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逃出大英博物館(2 / 3)

(律師兼藝術恢複國際首席執行官克裏斯托弗·馬裏內洛(Christopher Marinello)稱罪犯可能為賺快錢而將珍寶融化、切割或賣給外國私人收藏家)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擁有來自不同文化和時代的龐大的文物收藏。其中一些最知名的文物包括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帕特農神廟雕塑(Parthenon sculptures),還有刻著12世紀中國詩歌的卷軸。

然而大英博物館以及整個英國的曆史藏品一直受到世界各國、特別是曆史上受害國公眾的質疑,由英國王室“保管”的光之山(Koh-i-Noor)鑽石尤其具有爭議性,因為它是由英帝國從印度奪走\/帶走的,印度民間很多人一直要求將其歸還。

擁有264年曆史的大英博物館也是偷竊者經常瞄準的目標,多年來,博物館不時有一些藏品丟失,比如前幾年曾丟過20世紀70年代的硬幣和獎章,1993年曾有羅馬錢幣被盜。

2005年,一尊有著2500年曆史的希臘雕像被盜,博物館聲稱此後對安全進行了更嚴格的審查,然而兩年後,就有中國寶石丟失。

2017年,有消息稱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一枚價值75萬英鎊(約合700萬元人民幣)的卡地亞鑽石早在2011年就被報告失蹤。

據報道,此次丟失的這些跨越3400年曆史的藏品已經很久沒有展出了,它們目前主要用於研究目的,也是由於這個原因,這些文物悄悄消失了很久也無人發現。《郵報》稱,這些物品的失竊不包含政治因素,不是由於誰要英國歸還文物而丟失,被盜原因是純粹的經濟問題。

回憶起過去兩年與大英博物館間的互動和糾葛,伊泰·格拉德爾(Ittai Gradel)仍然難掩激動。

格拉德爾是一名丹麥古董經銷商,多年來一直是大英博物館的“忠實粉絲”。2020年,他在線上購物網站發現有人在使用假名出售曾登記在大英博物館目錄上的藏品,並且確認盜竊事件就在近期發生。

隨後幾年時間裏,他一直試圖引起大英博物館對館藏文物盜竊事件的注意,但一直未得到積極回應,還被告知博物館一切正常,他的指控毫無根據。格拉德爾對大英博物館的處理方式感到十分困惑和震驚,決定搭建人脈網絡聯係大英博物館董事會。

9月10日,格拉德爾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初大英博物館並沒有認真對待失竊一事,他用了15個月的時間搭建關係網絡,確保自己有足夠的分量和影響力,“當我再次敲開大英博物館的門時,如果門又被砰一聲關上,我要直接踢開它,強迫他們聽我的聲音。”

這一次大英博物館聽見了格拉德爾的聲音,並對此展開了調查,發現該館約2000件藏品流失,此外,不是所有被盜藏品都被規範登記和編目。大英博物館董事會主席喬治·奧斯本表示,在格拉德爾於2021年2月首次發出文物被盜的警告後,“本可以采取更多措施”。

獨家揭秘大英博物館失竊事件始末

發現網上賣家與博物館策展人同名

“我的頭發都豎起來了”

新京報:在成為古董經銷商之前,你曾是雷丁大學的一名副教授。最初是什麼讓你對文物收藏有著如此大的熱情和興趣?

格拉德爾:我對考古的熱情可以追溯到我的孩童時期。實際上,大英博物館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十幾歲的時候,我去倫敦住了一年的時間,在餐館做過洗碗工,也在地鐵裏當過鐵路工人。我休息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大英博物館裏麵,從一個展區到另一個展區,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我看到了所有展出的東西,完全愛上了這裏呈現出的奇妙世界。

隨後我學習了考古學,在牛津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也在大學中任教。但我的氣質不適合大學生活,真的很無聊,但做一名古董經銷商,我的工作更加自由,也有更多的研究時間,生活更刺激。

大英博物館失竊事件爆料者、丹麥古董經銷商伊泰·格拉德爾。圖\/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你時常從線上拍賣及購物網站eBay上購買藝術品。2014年,是你第一次與賣家“蘇丹1966”(sultan1966)有交易接觸,你從他那裏買的第一個藝術品是什麼?

格拉德爾:我隻在線上接觸過“蘇丹1966”,從來不知道他長什麼模樣。我注意到他的第一件藏品是一件雕刻在堅硬石頭上的小型浮雕,刻畫的是希臘神話中美杜莎的頭。這件藏品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紀。但它在網站上隻被標注為19世紀的玻璃,一件現代的複製品,最低保留價格是15英鎊,我是唯一的出價人,用15英鎊就拿到了這件藏品。兩周之內,我以大約2000英鎊的價格把它賣掉了。那時候看起來,可以說是一筆不錯的交易。現在我不這麼認為了。

購買的時候,像往常一樣,我仔細檢查了這個藏品的來源,詢問賣家從何處獲得這件藏品,他告訴我出售的藏品都是從他祖父處繼承而來,他祖父曾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格蘭北部的約克經營一家古董店,並且已於1953年去世。

我也去核實了這個故事,查了英國的公開檔案,他自稱是其祖父的那個人確實存在,不過去世時間是1952年。我想如果隻根據回憶確認家裏人去世的時間,中間有一兩年的差錯也難免。一切看起來都很合理。而且他似乎真的對這些藏品一無所知,賣得都非常便宜。這也讓我覺得(他)應該不是一個小偷,否則,他會了解這些藏品的價值,並試圖以更高的價格出售。

新京報:你在其他采訪中提到,2016年,你開始對“蘇丹1966”的藝術品來源產生懷疑。當時的哪些細節引起了你的注意?

