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不出任何理由說默多克的媒體帝國是非法的,也不能說這個媒體惡棍是內心邪惡的產物。默多克能夠創造一個龐大的媒體帝國,每一步都是西方民主、法製社會的產物。默多克一係列成功案例,都可以看成是“民主”的經典。從皇室成員到達官貴人,從明星偶像到政治精英,默多克的新聞集團發動的一次次媒體攻勢,都可以看成是西方“民主體製”下足以寫進教科書的成功案例。新聞集團下屬的福克斯電視曾經與美國白宮對著幹,也被很多人看成是西方民主的標誌。
也許有人會說,默多克以《太陽報》為首的小報,低級趣味,一味追求發行量。但是,在默多克買下《太陽報》10周年時,英國首相撒切爾給它寫了一封信,信中說:“祝賀你們的第一個10年,我相信《太陽報》在今後的歲月裏,在幫助我們重建我們的國家幸福上,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國《名利場》雜誌專欄作家沃爾夫在《一個人的帝國》一書中寫道:“默多克就代表著終極市場,他充分體現了資本主義的終極成就。”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否認這個媒體惡棍就是西方民主體製的產物?
然而,這個媒體惡棍又是怎麼做的呢?《默多克傳》的作者威廉·肖克羅斯評價《太陽報》時說:“這是一個產生神話和財富的地方,在這裏,幻想代替現實,笑話代替新聞,謊言代替事實,沒有什麼東西是真的。唯一真實的地方就是這裏有金子。” 《紐約時報》前執行主編阿貝·羅森塔爾說,默多克是個“壞分子,專門報道下流、醜惡和暴力的新聞。”20世紀80年代,歐洲有人宣稱發現了《希特勒日記》。此時,默多克剛收購《星期日泰晤士報》不久,他明明知道《希特勒日記》靠不住,英國研究希特勒最權威的曆史學家達克爵士認為它是偽造的,但默多克說:“去他渾蛋達克爵士,給我印刷!”在保守的媒體觀念看來,默多克此舉是自毀聲譽,而默多克認為,何必大驚小怪?
默多克長期都是中國媒體人心目中的榜樣,默多克很早就想進入中國,他是鳳凰衛視的主要股東,他的星空傳媒幾乎完成了跨入中國媒體產業的一大步。默多克還娶了一個中國媒體人做老婆。默多克造謠、撒謊的媒體手段,在很多中國媒體那裏也同樣存在。隻不過,默多克是一個在西方民主體製下獲得巨大成功的“大惡棍”,而模仿默多克成功之路的某些中國媒體,目前還隻是發育不良的“小惡棍”。
隨著《世界新聞報》因“竊聽事件”而停刊,隨著西方世界對於新聞集團“媒體惡棍”形象的深入反思,英國各政黨一反一貫鉤心鬥角的姿態,都提出要“清潔媒體”。那麼,中國呢?我們是應該等到媒體都長成像默多克一樣的“大惡棍”再來“清潔”,還是在膜拜西方民主的媒體尚為“小惡棍”之時,就對其造謠、撒謊的惡習展開“清潔”行動?
我不認為默多克成為“惡棍媒體”都是他個人的原因,我認為,默多克半個多世紀的奮鬥成果,就是西方民主體製的碩果,最終成為西方民主體製固有缺陷造成的惡果。那麼,西方民主體製在默多克之後,能否解決或者避免再現“惡棍媒體”呢?
默多克的數字化生存
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進入7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800家企業,超過一半的英語地區民眾都是他的讀者和觀眾。默多克的衛星電視已進入五大洲數字電視市場,在英國、意大利、中東以及亞洲廣大地區居於壟斷地位。默多克掌握著100多家報紙,既包括充斥“性”與隱私的各類小報,也包括享有盛譽的《泰晤士報》、《華爾街日報》。在美國,默多克擁有20世紀福克斯娛樂集團、福克斯電視網,它的觀眾人數已超過老牌的CNN。默多克的新聞帝國是空前的。
數字,既是技術,也是勝負的標誌。尼葛洛龐帝寫的《數字化生存》一書,成為20世紀的《聖經》,默多克成為“數字化生存”的佼佼者。他不僅把他的媒體帝國從傳統領域擴展到數字領域,而且還打破了不同媒體之間的界限,成為一個龐大的、多功能的媒體集團。默多克的成功也就是數字的成功。當《太陽報》在小小的英國發行到幾百萬份時,任何指責它“低俗”的言論,都敵不過它無可撼動的發行數字。這是一種數字的成功,一種數字化的勝利,它的性質與商品的覆蓋率,與選票的得票率完全一致。默多克的確掌握了商品經濟與“民主製度”中成功的精髓——控製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