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媒體讓我們不快樂(3)(2 / 3)

這些報道最惡劣的一個例子就是北京紙餡包子新聞。頭天新聞報道說有人用廢紙箱做包子,引起一片驚訝。隔天便聲明這是假新聞。而對於上述種種一波三折大喘氣的新聞報道,是否也有作假的嫌疑?一開始言之鑿鑿說某人是壞人,一轉眼又鐵嘴鋼牙地說某人其實是好人,再一轉身便說每人都會有缺點。好像最後找回了真相,但是,這件事情為何不能同時完成?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聳人聽聞的習慣導致媒體一次次自扇耳光,徘徊於假新聞的邊緣,玩著危險的遊戲。這種危險最致命的地方,就是失去讀者的信任。

媒體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經常會無事生非,或將芝麻綠豆放大成西瓜冬瓜。現在甚至出現對於同一事實分階段報道,並且每個階段都自相矛盾的現象。這種現象有的是因為故意的,有的是因為媒體調查不認真,不敬業,看到一個醒目的側麵就誇大到全局,一次次浪費讀者的感情和口水。長此以往,媒體的信任度必然會遭到巨大的打擊。拜托媒體工作人員稍微敬業一點,對一個事實調查清楚了再報道。否則,既傷害讀者,也傷害媒體自己。

想起馬三立的相聲《逗你玩》,玩到最後就是大家玩膩了,剩下媒體自娛自樂吧。

西方民主體製下的媒體惡棍

我多次批評國內的媒體,顯然有點拿雞蛋撞石頭。為媒體辯護的人說,媒體就是主張言論自由、新聞獨立,以實現輿論監督的功能。我不想反駁他們,西方教科書以及中國模仿西方的新聞教科書上都是這麼寫的。還有一個當今世界最大的媒體帝國創造者也是這麼認為並堅信的。他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社會模式可與講英語的國家發展起來的模式相媲美。”這種模式“由普選、有限政府、法治、私有財產、自由市場等要素組成”。簡單地說,這就是西方的民主體製。在這一思想和體製下,這位西方媒體巨頭在世界上獲得巨大的成功,他成功的法寶之一就是在“自由”的旗幟下,“為讀者利益服務”。他的名字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默多克,新聞集團的老板。

但是,默多克出事了,他的媒體帝國出事了。有一百多年曆史的《世界新聞報》停刊了。英國的各個黨派都在忙不迭地與默多克撇清關係,有些撇不清的關係人,或者焦頭爛額,或者已經離奇死亡。澳大利亞提出要對新聞集團展開質詢,美國也在對新聞集團展開司法調查。這是一個巨大的醜聞。但是,這個醜聞絕不像某些人說的那樣,隻是新聞自由與個人隱私的關係,也不隻是新聞報道與媒體道德的關係,也不是媒體利潤與職業規範的關係。這一醜聞的本質是:西方的民主體製有嚴重缺陷。西方民主體製雖然被教科書和崇拜者們吹得神乎其神,媒體在這一民主體製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默多克的新聞帝國告訴人們——西方這個民主體製培養出來的,很可能是一個媒體惡棍。

1995年,英國工黨領袖布萊爾在澳大利亞發表吹捧新聞集團的演講,時任澳大利亞總理基廷私下提醒布萊爾:“默多克是個很難搞定的惡棍”。布萊爾後來雇用的新聞官坎貝爾向布萊爾介紹默多克時說:“他是個大惡棍,而你搞定他的唯一出路就是確保他認為你也一樣是個大惡棍。”新聞集團最近醜聞的爆發,源自於《世界新聞報》的“竊聽事件”,布魯克斯就是該報負有責任的“主編”。幾年前,布魯克斯因毆打前夫而被拘捕,默多克依然要提拔她。有人反對說,提拔布魯克斯會讓其他遵紀守法的員工感到不公平,默多克卻說:“她本來就是惡棍。”這就是西方民主體製下最成功的媒體帝國:老板是惡棍,能夠提拔到高位的也是惡棍,與它打交道也必須把自己變成惡棍!

我想對大家問一問:是否發現自己是在同惡棍媒體打交道?如果我們不能像布萊爾一樣把自己變成惡棍,我們又有什麼辦法能夠對付西方民主體製培育出來的媒體惡棍?我們目前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的媒體還沒有變成像默多克媒體帝國那樣龐大的惡棍,某些媒體還隻是發育不良的“小惡棍”,但已經夠煩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