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媒體在資本主義社會剛剛誕生的時候,人們對它充滿了美好的期待。這種期待和媒體理想化的作用,至今依然在教科書中被肯定。這並不是一個曆史的錯誤。西方資本主義從封建製度裏走出來的時候,社會權利是不公正的,因而,代表廣大民眾聲音的媒體,自然就肩負了“鐵肩擔道義”的社會責任。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的成熟發展,資本已經控製了一切,媒體也被少數資本控製,成為他們的工具。資本控製媒體的手段一是私人擁有,二是選擇性投放廣告。因此,當今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媒體,已經背離了教科書上的初衷,成為少數資本家的喉舌。
01
電視相親與婚介公司
某電視台的一期節目,找了幾個在某電視相親節目出了名的女人做嘉賓,結果有嘉賓稱她們“拜金女”、“物質狂”之類,相親女當場憤然離席。事後雙方還互不相讓,通過網絡等媒體,繼續你來我往,隔空對罵。此事頗為無聊,但是,被罵的相親女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說,節目之前,編導已經要求幾位相親女在某個環節點評。相親女尤其指出,編導要她們說話的內容,是與她們本人的價值觀不符的。相親女說,編導對此的解釋是,可以引起與其他嘉賓的觀點衝突。換句話說,相親女們在電視上說的話,很可能並不都是她們的真心話,有一些很可能是被安排的假話。以我的經驗來說,這是完全可能的。
我以前做記者的時候,曾經接觸過婚介公司。婚介公司與電視相親的不同隻在於具體的方式,本質上一樣。我接觸的婚介公司,都是以欺詐為目的被警方破獲的。它們的欺詐手段非常低劣,卻非常有效。
一般來說,這些婚介公司都有幾個姿色不錯的年輕女性或男性,有簡介、有照片,還有編造的對於結婚對象的要求。不明真相的客戶很有誠意地來找結婚對象,婚介公司便根據客戶找對象的要求,一步步地提供服務。在這個過程中,暗含了很多收費的手段。
例如,交了最初的服務費後,就可以看較為詳細的簡介,看了簡介覺得滿意,想看照片又要收費。看了照片覺得滿意,想要見麵,婚介公司安排見麵,又要收費。談對象總不會隻見一次麵。每次見麵有一點發展,都是釣魚騙錢的陷阱。見了幾次麵覺得不滿意,婚介公司還可以介紹新的。婚介公司雇請的俊男美女,最忙的一天可見好幾個“客戶”,像趕場一樣。很顯然,她(他)們並不是真找對象,而是打著找對象的名義騙錢。如果客戶“傻”,就會像釣魚一樣釣很長時間,我遇到被騙錢最多的一個中年婦女,被騙幾十萬。如果客戶精明,騙點小錢,隨便找一個理由,說是“性格不合”之類,就結束了。
上述這類婚介公司屬於犯罪,但是,它所熟練運用的手段在電視相親節目中也同樣存在。曾經有人說,去參加這些相親節目的男性,每人要交多少錢,電視台後來辟謠。這說明已經有人感覺到這類相親節目的欺詐性。從本質上說,電視台收錢的對象,並不是參加節目的觀眾、嘉賓,而是廣告客戶。為此,電視相親節目給相親女一點小錢,讓她們說點“與本人價值觀不符”的話,就變得順理成章。
這就好比婚介公司花錢雇請俊男美女,與客戶見麵,為了騙錢,說的話都是投其所好的假話,有些婚介公司為此還訓練俊男美女在各種場合如何應對。婚介公司客戶多,靠俊男美女拉住回頭客,人多、次數多,錢就多。電視相親靠相親女拉住觀眾,廣告費也會多。有理由懷疑幾個爆紅的相親女性質上與婚介公司雇用的俊男美女類似,無法斷定他們是真相親還是假相親,包括所謂的“寶馬男”。
與婚介公司不同的是,電視相親有電視台的“誠信”作保障,但是,電視台等媒體的“誠信”真的可靠、可信嗎?電視相親節目如同市場上的假冒偽劣產品一樣,對它的真實性,人們無法判斷,隻能聽其自吹自擂。相親女聳人聽聞的話語,就像是假冒偽劣產品的廣告詞。在我看來,電視相親更像是婚介公司的欺詐,從開辦婚介公司那天起,就沒有真的。當然,隻有錢是真的。這類婚介公司和電視相親節目的存在,對於社會誠信是巨大的傷害。
順便說一下為何現代社會相親的需求越來越大。按理說,現代社會人的流動性更大,更自由,不管男女,接觸異性的機會更多,不應該有很多找不到對象的事情,但實際上,找不到對象的事情在現代社會確實大量存在。我覺得原因之一就是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傳統社會雖然每個人的接觸麵小,但是,人與人之間更容易有信任感。現代社會雖然接觸的人多,但是過快、過多、過於自由反而大多是蜻蜓點水,如浮萍漂泊,難以獲得信任感。因此,紅娘性質的機構便應運而生。然而,不管是婚介還是電視台,都是以賺錢為主,它們作為中間人的誠信就那麼可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