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太平初起 第六節定都.封王(2 / 2)

過得十來日,洪秀全、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人到達金陵。洪秀全以兩江衙門為天朝宮殿,改金陵為天京,定為太平天國都城。

這日洪秀全召集眾人議事,楊秀清對鍾懷遠一路的戰功大加讚賞,提議封其為王,其餘諸王也紛紛附和。洪秀全當下同意,因鍾懷遠作戰勇烈,晉封為烈王,仍歸東王節製,昭示天下。故此,鍾懷遠成為太平天國所封第七王(天王是洪秀全自封的,再加上東、西、南、北、翼王),也是現存的五王之一(西王、南王戰死),消息傳開,諸軍歡呼。鍾懷遠封王的消息傳到鍾懷山、劉達軍中時,鍾懷山、劉達更是歡喜,率軍攻克鎮江、揚州以作祝賀。

隨即楊秀清召集眾將,安排各路軍兵,把守天京四周,拱衛都城。

鍾懷遠自金田起事直至攻下金陵,一路大小數十戰,獨對在平南城郊與向榮一戰印象頗深,那戰向榮有騎兵參戰,雖太平軍最後得勝,鍾懷遠仍覺勝得僥幸,若無鍾懷山的毛竹陣立功,隻怕勝負未可定數。鍾懷遠上書東王,細述所思,請東王調撥戰馬,自請重練精兵,為天朝開疆擴土。楊秀清當即同意,從各處軍中調撥戰馬800多匹,在天京近郊劃出一大塊地用作軍營,又撥了十餘名鐵匠前往營中效力。

鍾懷遠從鎮江、揚州調回鍾懷山、劉達等人,又從自己部下抽調出3000壯勇兵丁,進駐軍營,並將軍營命名為柳營,此為欲效仿周亞夫之細柳營練出精兵。鍾懷遠將這3000人分作兩隊,一隊1000人,由劉達率領編作騎兵,配置馬刀一把,弓箭一幅,每日苦練騎戰,另一隊2000人,由鍾懷山率領編作步卒,每人配置腰刀一把、長矛一支、短矛三支(長短矛皆為木杆鋼頭,長矛杆長7尺,短矛杆長4尺。清尺)。這太平軍所用兵器原本五花八門,多為作戰時繳獲,有的分不到兵器甚至就把竹子削尖作為武器參加戰鬥。鍾懷遠調兵時就告知兵丁除腰刀外其他兵器不得帶入營中,在他心中,早已籌劃好,所有入營兵丁統配兵刃,兵刃尺寸一致,並統一出操。至此鍾懷遠每日住在營中操練士卒,同時督促鐵匠打造兵刃,若有公務皆在柳營處理,非大事不出軍營。士卒見鍾懷遠貴為烈王之尊仍同住軍營,皆用心苦練,為其甘效死力。

金陵、鎮江、揚州逐一失陷,消息傳入紫禁城,鹹豐大怒,委派向榮為欽差大臣,令其速速奪回金陵,又令琦善率軍奪回揚州。向榮接旨後暗暗叫苦,他被太平軍多次擊敗,心中懼敵如虎,奈何皇命所差,隻得率軍從秣陵關饒過金陵城,在離城二十多裏地安營紮寨,仍是不敢進逼交戰,隻敢圍著。琦善率軍到達揚州後,不識太平軍厲害,直接派兵攻城,未料傷亡慘重而未有寸進,反被太平軍趁夜襲營,潰退三十餘裏,當下老老實實在揚州城外紮營圍困。向榮在金陵所建大營被稱之為江南大營,琪善在揚州城外所建大營被稱之為江北大營,清軍既立此二營,算是在太平軍附近勉強站住陣腳了。