違法的,為何他人隨意向我發布廣告我就不得不接受?一個到處彌漫著商業廣告的社會,隻能說明這個社會正在為賺錢而不擇手段。尤其當這些商業廣告成為一種強迫性的收費觀看,更是令人不能接受。對於DVD附帶廣告來說,即便現在還沒有相應的法律來規範,至少也應該將商業廣告放在正片之後。如果當前廣告發布的霸道行為不加以製止,遲早有一天會出現廣大民眾共同抵製惡性發布商業廣告的聯合行動。讓所有非人性的、霸道的商業廣告主,統統見鬼去吧!
03
牙膏、賭博與三十六計
有兩個故事流傳甚廣,有專家把這兩個故事當成講解“三十六計”的案例,從中可以看出現代人的價值取向。我覺得,這樣的價值取向是有問題的。它反映出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的明顯差別,因此,有必要分析一下這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有一家牙膏企業,為了促銷,廣泛征求意見。企業老板收到很多方案,都不滿意。有一個人的方案隻寫了一句話:把牙膏管口的直徑擴大。企業老板很滿意,獎了這個人10萬元。這個故事有很多版本,不管這個故事的源頭是哪裏,現實的情況是,現在的牙膏,管口直徑的確比我小時候用的牙膏要大。專家把這個故事套用到“三十六計”中的一計,當成一個成功的案例。專家說,牙膏管口直徑擴大一點,消費者根本察覺不出來,無形中,牙膏使用量就增加了,牙膏企業的銷量也就增加了,從而創造了更多的財富。
在各種各樣的營銷手段中,此類故事並不是孤例。這個故事在我看來,完全不應該作為成功的範例來推廣。就事論事地說,企業的這種行為是欺騙消費者,暗中做手腳,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並且帶有強製性質,消費者很無奈。當我們發現,像牙膏管口直徑這樣的產品標準,也由企業來製定的時候,消費者很被動,消費者的財富在不知不覺中被騙走,幾乎是無法抵抗的。這種情況在其他行業也普遍存在,比方說網絡遊戲,想方設法讓消費者多花錢、多花時間,消費者存在的首要意義,就是成為企業賺錢的工具。
在牙膏消費中還有一個現象也值得注意。各種牙膏的廣告很多,這些廣告幾乎沒有例外,都是把牙膏擠出來,布滿整個牙刷。在廣告的強大攻勢下,消費者從來不會去想,為什麼一定要把牙膏布滿整個牙刷?為什麼不可以隻布滿一半牙刷?在我看來,如果不是人的口腔尺寸有限,牙刷也會越做越大。用廣告讓消費者把牙膏擠滿整個牙刷,然後再暗中擴大牙膏管口直徑的做法,都是以鼓勵多消費來賺錢,甚至成為競爭優勢的一種方法。而在中國傳統的商業觀念中,人們更加認可的方式是,如果一種新的牙膏,使用量隻是其他牙膏的一半,而價錢又與其他牙膏相當,這才是有競爭力的好產品。現代商業社會,徹底顛覆了注重節約的優秀傳統。
以擴大消費來賺錢的方式,背後有一個更加深刻的錯誤觀念:資源是無限的。這個錯誤觀念是西方社會長期形成的,雖然西方社會對此已有所反思,但是,沿襲自資源無限概念的鼓勵消費的具體手段,依然在現代商業中大行其道。對於牙膏來說,多消費一點牙膏還不是全部,消費者多消費牙膏,還會連帶多消費牙膏皮,過去是錫,現在是塑料;還會多消費紙盒,還會多消費印刷油漆,還會多消費運輸、倉儲,等等。這在現代商業看來,都是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手段,而事實上,這都是在浪費社會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