格拉德爾:他的確精心編造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故事。為什麼這些藏品如此便宜,為什麼他作為賣家看起來對它們一無所知,我想這都是煙幕彈的一部分,這樣他就可以在不引起太多注意的情況下,偷偷銷售藏品。

2016年,我第一次起疑心是因為他在網站上掛了一塊羅馬浮雕的碎片,這次他知道這件藏品是什麼,他的描述十分正確,這也讓我覺得有點奇怪,因為大多數時候,他似乎毫無頭緒。

我一下子認出了它,因為我在大英博物館1926年出版的古代寶石和浮雕目錄中看到過它。即便如此,我也沒有懷疑賣家或認為他本人就是小偷,我仍認為他從祖父那裏繼承了這些遺產,我查到的關於這個故事的所有細節似乎都說得通。所以我想,雖然這件碎片顯然來自大英博物館,但失竊事件可能發生在70年前,發生在他祖父去世之前。

最後,他沒有將其賣出,隻在網站上掛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就撤回了。我專門去問他撤回的原因以及還是否願意賣給我。他解釋稱,他不能賣這件藏品,因為這是屬於他妹妹的,她並不想賣掉它。事後看來,他撤回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他很快意識到,這是一件大英博物館公開發布過的藏品,他可能會因此露出馬腳。

那時我決定繼續觀察他,看看會不會有其他事情發生。畢竟,除了這個碎片,我還沒認出有其他來自大英博物館的藏品。

當地時間2023年9月5日,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哈利卡納索斯古城的浮雕。

新京報:直到2020年,你才從中發現突破口。這幾年間,你是如何與賣家周旋的?

格拉德爾:4年後,我幾乎同時有了兩個發現。一個是他在2015年末賣出的另一個寶石碎片,我保留了當時的照片以及屏幕截圖,我碰巧發現這也被收納在1926年大英博物館的出版物中。我試圖警示當時的買家,後來得知這件物品輾轉落到了我同事手上。我告訴他這是來自大英博物館的藏品後,他馬上給大英博物館寫了信,告知他們自己似乎有一件他們的藏品,想要返還。那時候正值新冠疫情封鎖期間,大英博物館不僅對遊客關閉,也對工作人員關閉,沒人能進去,那時候什麼也做不了。但至少如果偷竊者在大英博物館內部,他也不能再進去偷東西了。

另一個發現是,我看到大英博物館在網站上發布了那張我在2016年認出的浮雕碎片照片。這張照片大約拍攝於10年到20年前,不可能比這還要久遠。這就意味著,這個賣家關於所售藏品來源的故事全都是一個謊言,他告訴我的一切都不能相信。

當我發現整個藏品來源的故事都被戳穿的時候,我回顧了之前的交易記錄,我在一張收據上發現了賣家的真實姓名,結果讓我毛骨悚然。我把這些發現告訴了一名同事,有個人在用假名字賣東西,有些不對勁的地方。我記得同事對我說:“伊泰,你知道你說的這個名字是大英博物館負責古希臘和古羅馬文物的策展人的名字,對吧。”我清楚地記得這一刻,我的頭發都豎起來了,完全處於震驚之中。

我一遍又一遍地檢查證據,我必須對此完全確定才行。我很難相信一個訓練有素的考古學家,一個大英博物館的策展人會做這樣的事,但我認為沒有其他可能的解釋。

新京報記者專訪大英博物館失竊事件爆料者、丹麥古董經銷商伊泰·格拉德爾。

被告知大英博物館一切正常

決定搭建人脈網絡聯係董事會

新京報:2021年2月,你給大英博物館的副館長喬納森·威廉姆斯發郵件,提醒博物館可能存在“監守自盜”現象,並寄出了相應證據。證據中包括哪些內容?得到了怎樣的回複?

格拉德爾:我在郵件中詳細地列出了我的發現、收集到的證據、我相信小偷就在博物館內部的理由,甚至告訴他們就是其中一名策展人,並給出了名字。無論當時還是現在,我都認為證據無可爭議,如果有人真的調查一下,就會發現沒有其他合理的解釋,我無法理解怎麼會有人看到收據和上麵的名字,還不全麵戒備。

我收到了一封確認收到郵件的回執,隨後一直在等待。數周、數月過去了,我沒有收到任何消息。我再次致信威廉姆斯,我對一直沒有收到回複感到非常驚訝和困惑,詢問我什麼時候能作為內部調查的證人傳喚,我非常確信大英博物館一定會發起調查,但結果是一樣的,數周、數月過去了,沒有任何消息。我對威廉姆斯失去了耐心,直接越過他給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希·菲舍爾致信,那時候已經是2021年6月末了。菲舍爾也沒有給我回信,但至少兩周後,我終於得到了威廉姆斯的回複。

但與我預想的不同,他本可以繼續問我問題或者邀請我前往作證,但這些都沒有發生。因為調查已經完成了,他們的結論是沒有任何問題,所有員工沒有發現任何不當行為,物品都無可置疑地得到了解釋,我的指控完全沒有根據。這讓我非常震驚。

我詢問威廉姆斯是否至少能向我解釋一下,一個被大英博物館公開發布過的藏品為什麼會被放在購物網站上售賣,他隻是回複我他不能透露任何關於內部調查的細節,這些信息都需要保密。簡單來說,他什麼都沒有告訴我。這就是最後一根稻草,坦白說,我發了火,對此非常氣憤。我想他們這次都逃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