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和佟默不知道陳某威為什麼虐待童童,也不知道劉某彥為什麼看著親生女兒被虐待卻沒有離開這個男人。胡娟首先否定了是因為孩子不聽話、學習不好,“她相當懂事”,佟默也說,“童童是幼兒園裏最漂亮的小姑娘,功課都是滿分”。“他可能就是拿害孩子取樂”,胡娟猜測。
“第一次打童童她就應該離開那男的,還瞞著,還跟他住一起,可能是那男的不讓說,或者把她哄好了吧”,對於女兒的真實想法,胡娟一樣隻能猜測。她希望二人都能受到應有的懲罰。
5月29日淩晨,陳某威、劉某彥被警方控製。
28日晚上,張雯看到陳某威的紅色轎車一直停在樓下,一男一女坐在車裏兩個多小時,“後來就聽到警察來抓人了”。
那個在親戚、朋友口中“挺好,對孩子也挺好”的劉某彥,在鄰居張雯印象裏“挺正常,挺有禮貌”的陳某威,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虐待罪於9月8日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經撫順市公正司法鑒定所鑒定,童童共計有10項傷情,其中體表燙傷為重傷二級,頭部、胸部、骨盆等五處部位一級輕傷,胸部9根肋骨骨折。此外,左股骨、牙齒等三處為二級輕傷,右大腿紮入的三枚鋼針為輕微傷。
童小軍稱,我國現行的法律還沒有明確針對虐童的罪名,《刑法》中與虐童相關的罪名有“故意傷害罪”、“虐待罪”等,但依然是放在針對成年人的框架裏。不少專業人士一直在呼籲將“虐待兒童罪”納入刑法。童小軍覺得,應該有針對傷害對象是兒童的法律條文,比如“虐待兒童罪”或“故意傷害兒童罪”,至少針對兒童的行為在量刑標準上要超越針對成年的量刑標準,甚至翻倍。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浩律師表示,按照《刑法》標準,犯虐待罪致人重傷、死亡的,處兩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他同時表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不但未盡到法定監護職責,還故意虐待傷害未成年人,應當從重處罰。
預防
“建立‘強製報告製度’”
童童住院18天,經曆了多次手術後,於6月9日出院回家。
佟默是6月12日接到的親戚通知,“孩子被打了,你要做好心理準備”。離開半年,佟默幾乎認不出那個全身都被紗布包著的孩子是他的童童,直到童童叫了一聲“爸爸”。童童的兩隻小手緊緊拽著爸爸的手,一直看著他,不哭,也不說話。
“不管怎麼回事,我不能原諒她。”佟默沒有說過劉某彥的壞話,但他也反複強調,不能原諒她。
10月30日,撫順市委宣傳部回應央視時稱,目前童童的監護人已做出事實變更,由其父親看護。下一步,撫順當地法院、檢察院將加快案件審理速度,依法從重從快嚴懲犯罪分子;衛健委將組織醫療專家製訂後續治療和康複方案;婦聯持續開展心理疏導服務。
出院後的童童活動範圍僅限於床上,骨折和針紮的傷處讓她疼得站不起來,“坐著會疼,躺著也會疼,但都已經習慣了。”為預防燙傷疤痕增生,必須穿壓力衣,童童也習慣了這種束縛感,隻是傷口在長新肉,她總是忍不住伸手去撓。
有時,她會拿起鏡子,摸著自己的唇尖——那處被打火機燒過後硬硬的地方,然後收起鏡子,一言不發。
正在康複中的童童。
原本活潑開朗的童童變得沉默寡言。這些天,家裏擠滿了前來看望的愛心人士,白天童童會打招呼、會說會笑,晚上人都走了之後,童童就會害怕,“必須開著燈睡,睡夢中還會自己哭醒”。
童童的書桌上疊放著幾本一年級的書和一些零散的文具,劉某彥曾給童童輔導過一年級的功課,現在問起“是誰輔導的你功課”,童童隻會回答“不知道”。
“不能再提她媽媽,聽到這兩個字都很抗拒”,姥姥胡娟說。
童小軍覺得,兒童的心理創傷幾乎不可能完全得到補救。她提到,我國正在建立兒童保護的綜合幹預機製,如“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製報告製度”的建立,“兒童主任”的設置,以及民政部設置的兒童救助保護熱線“12349”。
早在2014年12月,最高法等部門聯合出台了《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幹問題的意見》,第六條規定“學校、醫院、村(居)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發現未成年人受到監護侵害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舉報。”
2020年5月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最新《關於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製報告製度的意見(試行)》。《意見》指出,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的各類組織及其從業人員,在工作中發現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麵臨不法侵害危險的,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舉報。各類組織及其從業人員不僅包括了學校、醫院,甚至包括了校外培訓機構、賓館等。
2020年10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案首次增設了發現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時的“強製報告製度”。
童小軍稱,2019年已有社區設置了“兒童主任”,充分了解相關家庭的基本信息,以便據此評估孩子在家庭中有無可能被傷害,檢測家庭的監護有無問題。比如童童案中,其生母工作不穩定,離異後和男朋友一起居住,“從家庭結構到監護人特征,都會被認為童童是特別有風險的”。
建立這樣的幹預機製首先能夠預防虐童事件的發生,其次,可以在事後及時幹預,防止事件進一步惡化。如果涉及犯罪,還需要公安、司法等部門介入。
童小軍表示,目前,我國兒童保護機製的理論框架已經搭成,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何更順利、更有效落實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兒童保護機製的設置需要全民動員。
今年秋天,童童原本可以上小學一年級。她原本可以做很多事,跳芭蕾舞,站在舞台中央做領舞;學遊泳,再獲得一張獎狀;騎在爸爸的脖子上玩遍撫順大大小小的遊樂園,繼續做家裏的小公主。她原本可以有一個和其他孩子一樣幸福快樂的童年。
而現在,等待童童的是骨折後的複健,重新學會走路;可能不隻一次的,燙傷後瘢痕的切除及植皮手術;成年後才能進行的植發手術;以及漫長的心理輔導和重建。
童童現在經常在“過家家”的遊戲中扮演醫生,“醫生救過我,長大了我想做醫生”。
“我會治好你的。”童童對躺在藍色玩具床上的娃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