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來自河南的文化自信(3 / 3)

三、“出圈”前行的更多思考

對於類似傳統文化節目的“出圈”發展,B站跨年晚會總導演宮鵬有著自己的方法:“用符合大眾審美的方式講好小眾故事,讓小眾故事吸引大眾人群。”河南衛視的“中國節日”係列正在驗證著這個方法。以《七夕奇妙遊》播出後數據來看,河南衛視在CMS收視率排行中依然處於第25位,而縱觀這幾期節目播出以來,河南衛視的收視率並未有明顯變化。很明顯,“出圈”的隻是“中國節日”係列節目,而不是製作方河南衛視,這些節目在網絡上的流量的確來勢洶湧,熱度居高不下,但這些流量與熱度都隻能留在B站、優酷等各大網絡平台中,不能轉化為電視台的收視率,也很難為製作方帶來可支撐其持續創作的商業價值。如何在找到“出圈”的流量密碼後將其進行持續性發展與轉化,也是此類文化節目需要進一步思考之處。

(一)打造文化IP,讓流量帶來流量《唐宮夜宴》爆火之後,圍繞著唐宮小姐姐創造出一係列的“唐小妹”形象,《清明奇妙遊》中出現動漫形象的小姐姐;《端午奇妙遊》裏出現的船家女唐小玉、宮廷樂女唐小彩、醫聖後代唐小竹、百戲班主唐小可;《七夕奇妙遊》中的宇航員唐小天,形象眾多但過於分散,沒有形成一整個簡潔好記的文化IP,並不利於長久的吸引注意力分散的Z世代們。為了該係列節目能增強在觀眾間的黏性,重要的就是整合形象,打造超級文化IP,以一個形象進行突破宣傳,充分利用Z世代的網紅效應,在Z世代中打造起例如“唐小妹”的網紅形象,讓其滲透入Z世代的“圈層”文化當中,不斷製造傳播話題,重複占領Z世代的心智。[7]

在打造文化IP的過程中,可以對標日本熊本縣吉祥物熊本熊的打造路徑,熊本熊作為一個備受Z世代歡迎的卡通形象,相關的周邊產品已達兩萬多種,圍繞這個IP每年可以創造出數十億的城市形象宣傳效應。“中國節日”係列就需要聚焦打造出一個文化IP,讓一個IP的流量持續帶來新的流量與關注,真正打造起有價值的流量永動機。

(二)加強文創互動,讓流量成功變現

Z世代的年輕人們,更願意為自己的興趣付費,而“國潮”係列也是Z世代們消費的主要方向。在Z世代中打開突破口的“中國節日”係列節目也應當增強與Z世代的互動以維係用戶黏性。除了內容付費、版權收入和讚助費用等傳統的內容製作者的變現之外,貼合Z世代的流量變現方式還有一種文創互動的收入方式。《唐宮夜宴》“出圈”之後,河南博物院文創辦就推出了“唐宮夜宴版仕女樂隊盲盒係列”,采用“盲盒”、“手辦”這種備受Z世代青睞的“潮玩”進行推廣,在吸引Z世代進行互動的同時,也讓流量成功實現變現,為節目帶來了切實的可持續性的商業發展。

未來,Z世代將越來越成為新媒體語境下的重要受眾群體,而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補短提升,中國文化、中國故事也必將在新時代下得到廣泛的傳播與認可。媒體行業從業者們也應著眼於Z世代的媒介接觸和依賴行為,滿足其媒介使用需求,創造出更多像“中國節日”係列一樣受觀眾和市場歡迎的優秀文化節目,在Z世代中根植下傳統文化的影響,增強年輕一代的文化的自信。

參考文獻:

[1]王水雄.中國“Z世代”青年群體觀察[J].人民論壇,2021(9):24-27

[2]本刊編輯部.Z世代—互聯網上的新生力量[J].網絡傳播,2020(4):30-31.

[3]劉美憶.Z世代媒介使用的自我表達與群體認同——以B站為例[J].青年記者,2021(9):57-58.

[4]柴書喻.從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看文化節目創作四大趨勢[J].新聞研究導刊,2021(9):206-208.

[5]錢曉悅.中國故事之“深”與中國文化之“遠”——訪河南廣播電視台全媒體營銷策劃中心“端午奇妙遊”執行策劃、總製片程萬裏[J].中國廣告,2021(9):98-101.

[6]何李梅.《端午奇妙遊》出圈對新媒體環境下傳統文化傳播的啟示[J].青春歲月,2021(9):22-23.

[7]孫莎莎.用當代的話語講好曆史的故事——以河南衛視“端午奇妙遊”等節目為例[J].中國地市報人,2021(10):101-103.

關注SCI論文創作發表,尋求SCI論文修改潤色、SCI論文代發表等服務支撐,請鎖定SCI論文網!

來源:SCI論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