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好銀礦駐守人選,事情自然好辦,但二人忠心還是難定。
周倉,字元福,山西省平陸縣人,生年不詳,卒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據載,周倉出身貧賤,性情豪放,辦事果斷,待人赤誠,忠心不二,早年,周倉為生活所迫,經常到今解州一帶挑販私鹽,因而練就一雙鐵腳板,兩條飛毛腿,一身好武藝。公元184年,天下大亂,周倉在平陸揭竿而起,拉起一方隊伍,殺富濟貧。轉戰南北,戰鬥不息。周倉原為張寶部將,張寶死後,周倉和同是黃巾軍的裴元紹率部嘯聚山林。後來率部投奔關公,從此,周倉對關公忠心不二,矢誌不移,跟隨關公南征北戰,屢立功勳,直到後來為關公殉節自盡,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忠心之人”,並被追諡“武烈候”、“忠義勇公”等。
廖化,本名淳,字元儉,襄陽中盧(今湖北襄樊)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264年。
據載。廖化初為黃巾賊,因世亂流落江湖,聚眾五百餘人,劫掠為生。關羽千裏尋兄,同伴杜遠下山巡哨,誤將兩夫人劫掠上山。遠欲與化各分一人為妻,化欲送歸,遠不從,化殺之(從中可見廖化對官位得渴望,殺兄弟以投關羽。以關羽重義的性格,自不能收下廖化)。化欲從羽,羽不從,化乃拜別,自引人伴投山穀中去了。及先主入蜀,化引軍投,先主教其佐羽守荊州。後羽攻襄陽,以化為先鋒,數有功勞。及荊州失,化突圍往上庸、成都求救。先主起兵伐吳,化隨之。及後主踐祚,化為飛衛將軍,以副將隨丞相亮北伐。後又同關興共為先鋒,屢立戰功,曾殺敗魏督司馬懿,得其金盔,錄為頭功。亮薨,化又數為先鋒,從薑維北伐。後為右車騎將軍,守漢中。炎興元年,蜀亡,化從維詐降魏將鍾會,事敗,化、董厥皆托病不起,後皆憂死。
張宣在解州找到周倉,隨後周倉自願跟隨。廖化是張宣在襄陽中盧縣中找到,後自願投奔。
案說,周倉在關羽死後,殉節自盡,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忠心之人”。廖化是從薑維詐降魏將鍾會,事敗後,廖化、董厥皆托病不起,後皆憂死。二人的忠義之心,應該不錯。
但不要忘記,廖化,周倉二人本是黃巾賊。如果真是忠貞不渝之徒,黃巾起義失敗,廖化就該殉節自盡,周倉就該憂死。但二人都沒死,可見忠貞不渝之心,還要看君主。張宣不是關羽,廖化,周倉能隨關羽時忠貞不渝。但隨張宣時,能不能也做到忠貞不渝呢?所以還要加強關係,自古加忠當恩威並行。廖化,周倉新附,沒過沒功,恩威並行並不可行。隻能像黃忠一樣連姻,成為姻親忠誠自然提高。
不過剛和黃忠連姻,和廖化,周倉連姻一事,則要等銀礦開采之後才行。
張宣心意以定,立即宣布。
“長生,你為合浦郡尉曹掾史,主管士卒、漕運、糧草轉運諸事,兼領兵千人,隨漢升習行軍布陣之術。”張宣說著。
“遵命。”關羽隨即應著。
“壽成,你為合浦郡賊曹掾史,主管盜賊事!兼領兵千人,隨漢升習行軍布陣之術。”張宣說著。
“遵命。”馬騰隨即應著。
“儁乂,你為合浦郡塞曹掾史,主管巡查邊之職。兼領兵千人,隨漢升習行軍布陣之術。”張宣說著。
“遵命。”張郃隨即應著。
“張任,你為合浦郡賊捕掾,主捕盜賊。兼領兵千人,隨漢升習行軍布陣之術。”張宣說著。
“遵命。”張任隨即應著。
張宣停頓片刻,望著廖化,周倉二人道。
“元福、元儉,你等二人,明日各領兵五百人,隨我探測銀礦,同時駐守銀礦,開采白銀。”張宣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