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後在縣衙之中開始大宴眾臣,宴席中張宣稍加示意,晚些時候還要熟悉政務,沒有喝酒。便提前離席,而張海,張元,張慶,張
雲,等張氏族親,宗親,管事也隻是應付一下,就告辭了。關毅,黃忠,馬騰,關羽,等人稍後在縣衙中歇下。
回到縣衙書房後,坐在書案前,張宣長長的呼了一口氣。
今天張海,張元,張慶,張雲,等人的反應,的確有些出乎張宣的意外。沒有想象中的怨恨,隻有為臣下者的服從,可能是後世人
和古代人,思想理念的不同。身為後世人的我,沒法理解古人的君臣大義。
“不要怨我,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回想到白天時,張海等張氏族親,宗
親,管事流放外縣的情況,張宣再次歎了一口氣。現在自己身邊,終於沒有一個張氏宗族,在身邊製衡。
身為後世之人,張宣自知做不到,古代人言談舉止。有時做錯一二次,無所謂。不過言談舉止老是出錯,宗族方麵自然會懷疑。
宗族之心不穩,合浦郡的人心,自然也不穩定。
現在張氏宗族流放外縣,心情自然稍微不穩,但在上代族長餘威之下還需臣服。但宗族也從中得到實惠,四縣之地全歸宗族所有
,時間一長宗族之心自然平複。
身邊沒有宗族熟人,言談舉止中的異常,自然沒人懷疑。關毅,黃忠,馬騰,關羽,等人是新人,和宗族方麵又有奪位之恨,隻
能依賴我才能在合浦郡內立足。自不可能說我壞話。宗族之勢在合浦郡內自然強盛。但比起交州的大勢,其實算不了什麼。等過幾年
之後,我取下交州,宗族方麵就算懷疑,相信也會無言。
“希望未來在大勢麵前,宗族方麵能多點理解吧!”張宣默默的想著,對於張宣來說,根基實際在太淺了。隻有獲得宗族支持,
在時間上才能彌補這點。不然打下了交州找不到人管理才頭痛,總不能象諸葛亮一樣,一人管一州,這會早死的。
不過隻要再多給他五六年時間,積蓄實力,提拔私人,招攬英雄,就可羽翼豐滿,到時候宗族方麵再鬧,也罷了。
至於提拔和招攬,身為後世之人,自然知道一些脫穎而出的人才,這些人才,有許多還在草莽中,比如張飛,河北涿郡屠夫,招
攬的最好時間,是黃巾之亂。又比如,徐庶,潁川人,招攬的最好時間是,為友殺人而逃難時。還有賈詡,武威姑臧人,招攬的最好
時間是,因有病辭官時。這些人在時機成熟時,大可圖謀之。
所以還是那句話,時間!
這不僅僅是坐穩合浦郡守之位,更在於迅速統一交州,然後在黃巾之亂時爭奪益州,荊州,揚州人口,這樣才能在中原局勢穩定
後,掌握可以反撲群雄和當代智者的實力!像李世民一樣,用幾十萬大軍堂堂正正攻打對方幾千士兵,以多打少打出王者氣魄。這才
是我非常推崇戰術。這也是身邊缺少智者的我,不想和當代智者玩陰謀詭計方法。和諸葛亮,司馬懿,龐統,賈詡,李儒,周瑜,這
些人玩腦力,想想就頭暈。
麵對未來如此洶湧的天下大勢,就算是對天下大勢,時局變化有所把握的我,也是膽戰心驚。
一陣清風,穿過書窗吹入時,張宣頭腦為之一清,使全身為之一爽。
在這樣氣息中,張宣坐在案前,展開“漢書·交州地理誌”翻看。
張宣越看心情越沉重。
一直以來,張宣以為合浦郡人口稀少,是人治的問題。隻要自己能開墾荒地,吸收流民,重修武備,招攬英雄,鍛煉精兵,積蓄
實力。當能戰勝士燮。可惜看了“漢書·交州地理誌”才知交州的問題不在於人治,則是土地的問題。
根據“漢書·交州地理誌”記載:交州土地多磽地或沙地,農田稀少。百姓唯以明璣,翠羽、犀、象、玳瑁、異香、珠、美木為業
,商賈去來,以明璣,翠羽、犀、象、玳瑁、異香、珠、美木貿米。交州農田總計為,農田四百三十七萬畝,其中南海郡十萬畝,鬱
林郡三十九萬畝,蒼梧郡六十九萬畝,交趾郡二百八十四萬畝,合浦郡無田農,九真郡十二萬畝,日南郡十七萬畝。
因為交州土地多磽地或沙地,所以農田隻能開墾在河道兩邊。交趾郡河道水網眾多,卻交州農田七成在交趾郡。合浦郡不是沒農
田,在合浦郡內南流江兩邊,張氏家族有農田萬畝,不過這是族田。不記錄在“漢書·交州地理誌”中,所以“漢書·交州地理誌”
中合浦郡的記錄變成“土地磽確,無有田農。百姓唯以采珠為業,商賈去來,以珠貿米”。這萬畝農田早為張氏家族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