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廣告讓我們不快樂(3)(1 / 3)

可口可樂:保持和恢複你的體力;高質量的飲品;在任何一個角落;口渴不需要其他;隻有可口可樂,才是可口可樂,永遠隻買最好的;美國生活方式的世界性標誌——可口可樂;可口可樂的品質,是你永遠信賴的朋友;哪裏好客,哪裏就有可樂;你想要的就是可樂;可口可樂,給你帶來最佳狀態;真正的活力;可口可樂給你虎虎生氣,特別的活力;一波又一波,一杯又一杯;永遠是可口可樂……

百事可樂:你是百事新一代;喝了它;永遠適合你,生活的品位;絕佳口味;就是現在;百事給世界帶來快樂……

分析一下這些廣告,可以看到幾個特點:第一,生硬製造一個人們沒有的欲望。他們利用明星,利用各種歡樂的場景,各種人生中美好的時刻,各種年齡段(甚至包括初生嬰兒)的人物,營造了一個從來沒有的所謂“享受”;第二,填鴨式地灌輸概念。概念營造成功後,他們以狂轟濫炸的姿態,將廣告布滿地球的每個角落,任何人都無法躲避,很多人最後成為廣告的堅定信仰者;第三,對消費者實行精神催眠。很多廣告語不直接涉及產品本身,而是指向生活的其他內容,例如活力、品位等,強烈地暗示消費者排除其他飲料;第四,大言不慚地撒謊、誇大。結合上文提到的科學家的結論,可樂廣告的很多內容都是違背事實的,至少也是隱瞞事實的。可它居然還說自己給世界帶來快樂。其實,真正快樂的,隻有賺大錢的生產商。

結果呢?碳酸飲料不光造成上述各種對人體的傷害,還造成了地球最大的汙染源之一——大量的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雖然現在人們開始回收,但是,回收隻不過是讓汙染少一點而已。而且,當易拉罐出現的時候,碳酸飲料幾乎成為性價比最差的產品。如今,越來越多的專家、醫生、普通消費者都得出結論說,人類有史以來各種被廣泛接受的飲料中,碳酸飲料是最華而不實、最具欺騙性的飲料。這種人造化工產品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大飲料,實在是工業化勾結廣告手法造成的一個錯誤。因此,我們現在要對工業文明進行反思,並不僅僅是針對某幾個具體的產品,而是要反思這個創造銷售紀錄的商業模式。

兒童廣告:鼓勵浪費從孩子開始

所謂兒童廣告是指針對兒童的廣告和利用兒童所做的廣告。

先提一個簡單的問題:兒童吃飯,吃麥當勞還是吃麵條,應該由誰決定?是兒童自己,還是父母?

接觸過現代廣告營銷策略的人也許會知道,現代西方廣告業有一個比較尖端的研究領域,就是研究兒童對商品消費的影響力。有一個統計數據比較令人震驚:兒童對家居用品消費的影響力超過60%!當然這是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統計數字,中國的這個數字還沒有見到。難怪西方廣告業會把這個領域的研究當做最重要的業務方向之一。西方的一些企業會委托專業廣告公司,研究如何利用兒童推銷自己的產品。這項研究的費用,單項基本上沒有低於10萬美元的。西方甚至開始讓醫務人員,通過科學手段,著手挖掘早期還不會說話的兒童大腦裏麵尚未清晰成型的欲望,目的就是推銷商品。他們可以根據實驗的結果,掌握兒童每一個興趣所在,從人的兒童時代就開始建立現在的和未來的營銷手段。

兒童決定消費選擇,最直接的就是針對兒童的產品,例如,玩具、兒童讀物、兒童食品,甚至兒童服裝。在兒童的這類行為中,決定消費行為的是什麼?是他們的感覺、他們的喜好,而非他們的理性,因為,兒童的理性遠沒有成熟。麵對琳琅滿目的兒童產品,父母即使在身邊,基本上也不知所措,難以作出購買決定。現代社會,兒童看電視的時間並不比成人少,有些父母因為對孩子沒有耐心,甚至鼓勵孩子自己去看電視,不要來打擾大人。尤其當兒童電視節目時間段內,很少有父母會陪著兒童一起的,因此,在這些時間段內出現的兒童商品廣告,幾乎左右了兒童的消費行為,父母隻能聽取兒童的建議。

這種針對兒童廣告所引導的消費,主要是利用畫麵、色彩、聲音,以及好奇、攀比等兒童心理影響著兒童的消費選擇,幾乎不會觸及這一產品的實用性、價格、使用壽命等關鍵因素。另外,麵對商業宣傳的種種手段,連成人都很難作出準確地判斷,把這種決定權交給兒童自己,無異於在鼓勵非理性消費。

因此,現在可以回答文章開頭的問題:吃麥當勞還是吃麵條,當然應該由父母決定。要做到這一點,限製針對兒童的廣告就很有必要。麥當勞的好壞,麵條的好壞,父母還是比較能夠判斷的。

順便說一下,前幾年,一個美國人拍了一個紀錄片,叫做《我的超級漢堡》(Super Size Me),確鑿無疑地揭示了麥當勞的漢堡對人體的危害,屬於地地道道的垃圾食品。而這種食品還在通過各種誘惑手段,針對孩子展開推銷攻勢,讓那些缺乏理性判斷的孩子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